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根據經濟學人研究機構(EIU)觀測,隨著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美中貿易衝突升溫、英國脫歐、日韓貿易爭端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下,全球各主要經濟體開始轉向寬鬆貨幣政策,EIU下修2019年全球GDP成長率為2.4%。從各主要經濟體來看,美國的商品出口雖呈現衰退,但在私人消費與政府支出的支撐下,儘管第2季經濟表現較上季放緩,但仍優於市場預期,EIU預估2019年GDP成長率為2.2%;中國大陸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私人消費與投資減弱,出口和工廠生產也有衰減的態勢,EIU預估2019年GDP成長率放緩至6.2%;日本與韓國貿易爭端延燒,短期內難以化解,恐影響全球產業供應鏈,出口與生產低迷,EIU預估2019年GDP成長率為1.0%;而歐元區受到全球貿易趨緩及英國脫歐等經貿環境的影響,製造業與投資人情緒指標持續下滑,EIU預估2019年GDP成長率放緩至1.1%。
根據經濟學人研究機構(以下簡稱EIU)觀測,隨著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美中貿易衝突升溫,全球各主要經濟體開始轉向寬鬆貨幣政策。美國聯準會(Fed)於台北時間8月1日宣布降息0.25個百分點,為10年來首度調降基準利率,不過EIU預期至少還會再降息2次;面對歐元區經濟成長放緩,歐洲央行(ECB)預估將降低存款利率,並於9月宣布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而日本則很可能延續其量化寬鬆政策至2021年。整體而言,貨幣政策的刺激將有助於穩定全球經濟成長,EIU預估2019年GDP成長率為2.4%,展望2020~2023年,全球GDP成長率預期達2.5~2.9%。
然而,美中雙方才剛結束新一輪貿易談判,美國總統川普就於8月1日在Twitter逕自宣布,自9月1日起對其餘自中國大陸進口、總價值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中國大陸則在8月23日宣布反制措施,將對美國汽車零件及75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而隔日川普隨即宣布將原定9月1日加徵的進口稅率由10%提高至15%,並自10月1日將原先對2,500億中國大陸商品徵收25%關稅,調升至30%,美中貿易衝突再起,恐再度衝擊全球經濟前景。
隨著美國與中國大陸雙方的貿易衝突越演越烈,報復措施也擴展到非關稅領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元關口,引發美國股市大跌,美國財政部更因此將中國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在最壞情況下,這很可能會導致連續幾輪競爭性貨幣貶值,造成其他國家貨幣跟著貶值,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不過EIU認為中國大陸應該會採取其他報復措施,而不會任由貨幣貶值來破壞全球金融體系。除此之外,美國與中國大陸持續競逐ICT技術在全球的優勢地位,也使得其他國家在選擇「親中」或是「親美」面臨龐大壓力,將導致全球貿易體系產生嚴重分化。
從各主要經濟體來看,美國的商品出口雖呈現衰退,但在私人消費與政府支出的支撐下,儘管第2季經濟表現較上季放緩,但仍優於市場預期,EIU預估2019年GDP成長率為2.2%;中國大陸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私人消費與投資減弱,EIU預估2019年GDP成長率放緩至6.2%,然由於累積龐大債務,經濟刺激措施很可能推升金融風險,成為一大挑戰;日本持續受到全球貿易需求減弱的影響,加上近期與韓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出口與生產低迷,EIU預估2019年GDP成長率僅略微回升至1.0%;而歐元區受到美中貿易戰及英國脫歐等全球經貿環境的影響,經濟復甦明顯趨緩,EIU預估2019年GDP成長率下滑至1.1%。
除了EIU評估外,對照國際貨幣基金(IMF)、聯合國(UN)、全球透視機構(IHS Markit)、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及世界銀行(WB)對2019年及2020年的預測,全球經濟維持穩定成長趨勢。
單位:%
IMF 2019.07 (2019.04) |
UN 2019.05 (2019.01) |
IHS Markit 2019.08 (2019.07) |
OECD 2019.05 (2019.03) |
EIU 2019.08 (2019.07) |
WB 2019.06 (2019.01) |
|||||||
---|---|---|---|---|---|---|---|---|---|---|---|---|
區域 | 2019 | 2020 | 2019 | 2020 | 2019 | 2020 | 2019 | 2020 | 2019 | 2020 | 2019 | 2020 |
Global | 3.2 | 3.5 | 2.7 | 2.9 | 2.7 | 2.7 | 3.2 | 3.4 | 2.4 | 2.5 | 2.6 | 2.7 |
全球 | (3.3) | (3.6) | (3.0) | (3.0) | (2.8) | (2.7) | (3.3) | (3.4) | (2.4) | (2.5) | (2.9) | (2.8) |
USA | 2.6 | 1.9 | 2.3 | 2.1 | 2.3 | 2.3 | 2.8 | 2.3 | 2.2 | 1.7 | 2.5 | 1.7 |
美國 | (2.3) | (1.9) | (2.5) | (2.0) | (2.6) | (1.8) | (2.6) | (2.2) | (2.2) | (1.7) | (2.5) | (1.7) |
JAPAN | 0.9 | 0.4 | 0.8 | 1.0 | 1.1 | 0.3 | 0.7 | 0.6 | 1.0 | 0.4 | 0.8 | 0.7 |
日本 | (1.0) | (0.5) | (1.4) | (1.2) | (0.7) | (0.4) | (0.8) | (0.7) | (1.0) | (0.4) | (0.9) | (0.7) |
EURO | 1.3 | 1.6 | 1.4 | 1.6 | 1.1 | 0.9 | 1.2 | 1.4 | 1.1 | 1.4 | 1.2 | 1.4 |
歐元區 | (1.3) | (1.5) | (1.9) | (1.9) | (1.0) | (1.0) | (1.0) | (1.2) | (1.1) | (1.4) | (1.6) | (1.5) |
CHINA | 6.2 | 6.0 | 6.3 | 6.2 | 6.2 | 5.8 | 6.2 | 6.0 | 6.2 | 6.1 | 6.2 | 6.1 |
中國大陸 | (6.3) | (6.1) | (6.3) | (6.2) | (6.2) | (5.9) | (6.2) | (6.0) | (6.2) | (6.1) | (6.2) | (6.2) |
WORLD | 2.5 | 3.7 | 2.7 | 3.4 | - | - | 2.1 | 3.1 | 2.9 | 3.4 | 2.6 | 3.1 |
TRADE | (3.4) | (3.9) | (3.7) | (3.9) | (-) | (-) | (-) | (-) | (3.1) | (3.5) | (3.6) | (3.5) |
註:( )內數字為前次預測值。
資料來源:
-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July 23th 2019)
- UN: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as of Mid-2019(May 21th 2019)
- IHS Markit:Economic Outlook(August 15th 2019)
- OECD:OECD Economic Outlook(May 21th 2019)
- EIU:EIU Country Forecast World September 2019(forecast closing date:August 19th 2019)
- WB: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June 2019)
- 台灣經濟研究院 產業發展處 整理
美國經濟成長放緩,2019年第2季GDP成長率2.0%
美國由於貿易政策環境不確定性升高,導致投資銳減、商品出口衰退,然而勞動市場強勁,整體失業率持續保持歷史低點,推升工資與私人消費的增長,2019年第2季GDP成長率較上季放緩,但仍優於市場預期,不過EIU認為在美國祭出一輪又一輪的貿易保護措施之後,即將為美國經濟帶來風險。
總統川普於8月1日在Twitter宣布,自9月1日起對其餘自中國大陸進口、總價值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在中國大陸宣布反制措施後,川普隨即宣布將進口稅率再提高至15%,並自10月1日將原先對2,500億中國大陸商品徵收25%關稅,調升至30%。由於這次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涵蓋手機、電腦、服裝、玩具、鞋類等多項民生消費品,將直接影響美國消費品的價格,加上美中貿易衝突再度升溫,引發投資人擔憂,並導致美國股市重挫,EIU認為在商品價格上揚與資產價格下跌的雙重影響下,消費者信心與消費支出將快速減弱,預估美國2019年GDP成長率將減緩至2.2%,2020年將再下降至1.7%。
隨著美國企業進口成本增加、出口競爭力下降,以及公司債務攀升對美國產業造成壓力,為穩定美國經濟成長,美國聯準會(Fed)於台北時間8月1日宣布降息0.25個百分點,為10年來首度調降基準利率,為金融海嘯以來首度降息,不過EIU預期至少還會再降息2次。儘管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強調本次降息只是周期性的調整,並非要採取長期性的貨幣寬鬆政策,然而EIU認為一旦美國經濟成長惡化,調降利率將勢在必行。
美國商業部經濟分析局(BEA)於2019年8月29日公布2019年第2季GDP成長率為2.0%,與第1季GDP成長率3.1%相比,成長明顯放緩。第2季經濟成長的主要來自於個人消費者支出(PCE)、聯邦政府支出,以及地方政府開支等方面,而這些積極貢獻則被私人庫存投資、出口量減少、住宅與非住宅固定投資減幅縮小、進口量增加等方面所削弱。
美國勞工部於2019年8月13日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季節性因素的調整之下,CPI上揚0.3%;而與過去12個月相比,CPI上揚1.8%,扣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CPI)則上揚0.3%。勞動市場方面,根據美國勞工部8月2日發布統計顯示,7月非農就業人口大幅增加16萬4千人,工作機會增加主要集中在專業與技術服務業、健康照護業、社會服務業及金融活動,整體失業率維持在3.7%。
從經濟活動來看,製造業的表現也支撐著美國經濟體。美國供應管理研究所(ISM)於2019年8月1日公布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2,較上月減少0.5,維持在榮枯線上,但創近3年新低;其中,供應商配送指數53.3、就業指數51.7、新接訂單指數50.8、生產指數50.8,高於榮枯線上,惟原材料庫存指數49.5,位於榮枯線下。而ISM於8月5日公布7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為53.7,較上月減少1.4,維持在榮枯線上,但亦創近3年新低;其中,價格指數56.5、就業指數56.2、新接訂單指數54.1、商業活動指數53.1,皆維持在榮枯線上。
日本國內外需求疲弱,2019年第2季GDP成長率1.8%
2018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贏得黨主席選舉,再次連任首相,可望成為日本憲政史上在任最久的首相。安倍政府以提升人均產值為目標,積極推動結構性改革,自2017年底開始將「育人革命」(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volution)列為重要施政項目之一,避免因勞動力不足所造成的經濟懸崖(Demographic Cliff)。
日本與韓國貿易爭端延燒,導火線主要為二戰時徵用工賠償訟訴引發爭議,加上2018年12月韓國海軍驅逐艦以火控雷達照射日本海上自衛隊P1反潛機,以及311東日本大地震福島核災後,韓國禁止進口日本8縣水產品等歷史問題,不斷激起雙方不滿的情緒。日本宣布自7月4日起加強管制對韓國出口3項半導體關鍵電子原料,自8月28日起更進一步將韓國排除在出口優惠國「白色名單」外,韓國政府隨後也展開反擊,不僅加強對日本出口管制,預定9月起同樣把日本排除在出口優惠國「白色名單」外,並激起民眾抵制日貨的民族情緒,日韓貿易戰爭全面擴大。EIU認為由於歷史問題帶動民族情緒高漲,短期內日韓貿易爭端難以化解,將影響全球產業供應鏈,尤其是科技產業。EIU預估2019年GDP成長率為1.0%,2020~2023年GDP成長率維持在0.4~1.2%。
此外,EIU預期日本央行(BOJ)將延續量化寬鬆政策,直到2021年才會開始轉向「正常化」,屆時很可能會宣布縮減資產購買規模,不過2023年以前的利率政策應該會維持在0%附近不變。
日本內閣府於2019年8月9日公布2019年第2季GDP季增率第1次速報值為0.4%,年增率為1.8%。觀察第2季GDP季增率的表現,在民間需求部分,民間最終消費(0.6%)、民間住宅(0.2%)、民間企業設備(1.5%),表現增長;而在公部門需求部分,政府最終消費支出(0.9%)與公部門的固定資本(1.0%),亦呈現增長。
製造業方面,日本資材管理協會(JMMA)與IHS Markit於2019年8月1日公布的7月PMI指數為49.4,較上月微幅增加0.1,製造業產量連續第3個月位於榮枯線下,顯示國內外需求仍然疲弱。日本受到美中貿易紛爭的影響、與韓國貿易局勢惡化增添風險,加上下半年國內面臨選舉、消費稅稅率調升等問題,造成商業信心惡化。
歐元區受全球經貿環境疲軟影響,2019年第2季GDP成長率1.1%
2018年下半年開始,德國因排氣標準新制上路打擊製造業動能,加上萊茵河水位下降造成貨運中斷,經濟成長停滯不前;法國因鐵路罷工與抗議活動,經濟成長幅度亦逐漸趨緩。除上述短期因素,歐元區持續受到全球貿易趨緩、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以及英國脫歐可能帶來地緣政治危機等經貿環境的影響,使得歐元區的製造業與投資人情緒指標(sentiment indicators)持續下滑。EIU預估GDP成長率將放緩至1.1%,2020~2023年GDP成長率落在1.4~1.7%。
儘管歐元區在歐洲央行(ECB)寬鬆貨幣政策及失業率持續減少的支持下,國內投資與私人消費表現強勁,然而由於外部經貿環境不佳,削弱區域經濟成長動能。EIU預估歐洲央行(ECB)將重啟新的量化寬鬆(QE)計畫,可能包括將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收購歐元區政府公債、推出分層存款利率體系等措施。
2019年初美國總統川普以國家安全為由,有意對歐洲汽車及零件大幅加徵關稅,對歐元區經濟為一大風險。然而由於美國消費者團體與相關單位的強烈反對,且這時候加稅恐怕會影響美國與歐盟、日本間的貿易談判,故EIU認為川普應該不會提高關稅。然而,倘若歐盟與美國因為空中巴士與波音公司補貼糾紛造成雙方相互課稅,將使得美歐貿易談判破局,並可能因此增加美國對歐盟汽車加徵進口關稅的風險。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對於汽車出口大國的德國經濟將形成嚴重打擊。
此外,另一項影響區域經濟的隱憂為英國退出歐盟,EIU認為英國若在沒有達成任何協議的情況下退出歐盟,將對英國和歐元區經濟體造成極大的破壞。英國國內各界對於脫歐意見分歧,迄今無法達成共識。英國脫歐的最後期限2019年10月31日迫在眉睫,新首相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於8月21日發動政治突襲,促請英國女王下令「國會休會5個星期」,讓國會幾乎無法對首相強森的脫歐方針做出任何實質干預與限制,如此強硬的態度引發不少議員的強烈反對,他們將採取集體行動阻止無協議脫歐。
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於2019年8月14日最新發布之數值,2019年歐元區(EA19)第2季GDP季增率為0.2%,歐盟(EU28)GDP季增率亦為0.2%;經季節性調整後,歐元區(EA19)第2季GDP年增率為1.1%,歐盟(EU28)為1.3%。在通貨膨脹率部分,歐盟統計局於8月19日公布歐元區(EA19)7月的通膨率為1.0%,與上月相比,下跌0.3個百分點。
在經濟信心指數(ESI)方面,歐盟統計局於2019年7月31日公布歐元區(EA19)7月的ESI為102.7點,較上月下跌0.6點。觀察各業別指數,與上月相比,工業信心指數下跌1.8點,服務業信心指數下跌0.4點,零售業信心指數下跌0.8點,以及營建業信心指數下跌2.6點,惟消費者信心指數上漲0.6點。
失業率方面,歐盟統計局於2019年8月30日公布歐元區(EA19)7月的失業率為7.5%,較上月持平,較去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為2008年7月以來的最低點;歐盟(EU28)6月的失業率則為6.3%,與上月持平,較去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亦為2000年1月以來的最低點。進一步分析各會員國的統計數據中,以希臘失業率達17.2%(2019年5月資料)為最高,其次是西班牙的13.9%與義大利的9.9%,而捷克失業率2.1%為最低,其次是德國的3.0%與波蘭的3.3%。與過去一年相比,歐元區惟有瑞典上升0.5個百分點,立陶宛上升0.3個百分點,盧森堡略為上升0.1個百分點,其餘各國失業率均有下降的趨勢,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依序為希臘、克羅埃西亞與賽普勒斯。
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2019年第2季GDP成長率初估值6.2%
中國大陸國內私人消費和投資活動減少,美中貿易衝突升溫,加上過去10年累積龐大債務及人口老化等問題,未來經濟前景面臨諸多挑戰,經濟成長逐步放緩。近期中國大陸為促進國內經貿發展,雖然逐步擴大開放外國人投資金融業與汽車產業,但同時也極力維護既有的國有企業資產。此外,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呼籲應該增加經濟的自主性,並根據「中國製造2025」(MiC2025)計畫,持續協助本地企業發展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包括電動汽車,機器人和半導體,與美國互別苗頭,企圖競逐ICT技術在全球的優勢地位。
美國總統川普於2019年8月1日宣布,自9月1日起對其餘自中國大陸進口、總價值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中國大陸則在8月23日宣布反制措施,將對美國汽車零件及75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隔日川普也再宣布調高關稅稅率展開報復措施,美中貿易戰再起波瀾,導致中國大陸的海內外企業投資卻步、出口和工廠生產也有衰減的態勢,持續對經濟成長造成壓力。而為抵消投資疲軟及美中貿易戰所帶來的經濟衝擊,中國大陸也採取一些財政支持與貨幣刺激措施,例如中國人民銀行於1月進行兩階段調降存款準備率達1個百分點,來釋放更多資金流動,預計未來很可能採取減稅措施。除此之外,香港抗議行動延綿2個多月,未來是否會形成更嚴重的政治衝突成為隱憂,亦引發投資人的緊張情緒,導致恆生指數持續收跌。EIU預估中國大陸2019年GDP成長率將放緩至6.2%,2020~2023年GDP成長率落在5.2~6.1%。
儘管經濟成長趨緩,但EIU認為中國大陸會延續「一帶一路」(BRI)政策,在亞洲區域各國進行基礎設施投資,對於主導區域整合與發展具有戰略意義。BRI政策的投資具選擇性,2013~2015年中國大陸60%的海外直接投資流向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會員國,其中以新加坡占比最高,而中國大陸也透過優惠貸款的支持,使得中國大陸企業與BRI各國企業的合作案大幅增長,因此EIU預期2019~2023年BRI政策將會對亞洲區域發展產生莫大影響力。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19年7月16日公布2019年第2季GDP成長率初估值為6.2%,較去年同期減少0.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年增率7.0%,增長幅度最大,而第二產業與第一產業年增率分別為5.6%、3.3%。
在工業生產方面,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19年8月9日公布7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產值年減0.3%,較上月下降0.2%。從各業別觀察年增率,依漲幅排序分別為:採掘工業(3.2%)、食品(2.0%)、衣著(1.3%)、一般日用品(0.8%),呈現下降的有加工工業(-0.2%)、耐用消費品(-1.2%)、原材料工業(-2.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產值年減0.6%,較上月下降0.2%,觀察各類別年增率,依漲幅排序分別為:黑色金屬材料類(5.7%)、建築材料及非金屬類(3.9%)、農副產品類(2.4%),呈現下降的則依序為化工原料類(-5.4%)、木材及紙漿類(-3.7%)、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2.5%)、燃料動力類(-2.1%)、紡織原料類(-0.8%)、其他工業原材料及半成品類(-0.4%)。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19年7月31日公布7月中國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7,較上月增加0.3,但整體仍位於榮枯線下;其中,新接訂單指數49.8、原材料庫存指數48.0、從業指數47.1,位於榮枯線下,而生產指數52.1、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50.1,則高於榮枯線上。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為53.7,較上月減少0.5,整體仍維持在榮枯線上,其中商業活動指數59.8、投入品價格指數52.9、銷售價格指數50.6、新接訂單指數50.4,高於榮枯線上,惟從業指數48.7,位於榮枯線下。
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方面,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19年8月9日公布7月CPI,較去年同期上揚2.8%,觀察八大類別年增率,依漲幅排序分別為:食品煙酒類(6.7%)、其他用品和服務類(3.4%)、醫療保健類(2.6%)、教育文化和娛樂類(2.3%)、衣著類(1.8%)、居住類(1.5%)、生活用品及服務類(0.8%),惟交通和通信類(-2.1%)呈現下滑。
東協新興經濟體穩定成長,2019年GDP成長率預估為4.5%
新興東南亞經濟體的經濟發展穩定增長,對亞洲區域經濟影響力日趨重要。EIU預估東協成員國2019年GDP成長率為4.5%,2020~2023年GDP成長率落在4.3~5.0%;其中,越南、柬埔寨和緬甸受益於薪資成本相對較低、有利的地理位置,使他們成為區域製造業供應鏈重要的一環,每年的GDP成長率保持在6%以上。
馬來西亞中央銀行(BNM)於2019年8月16日公布第2季GDP年增率為4.9%,較上季的4.5%高出0.4個百分點,優於市場預期。從產業別來看,第2季表現最好的是服務業(6.1%),其次依序為製造業(4.3%)、農業(4.2%)、礦業(2.9%)、營建業(0.5%)。經濟成長主要由於家庭消費支出與私人投資增長,加上天然氣出口復甦,帶動礦業反彈回升。受全球經貿走緩的影響,馬來西亞外需減少,但受益於強勁的內需支撐,預估2019年經濟成長率介於4.3~4.8%之間。
越南統計總局(GSO)於2019年7月18日公布2019年第2季GDP成長率為6.71%,與去年同期相比,表現最好的是工業與建築業(9.14%),其次為服務業(6.85%)及農林漁業(2.19%)。進一步觀察貿易表現,累積上半年對外商品貿易總額約4,454.8億美元,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7.3%,進口金額亦成長10.5%,貿易逆差達3,400萬美元;然而外國直接投資(FDI)資金達167.4億美元,則創下4年來新高。
印度私人消費明顯下滑,2019年第2季GDP成長率為5.0%
印度由於勞動力豐沛、儲蓄率高及快速都市化,整體產業結構從低產值農業快速轉向製造業與服務業,EIU預估2019年GDP成長率為6.7%,2019~2023年GDP成長率落在6.4~6.7%,經濟成長幅度僅次於孟加拉。
印度總統莫迪(Narendra Damodardas Modi)在5月的大選中獲得連任,所屬政黨也在下議院贏得多數席次,有助於總統莫迪持續推動經濟自由化與結構性改革計畫,包括近幾年的總體經濟革新與精簡稅法。然而經濟改革之路仍喜憂參半,受到國內及全球消費不振的影響,製造業及服務業表現不如預期,國內民眾與企業的商業信心下滑,經濟成長幅度呈現減緩,印度政府將透過增加政府支出、精簡外資投資程序等策略來提振經濟。然而,總統莫迪在政策上為尋求更多共識,迎合各方利益,經濟改革腳步很可能因此耽延,例如土地革新及勞動法規修訂等。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與巴基斯坦一直因喀什米爾主權爭端而衝突不斷,印度政府於8月5日廢除憲法第370條賦予查摩與喀什米爾省特殊地位的條文,並於國會通過把拉達克劃為中央直屬行政區,邊界問題再度引發印度與中國大陸、巴基斯坦陷入緊張局勢。
印度中央統計局(CSO)於2019年8月30日公布第2季(2019-2020財年第1季度;2019年4~6月)GDP成長率為5.0%,增幅小於上季的5.8%,為印度6年以來經濟成長最緩慢的一季,其中製造業僅成長0.6%,農業、林業及漁業僅成長2%,而私人最終消費支出亦呈現明顯下滑,僅成長3.1%。印度經濟主要受到2016年廢鈔政策、2017年實施商品與服務稅(GST)及2018年金融機構呆帳與債務問題,接連重創印度經濟,加上全球經濟不振的影響,導致中小企業倒閉,引發裁員和收入下滑,影響國內民眾與企業的商業信心,進而降低民間消費意願。
澳洲近3年首度降息,2019年第2季GDP成長率為1.8%
受到國內失業率攀高、薪資成長停滯、私人消費趨緩的影響,EIU預估2019年GDP成長率將放緩至2.2%,2020年小幅回升至2.3%,不過隨著國內外需求的增長,澳洲經濟將在2021年開始逐漸回溫。澳洲央行(RBA)已分別於2019年6月與7月調降基準利率,EIU預估2021年至少還會再進行2次降息。除此之外,澳洲央行(RBA)亦於7月通過減稅措施,可望激勵下半年經濟表現。
澳洲統計局(ABS)於2019年9月4日公布第2季GDP成長率為1.4%,寫下10年來新低,主要歸因於私人消費支出疲軟、房地產市場持續降溫,加上全球貿易局勢緊張及中國大陸經濟放緩等因素,使得澳洲經濟成長明顯減緩,前景不確定性增加,不過在礦產出口與政府支出的帶動下,經季節性調整後,第2季GDP季增率為0.5%,較上季微幅增長。
拉丁美洲區域新政局不確定性高,2019年GDP成長率預估為1.0%
各國新政局上台,為拉丁美洲增添不確定性,墨西哥與巴西各持天平左右兩端,阿根廷現任總統想要在10月總統大選中尋求連任岌岌可危,而委內瑞拉政治動盪加劇。除了國內政治因素,全球經濟疲軟、貿易需求減弱,加上美中貿易戰導致商品市場價格波動,對拉丁美洲出口造成負面影響,對哥倫比亞、智利和秘魯等國的投資產生不利影響,突顯出拉丁美洲經濟上過度依賴商品出口與生產力疲軟等弱點。EIU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整體經濟結構進行改革,包括勞動市場、監管環境與稅收制度,儘管近年各國逐步從民粹主義轉向政策改革,但在制度缺陷、執行力不佳與政治分裂的情況下,短期內生產力恐無法改善,經濟前景並不樂觀。EIU預計2019年GDP成長率將放緩至1.0%,2020~2023年GDP成長率落在1.5~2.7%。
拉丁美洲整體經濟主要由巴西與墨西哥發揮影響力。巴西失業率再度上升、商業信心指標下滑,2019年第2季GDP成長率僅1.0%,遠低於市場預期,讓新總統波索納羅(Jair Bolsonaro)面臨嚴峻考驗。EIU認為巴西有能力穩定通膨率及提升出口量,但由於社會保障支出在過去10幾年來持續攀升,即使增加稅收仍無法彌補虧損,要提升經濟動能,必須從整頓財政下手,新政府正積極進行退休金改革,儘管總統波索納羅所屬政黨並沒有取得國會優勢,但EIU認為改革方案應該會通過,省下的大筆金流可望促進經濟成長,並進一步遏止負債占GDP比率再度升高。不過改革法案也引發大罷工、里拉重貶,短期內經濟將持續走弱,而中長期表現應可逐步回升。EIU預估2019年GDP成長率為0.8%,2020年為2.2%。
墨西哥總統羅培茲(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立場偏左,積極推動增加石油產量、提高最低工資、整合醫療保健系統等計畫,然而各界對於政策方向仍存有疑慮,投資者對新政策感到不安,經濟成長幅度下滑。由於墨西哥的勞動力及產業鏈與美國關係緊密,5月底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在墨西哥政府有效阻止非法移民進入美國之前,將對墨西哥產品加徵5%關稅,消息一出即造成貨幣披索(MXN)應聲走貶,為紓解關稅壓力,6月墨西哥與美國就移民問題達成雙邊協議,墨西哥同意加速派遣6,000名國民警衛隊部屬在瓜地馬拉邊界,阻擋中美洲移民進入美國。爾後由於7月瓜地馬拉與美國簽署庇護協議,短期內墨西哥的經濟危機暫時緩解,但移民問題仍干擾著墨西哥與美國的關係。
阿根廷於2018年8月貨幣披索(ARS)兌美元匯率驟貶,通膨急速上揚,阿根廷為穩定投資人信心,宣布一系列撙節措施,並向國際貨幣基金(IMF)尋求提早撥付紓困貸款,總貸款金額達570億美元,EIU認為在新措施與新協議的幫助下,阿根廷經濟可望逐漸回穩,然而10月阿根廷即將舉行總統大選,現任執政者馬克里(Mauricio Macri)在8月11日的初選中挫敗,連任之路岌岌可危,立即造成隔日股匯市崩盤,倘若馬克里未能連任,經濟政策方向丕變,恐怕會影響未來經濟前景。
中東北非地區因地緣政治衝突升溫,2019年GDP成長率預估為1.2%
中東地區已經成為強權國家競逐地緣政治利益的衝突所在地。2018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伊朗協議,並重啟對伊朗嚴厲的經濟制裁,儘管不少簽署國都不願協議破局,但迄今已有不少歐洲企業仍然為避免失去美國貿易市場而撤出伊朗。而美國進一步宣布於2019年5月2日起,不再給予部分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圍堵伊朗石油出口,並強化對伊朗核活動的限制,重創伊朗的石油出口。另一方面,伊朗也開始採取行動,於5月8日要求參與伊朗協議的國家在60天內落實承諾,保護伊朗石油和銀行業免遭美國制裁影響,否則將不再遵守協議中對其濃縮鈾和重水儲存的限制,進一步發展核武。然而,隨著6月先後發生2艘載有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石油產品的油輪在阿曼灣遇襲、伊朗擊落美軍無人機,引發國際石油、海運市場的緊張波動,伊朗更進一步於7月8日宣布已將提煉濃縮鈾純度提高到4.5%以上,海灣軍事緊張局勢一觸即發。EIU認為伊朗短期內不會向美國屈服,預估伊朗2018/19與2019/20財政年度的GDP成長率將陷入嚴重衰退。
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各國成員之間的政治衝突仍然高漲,卡達斷交危機預期短時間內不會緩解,區域將形成卡達拉攏土耳其、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對抗的局勢,造成地緣政治分化的危機。儘管如此,由於沙烏地阿拉伯的服務業與製造業等非石油經濟活動增長,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將於2020年舉辦世界博覽會等,區域各國開始擴大資本支出,經濟可望持續成長。
除GCC之外,區域內第四大經濟體以色列勞動市場表現優異,促進私人消費增長,並持續吸引大量外國投資進駐到高科技領域,經濟動能強勁,不過隨著勞動市場增長趨緩,EIU預估2019~2020年GDP成長率將略微放緩;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4月大選後,總理尼坦雅胡(Binyamin Netanyahu)未能順利籌組執政聯盟,國會通過解散,訂於9月17日重新大選,現任總理是否連任及整體政策方向能否延續,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另外,埃及政府在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支持下,致力於經濟政策改革和貨幣自由化,包括引入增值稅(VAT)、採取較為彈性匯率政策與燃料補貼措施,使得經濟基本面獲得長足的改善,推升商業信心,吸引外國投資進駐,其中特別因為天然氣開發而成為區域能源中心的新興角色,同時旅遊業也逐漸擺脫政治不穩定與恐怖威脅的陰影,EIU預估2019~2023年GDP成長率將向上攀升。
整體而言,中東和北非地區近兩年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採取減產措施,促使石油價格回升,推動經濟復甦,但由於減產協議預計於2020年結束,EIU預期未來2年油價下跌,將會限制政府刺激經濟成長的能力,加上伊朗經濟惡化、地緣衝突與全球貿易風險提高,亦將使得各項政治體制與經濟改革裹足不前,因而削弱區域成長動能,EIU預測中東和北非地區2019年GDP成長率為1.2%,2020~2023年GDP成長率落在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