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挖掘「萌」元素 觸動人心的軟行銷 - 臺北產經資訊網

主意境區

:::

挖掘「萌」元素 觸動人心的軟行銷

臺北市立動物園最「萌」的動物「圓仔」在所有人的期盼下終於誕生了,全臺陷入貓熊熱,幾個月下來隨著圓仔從粉紅色到黑白分明、捲舌、睜開眼、萌牙再到學習走路等,一舉一動皆成為全民焦點,每天搶占新聞版面,更是大人、小孩的最愛。同樣刮起「萌」炫風的,還有於高雄與桃園巡迴展出的黃色小鴨,不但國內外媒體關注,坊間更賣起各式各樣的「萌」鴨商品。根據官方估計,黃色小鴨來臺一個月,至少吸引達300萬人次前往參觀,光是觀光旅遊可創造10億元以上的產值,這還不包含周邊衍生商品的銷售;而黑白「萌主」貓熊寶寶「圓仔」更是在還沒開始見客之前,就已有不少業者摩拳擦掌,等著大推貓熊玩偶和紀念商品。

臺北市立動物園最「萌」的動物「圓仔」在所有人的期盼下終於誕生了,全臺陷入貓熊熱,幾個月下來隨著圓仔從粉紅色到黑白分明、捲舌、睜開眼、萌牙再到學習走路等,一舉一動皆成為全民焦點,每天搶占新聞版面,更是大人、小孩的最愛。同樣刮起「萌」炫風的,還有於高雄與桃園巡迴展出的黃色小鴨,不但國內外媒體關注,坊間更賣起各式各樣的「萌」鴨商品。根據官方估計,黃色小鴨來臺一個月,至少吸引達300萬人次前往參觀,光是觀光旅遊可創造10億元以上的產值,這還不包含周邊衍生商品的銷售;而黑白「萌主」貓熊寶寶「圓仔」更是在還沒開始見客之前,就已有不少業者摩拳擦掌,等著大推貓熊玩偶和紀念商品。

「萌經濟」席捲全球 消費市場持續看好

近幾年,臺灣充斥各種逗趣又富創意的流行語,這波「可愛風格」,日本動漫文化界統稱為「萌」,「萌」逐漸形成一種產業、文化與行銷趨勢,並席捲日、臺、韓、港,甚至歐美。事實上,早在十幾年前日本的Hello Kitty就曾寫下臺灣行銷史上的空前風潮:一次是麥當勞的卡通布偶加價購,另一次則是7-ELEVEN的集點兌換活動,兩次都讓國人為之瘋狂,至今印象深刻。根據聯合報的報導,一項「萌經濟」調查指出,2010年日本經濟產業省(以下簡稱經產省)曾針對香港、新加坡、曼谷及孟買等四個亞洲都市,進行消費動向調查。在250位年齡介於20~39歲之間的受訪者中,對於起源於日本的「卡哇伊時尚」,知道的人約占一半,至於感興趣或關心的比例,新加坡、曼谷達四成、香港約三成,孟買也有一成受訪者表示感興趣。經產省認為,只要確實將流行資訊傳播出去,相信連印度人也會對可愛時尚感興趣,亞洲市場的擴大很值得期待。

「萌經濟」起源自日本,歷經20年的經濟停滯成長、景氣低迷之後,裝可愛的「萌經濟」成為人們逃避現實的出口。這股「萌經濟」也深深影響到時尚領域,可愛的泰迪熊、Hello Kitty、各種觸動人心的主題角色,都成為時尚設計元素,掀起「裝可愛」的流行熱潮。每年耶誕節前夕LV都會推出印有可愛繪畫圖案的趣味小皮件;香奈兒秋冬也推出超「萌」CoCo娃娃造型戒指;貓頭鷹、兔子則常成為agnes b.設計主題;此外,甫登臺不久的Charlotte Olympia,更是以「萌時尚」席捲全球,除了色彩繽紛粉嫩外,裝飾愛心、蕾絲、熊熊、小貓等令人愉悅的元素,深獲好萊塢女星喜愛,可說是「萌時尚」代表作。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萌」有萌生、萌芽的意思。原意是指草木初生之芽,但是後來日本御宅族和其他動漫喜好者,用這個詞來形容極端喜好的事物;如今樣貌可愛、討人喜歡的男女,甚至是非生物,也可用這個詞來形容。目前,「萌」這個用法在中文地區的動漫迷世界中,早已經逐漸地風行起來,「萌」可以被理解為「個人因著人、物的某些特徵,而萌生起像燃燒般的共鳴感覺」,故此觀察者能否因被觀察者而「萌倒」,完全視乎個人因素,也即是因人而異的。「萌」並非與「可愛」等價,雖然「可愛」是啟發萌感的特性之一,但是「萌」的概念抽象,適用範圍相對較廣(與形容為可愛的對象範圍相比),令兩者缺少詞義相容性。能夠令人「喚起萌感」的特徵,稱為「萌屬性」,做為尊重被視為「萌」的人物,胡亂將人物量化成單純的屬性組合是不應該的,因為理論上每一位原創人物都是獨一無二,而屬性的出現是為了識別和理解其「吸引之處」,而且人物的外在和心理設定不一定在作品中固定維持不變,始終一位人物是一個複雜的整體,能夠令被「萌」者堅持追隨的也不是單單一個屬性名字。
完整文章,請下載下方PDF檔


「萌」元素早已悄悄進入時尚領域,成為席捲全球的設計潮流(圖片來源:Charlotte Olympia官網、Agnès b. CAFÉ L.P.G. Taiwan.Facebook網站

關閉社群分享按鈕 展開社群分享按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