盤點城市競爭力所有文章
盤點城市競爭力所有文章
猶如狄更斯名著《雙城記》開頭名句,全球正因為科技造就最富庶與便利的時代,與此同時人類與環境的挑戰卻越發沉重,如環境汙染、工作取代、不平等、資訊安全等。隨著都市化腳步加快,經濟與環境的承載力大受考驗,全球各大城市皆積極推動「智慧城市」(Smart City),致力運用智慧科技來改善居民生活、促進產業發展,做為未來城市競爭力及永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與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共同花費2年時間進行調查,於2019年10月首度發布「2019 IMD全球智慧城市指數」(IMD Smart City Index 2019),臺北市在102座城市中脫穎而出,躍進全球第7名、亞洲第2名,總體指標為A,領先阿姆斯特丹、舊金山、溫哥華、東京等國際城市,科技服務方面表現尤其亮眼,深受市民肯定。
這份評比報告主要針對全球102座城市進行大規模的調查研究,於各城市抽樣訪談120位市民,從硬體設施(Structures)與科技服務(Technology)二大面向,分別就健康安全(Health & Safety)、交通(Mobility)、市民活動(Activity)、工作教育機會(Opportunities)、政府治理(Governance)共5大類別、36個細項指標進行調查,進行綜合評估與排名,指標等級由最佳的AAA到最差的D,用以了解各城市的智慧城市設計及政府作為是否符合「以市民為中心」來予以落實。評比面向、類別及細項指標分述如下:
根據2019年IMD所發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指數(Smart City Index, SCI)報告,位居首位的新加坡在總體指數,以及硬體設施與科技服務二大面向都拿下最高分的AAA,各類別表現皆遙遙領先,其中包括「衛生條件符合民眾需求」、「學校提供完善的IT教育」、「線上處理身分證明文件減少耗時」等多個細項指標獲得民眾最高評價;名列第2的蘇黎世近年積極推動綠能科技,在硬體設施面向各類別表現都相當出色,同樣獲得最高分的AAA;第3名則由重視自然與環保的奧斯陸奪得,在「資源回收令人滿意」、「民眾能參與政府決策」、「運用自行車租賃減少塞車」等項目獲得民眾大力讚許。
進一步觀察其他亞洲城市的表現,普遍落於中後段,IMD指出儘管近年各城市積極發展智慧城市,但由於不少城市採取由上而下的政策推動方針,缺乏公共參與機制,使得許多服務與民眾實際生活脫節、成效不彰,因此報告強調智慧城市的政策改革不僅須著墨於先進的科技設備,符合在地使用環境與民眾生活需求才是有效推展的關鍵。
臺北市於2019年IMD所發布的SCI報告中,總體指標獲得A,躍進全球第7名,硬體設施與科技服務二大面向也分別拿到BBB與A的佳績,推動智慧城市成果豐碩,其中「醫療服務令人滿意」、「線上購買展覽及博物館門票使參觀更便利」及「提供容易使用的免費WiFi」等細項指標拿到80分以上的高分,讓民眾最有感,惟空氣汙染與塞車問題仍有改善的空間。除此之外,臺北市在「政府治理」類別,無論是硬體設施與科技服務方面也都高於全球平均水準,包括「政府資訊透明度」、「民眾能透過網路監督城市財務資訊」、「居民能透過網路平台提出意見」及「居民能透過網路平台提出意見」等細項指標皆名列前茅,市政表現同樣獲得民眾的青睞。
臺北市在細項指標「醫療服務令人滿意」評分獲得84.01分,主要由於臺北市醫療資源豐沛,不僅便利、費用合理,而且擁有優異的技術與服務品質,因此獲得高度評價。近年臺北市政府更積極將智慧科技運用在健康照護,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7家院區推動「智慧病房場域實驗試辦計畫」,盤點各院區的醫療資源與特色,透過與科技大廠合作,讓醫師與ICT研發人員針對各類臨床問題或痛點共同討論並設計出解決方案,導入更完善的智慧服務,包括個人健康紀錄(PHR)、社區照護整合平台(CCIP)、急性後期照護(PAC)、數位感官治療空間及醫病共享決策(SDM)及遠距醫療等多個試驗項目,不僅讓市民獲得更好的照顧,也可望促進醫療資訊產業升級。
此外,臺北市在細項指標「線上購買展覽及博物館門票使參觀更便利」及「線上售票使民眾搭乘公共運輸更便利」評分拿到87.53及81.71的高分。無論搭乘臺北市雙層觀光巴士、台北轉運站客運、台灣鐵路、台灣高鐵,還是遊玩臺北市立動物園、兒童新樂園,欣賞國家兩廳院表演、參觀故宮博物院,臺北市的網路購票服務已經相當普遍,除了可透過官方網站與超商ibon購票,臺北市政府自2017年推出智慧支付平台「pay.taipei」提供線上繳費服務,未來也將逐步延伸至網路購票的行列,讓民眾出去遊玩即可一鍵完成訂票、取票及繳納停車費。
而在「提供容易使用的免費WiFi」指標項目,臺北市同樣獲得87.26分的高度肯定。臺北市政府創全國之先,設置公共區免費無線上網服務(Taipei Free),另於2017 年起,在臺北捷運車廂內提供免費WiFi 服務,積極打造無處不連網的城市體驗,獲得市民、國際觀光及商務人士的廣泛使用,為搭建各項網路服務奠定基石。隨著全球5G的迅速發展,北市府更進一步於2019年10月4日宣布啟動「內湖智慧園區5G試驗計畫」,秉持公私協力精神,邀請民間業者在此試驗更多創新應用,布局下一階段的智慧城市發展,推升產業競爭力。
然而,臺北市在「空氣汙染不是問題」及「塞車不是問題」兩個細項指標上,受訪民眾評分結果低於全球平均。為改善空汙問題,臺北市政府與民間業者合作,於2016年推出全台首創的「空氣盒子創客教育實證計畫」,在全市300個地點放置「空氣盒子」來偵測環境中的PM2.5,並公開取得的監測資料,讓更多民眾能夠加值應用,使得臺北市空氣品質逐年進步,在2019年國際碳揭露計畫(CDP)評鑑蟬聯A等級城市;另一方面,目前北市府亦積極推動智慧交通以改善塞車問題,例如智慧停車、4U綠能共享交通、監視器導入AI監控路況等試驗項目,持續為優化城市環境打拚。
值得注意的是,臺北市的「政府治理」也逐步智慧化,像是推出「台北卡3.0」,整合愛心卡、學生證、敬老卡等多項卡證,提供行動化、數位化服務;另外,北市府亦成立「i-Voting」網路投票平台,讓民眾可針對市政進行線上提案、討論,並直接參與投票,擴大民眾參與,而這些積極的政策作為不只受到市民青睞,也越來越受到國際矚目,智慧城市相關評比屢創佳績。根據仲量聯行(JLL)於2019年8月所發布的「2019全球城市的需求與突破」(Demand and Disruption in Global Cities)報告指出,臺北市已迅速崛起為亞洲最智慧的城市之一,在全球新興城市當中,與莫斯科和深圳等城市並列最佳典範,而成功轉型的關鍵便在於「由公而私」與「由下而上」雙軌並行的前瞻性思維政策,藉由引入公民參與機制及開放實驗平台,使得各項科技服務更貼近民眾生活需求,因而獲得廣泛的運用。
展望未來,企業和投資人不再以經濟實力做為投資決策的唯一考量,城市的生活品質、創新性、永續性、治理能力,以及面對環境變遷的韌性,將越來越受到重視。全球正面臨新的挑戰、新的契機,臺北市將會持續以「科技創新」為關鍵能力,以「宜居永續」為核心價值,秉持「開放政府 全民參與」施政原則,與民眾攜手共同推展智慧城市變革,向前推進下一個新經濟時代。
原文報告:https://www.imd.org/smart-city-observatory/smart-city-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