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城市競爭力所有文章
盤點城市競爭力所有文章
「創新」已然成為後疫情時代中引領經濟走出困境、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能力,臺北市不僅於俄羅斯國立研究大學高等經濟學院(HSE University)首次發布的「全球城市創新指數」(Global Cities Innovation Index 2020)排名全球第25名,亦於「IMD全球智慧城市指數」(IMD Smart City Index 2020)榮登全球第8名,另根據「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臺北–新⽵」更躋升為全球第27大科技創新聚落,被視為深具潛力的創新聚落之一。
面對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來勢洶洶,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秘書長Francis Gurry指出,全球亟需有全新的思維,來共同戰勝這項前所未有的挑戰,「創新」已然成為後疫情時代中引領經濟走出困境、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能力。
隨著全球都市化程度日趨升高,城市不僅主導全球將近60%的商業活動,也成為吸引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並朝向數位科技與創意經濟中心發展,俄羅斯國立研究大學高等經濟學院(HSE University)於2020年10月首次發布「全球城市創新指數」(Global Cities Innovation Index 2020, GCII),主要依據Fortune Global 500、Web of Science、Crunchbase、Startupblink、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FashionUnited、Artreview、Appbrain、全球數據庫(NUMBEO)、Passport Euromonitor等機構的量化數據資料,針對全球36個國際城市,從城市環境(Urban Environment)、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以及科技發展(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等三大面向、20個指標群、120個細項指標,來綜合評比各城市吸引全球頂尖企業、新創企業、創意經濟人才之優勢。 評比面向及指標群分述如下:
主要評估城市吸引創新創業的有利環境條件,包括經商成本(Cost of Doing business)、生活開銷(Cost of Living)、交通建設(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nd Mobility)、數位服務(Digital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s)、安全性(Safety and Security)、觀光吸引力(Tourist Appeal)、生態和氣候舒適度(Ecology and Climate Comfort)、包容性(Inclusivity)、社會價值觀(Values),共9個指標群。
主要評估城市創意產業的國際能見度與發展情形,包括時尚產業(Fashion Industry)、電影產業(Film Industry)、電競產業(Electronic Game Industry)、廣告和公關業(Advertising and PR)、設計與建築(Industrial Design and Architecture)、藝術與文化(Arts and Culture),共6個指標群。
主要評估城市的科技企業、新創生態及研究單位等數量及創新表現,包括科技企業(Technology Companies)、創業公司和風險投資(Startups and Venture Capital)、大學和研發單位(Universities and R&D Organizations)、研發成果(Productivity of Innovative Class)、創新基礎建設(Innovation Infrastructure),共5個指標群。
根據最新發布的「全球城市創新指數」(HSE GCII)報告,紐約因創業風氣興盛、時尚藝術領先全球,榮登全球首位;倫敦憑藉著繁茂的大學和研發組織,以及強勢的創意產業積累,榮獲全球第2名;東京在科技企業和電競產業方面引領全球,奪得全球第3名;北京近年科技企業和獨角獸企業發展快速,並致力研發,前進全球第4名;巴黎擁有深厚的科學和文化底蘊,諾貝爾得獎者和藝術家數量名列前茅,位居全球第5名。
臺北市排名全球第25名、亞洲第7名,領先阿姆斯特丹、聖地牙哥、西雅圖等國際城市,其中城市環境面向更榮登全球第8名,報告中亦點名臺北市ICT專利表現出眾,被視為深具潛力的創新聚落之一。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社會不安和民生困境,臺北市政府更積極導入創新思維與數位科技,期待藉此為產業開創新的格局,持續朝向宜居永續城市邁進。
在「城市環境」面向,臺北市榮登全球第8名,領先紐約、東京、北京等國際城市,其中以「安全性」、「經商成本」、「生態及氣候舒適度」等3個指標群表現最為亮眼,反映出臺北市的社會和投資環境自由,相較於歐美國家,經商成本亦相對低廉,更重要的是,整體生活及生態環境品質不斷提升,成為吸引外國企業及人才進駐的重要因素之一。臺北市政府近年來積極運用智慧科技來增進城市安全及環境永續,包括在各區布建「智慧路燈」,運用IoT技術,將路燈成功導入智慧照明與安全警示,同時建置「視訊119」,讓民眾可即時使用智慧型手機,回傳報案GPS位置與現場影像,有效縮短救援時間。除此之外,北市府亦發展城市永續策略與計畫,包括推動「能源之丘」及「海綿城市」,加速綠能發展、減少城市洪害,並建置「臺北市防災資訊網」隨時偵測並確立災害防救體系。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臺北市政府首度發布「永續發展目標-臺北市自願檢視報告」(SDGs-Taipei City Voluntary Local Review, VLR),2020年臺北市VLR更進一步納入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下推動永續發展的轉型作為,持續為「宜居永續臺北城」願景而努力。
在「創意產業」面向,臺北市獲得第18名,超過芝加哥、波士頓、新加坡等國際城市,其中「設計與建築」、「廣告和公關業」等2個指標群,以及細項指標「時尚設計業者」表現較為優異。臺北市自2013年獲選為「2016世界設計之都」以來,始終將設計與創意產業作為驅動創新的核心能量之一,持續透過舉辦「臺北設計獎」、「台北好時尚」等一系列活動,培育創意人才、拓展品牌知名度。此外,北市府也積極開闢「永樂T Fashion時尚基地」、「fashionBlock Taipei台北時尚新創中心」及「西園29服飾創作基地」等空間,來匯聚產業能量、推升產業發展,隨著「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於2020年9月正式開幕,集結藝術表演、數位科技、產業發展、人才培訓等功能,加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預計於2022年啟用,皆可望凝聚更豐沛的在地多元創意能量,拓展臺北市創意產業走向世界版圖。
在「科技發展」面向,臺北市位居第32名,其中「頂尖大學」、「大型科技企業」、「研發專利」等3個細項指標排名較為趨前,值得關注的是,「全球城市創新指數」(HSE GCII)報告特別指出,臺北市於2014~2016年期間共申請獲得15,770項研發專利,超前新加坡、倫敦、華盛頓特區等國際城市,ICT創新表現出眾,被視為深具潛力的創新聚落之一,未來前景可期。臺北市政府著眼於ICT產業發達、頂尖大學繁多之優勢,近年來積極布局高科技產業軸帶,由東至西鏈結「南港軟體園區」、「內湖科技園區」及開發中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三大產業聚落,持續深化研發能量、加乘經濟效益,不僅匯聚眾多國內大型科技公司總部,也吸引國際知名企業在此設立研發中心。除此之外,北市府迄今規劃出23處創新產業基地,目前有10處已開放營運,接下來除了全台最大的育成中心t.Hub於2020年11月27日正式開幕,預計12月底亦將再陸續開放13+ Taipei Innovation habitat、台北製造所POPOP Taipei、傳智學院MISA Academy及N24台北方舟ARK.TPE,期待讓更多的國內外企業落腳臺北市,持續推升城市創新能量。
整體而言,臺北市政府積極掌握本身ICT產業優勢,致力運用智慧科技打造宜居永續城市、促進數位經濟轉型,使得臺北市在2020年各項國際評比上屢創佳績,除了在「全球城市創新指數」(HSE GCII)榜上有名,也先後於「IMD全球智慧城市指數」(IMD Smart City Index 2020)排名全球第8名,「失智症創新準備指數」(Dementia Innovation Readiness Index 2020)排名全球第15名。值得一提的是,根據WIPO於9月2⽇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首度針對區域進行評比,「臺北–新⽵」躋升為全球第27大科技創新聚落,電腦工程領域的優異表現備受全球矚目。
臺北市擁有多元、友善、創新的精神,面對疫情衝擊全球經濟,臺北市政府仍秉持著「開放創新」的精神,讓每一個創新想法與實際需求都能夠展開對話並付諸行動,包括加速推動商圈電子支付、補助企業開辦數位內容相關在職訓練課程,以及提供場域讓業者進行醫療及防疫的創新實驗等,持續布局創新經濟、推升產業競爭力。唯有跳脫舊有框架,由政府、市民和企業一同加快轉型步伐,才能在快速變遷的社會與環境挑戰中,翻轉危機成為契機,走向新的未來。
原文報告:HSE Global Cities Innovation Index 2020 https://gcii.hse.ru/en/#method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