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際經濟情勢分析(2020Q2) - 臺北產經資訊網

主意境區

:::

國際經濟情勢分析(2020Q2)

根據EIU、IMF、OECD等各機構觀測,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襲擊,2020年第2季全球各主要經濟體衰退幅度再擴大,經濟衰退幅度恐創下大蕭條以來最劇。觀察各主要經濟體,美國因疫情擴散,導致消費暴跌、失業率驟升,2020年第2季GDP成長率衰退31.7%,創史上最大跌幅;中國大陸國內經濟活動逐漸恢復,第2季GDP成長率3.2%,但因國際疫情未歇、國內零星疫情再起,恐拖累經濟復甦腳步;日本內需與外銷遭受疫情衝擊,第2季GDP成長率衰退27.8%,創二戰後以來最大降幅,連3季續呈萎縮;歐元區受疫情導致商業活動停擺,第2季GDP成長率衰退15.0%,創下1995年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

全球經濟觀測重點

全球展望快易通

  •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造成經濟活動停擺、全球貿易與投資動力明顯減弱,2020年第2季全球各主要經濟體衰退幅度再擴大,僅中國大陸止跌回升
  • EIU、IMF及OECD等機構再度下修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經濟衰退幅度恐創下大蕭條以來最劇,預期到2022年才可望回復到疫情前的經濟榮景
  • 世界各主要經濟體擴大財政支出救經濟,使得財政赤字急劇上升,全球債務危機風險大增

全球經濟預測

根據經濟學人研究機構(EIU)、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等各機構觀測,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嚴重衝擊2020年上半年全球經濟活動,而且比預期中更為嚴峻,截至9月1日止,全球確診人數已超過2,500萬人,死亡人數超過85萬人,各國人員流動受限,不僅導致旅遊業、運輸業、服務及消費需求等經濟活動嚴重停擺,也引發製造業斷鏈危機、勞動市場萎縮、金融市場震盪,全球貿易與投資動力急遽下降,2020年第2季全球各主要經濟體衰退幅度再擴大,僅中國大陸止跌回升。EIU、IMF及OECD再下修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經濟衰退幅度恐創下大蕭條以來最劇;然而許多新興市場疫情仍持續加劇,在解除封鎖之後甚至爆發第2波、第3波疫情,因此在缺乏有效醫療方案前,各國仍承受著龐大的經濟和社會壓力,復甦力道充滿不確定性,預期到2022年才可望逐步回復到疫情前的經濟榮景。

為了挽救經濟,全球各國也紛紛擴大財政支出,祭出紓困振興方案,包括美國推出近3兆美元的紓困政策、英國施行近350億英鎊的補貼計畫、日本紓困預算甚至達234兆日圓等。令人憂心的是,隨著疫情時間拖長,龐大的刺激政策支出和窘迫的財政收入,造成各國政府財政赤字急劇攀升,IMF表示到7月底為止,已開發經濟體及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國債占GDP比重均創下歷史新高,而根據EIU預估,2020年美國的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將達到約16%,同樣創下歷史新高。疫情導致的衰退危機過後,未來幾年各國政府所面臨的減債工程將比以往更艱困,尤其對於一些財政狀況脆弱的國家,一旦爆發主權債務危機,恐怕會迅速蔓延到其他經濟體,使全球經濟陷入另一場更大的債務危機當中。

從各主要經濟體來看,美國因疫情擴散,多數商店及企業被迫關閉,導致私人消費暴跌,2020年第2季GDP成長率衰退31.7%,創史上最大跌幅;中國大陸國內經濟活動逐漸恢復,第2季GDP成長率3.2%,但因國際疫情未歇、國內零星疫情再起,恐拖累經濟復甦腳步;日本內需與外銷遭受疫情嚴重衝擊,第2季GDP成長率衰退27.8%,創下二戰後以來最大降幅,連續3季呈現萎縮;歐元區受疫情影響導致商業活動停擺,第2季GDP成長率衰退15.0%,創下1995年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

對照經濟學人研究機構(EIU)、國際貨幣基金(IMF)、聯合國(UN)、全球透視機構(IHS Markit)、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及世界銀行(WB)的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呈現衰退,2021年才可望緩步回溫。

單位:%

2020年各主要機構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彙整表
2020 Global Economic Growth Forecast Compiled Chart
  IMF
2020.06
(2020.04)
UN
2020.05
(2020.01)
IHS Markit
2020.08
(2020.07)
OECD
2020.06
(2020.03)
EIU
2020.08
(2020.07)
WB
2020.06
(2020.01)
區域 2020 2021 2020 2021 2020 2021 2020 2021 2020 2021 2020 2021
Global -4.9 5.4 -3.2 4.2 -5.1 4.2 -6.0 5.2 -5.1 4.6 -5.2 4.2
全球 (3.0) (5.8) (2.5) (2.7) (-5.5) (4.4) (2.4) (3.3) (-5.0) (4.6) (2.5) (2.6)
USA -8.0 4.5 -4.8 3.9 -4.8 3.1 -7.3 4.1 -5.3 3.7 -6.1 4.0
美國 (-5.9) (4.7) (1.7) (1.8) (-6.1) (3.7) (1.9) (2.1) (-5.3) (3.7) (1.8) (1.7)
JAPAN -5.8 2.4 -4.2 3.2 -5.7 2.2 -6.0 2.1 -5.2 1.7 -6.1 2.5
日本 (-5.2) (3.0) (0.9) (1.3) (-5.2) (2.0) (0.2) (0.7) (-5.2) (1.7) (0.7) (0.6)
EURO -10.2 6.0 -5.8 2.9 -8.7 4.3 -9.1 6.5 -8.7 5.5 -9.1 4.5
歐元區 (-7.5) (4.7) (1.4) (1.5) (-8.6) (4.2) (0.8) (1.2) (-8.4) (5.5) (1.0) (1.3)
CHINA 1.0 8.2 1.7 7.6 1.5 7.1 -2.6 6.8 1.7 8.0 1.0 6.9
中國大陸 (1.2) (9.2) (6.0) (5.9) (0.5) (7.8) (4.9) (6.4) (1.4) (8.4) (5.9) (5.8)
WORLD -11.9 8.0 -14.6 9.4 - - -9.5 6.0 -18.3 9.5 -13.4 5.3
TRADE (-11.0) (8.4) (2.3) (3.2) (-) (-) (-) (-) (-22.6) (11.9) (1.9) (2.5)

 

註:( )內數字為前次預測值。

資料來源:

  1.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June 24th 2020)
  2. UN: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as of mid-2020(May 13th 2020)
  3. IHS Markit:Economic Outlook(August 18th 2020)
  4. OECD:OECD Interim Economic Assessment(June 10th 2020)
  5. EIU:EIU Country Forecast World September 2020(forecast closing date:August 17th 2020)
  6. WB: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June 8th 2020)
  7. 台灣經濟研究院 產業發展處 整理

主要經濟體概況

美國經濟創史上最大跌幅,2020年第2季GDP成長率衰退31.7%

美國自3月起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激增,美國各州實施封城隔離措施,4月大約有四分之三的美國人限制外出,多數商店被迫關閉,造成國內消費停滯,失業率驟升,2020年第2季經濟表現再創史上新低點。然而,隨著各州自5月開始陸續解除封鎖,重啟經濟活動,卻導致7~8月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再度飆升,因此包括夏威夷、加州及紐約州等超過一半的地方政府都暫停重新開放計畫。

為了穩定美國經濟,聯準會(Fed)於2020年3月接連2度宣布緊急降息,基準利率來到0.0~0.25%區間,並宣布啟動高達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措施。由於疫情日益嚴峻,美國總統川普3月批准《救助法案》(CARES Act),祭出將近3兆美元的紓困金來支撐經濟,包括「薪資保護計畫」(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提供小企業貸款,以及額外提供民眾每周6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令人憂心的是,隨著各項補助計畫陸續到期,全國卻約有3,000萬名勞工領取失業救濟金,在新的紓困法案尚未出爐前,救濟金停發恐會影響民眾生計,連帶衝擊第3季國內消費力。

由於美國國會對於新一輪紓困案的內容談判陷入僵局,川普遂繞過國會的批准,於8月8日直接單方面發布了4道行政命令來延長部分紓困措施,包括建立新基金以額外提供每周4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推遲薪資稅和學生貸款,並解決強制驅逐令問題,然而相關支付機制尚未建立,加上疫情未歇、失業率仍高,經濟壓力依舊龐大。除此之外,根據EIU預估,美國龐大的刺激政策支出和窘迫的財政收入,將使得2020年財政赤字攀升至約GDP的16%,創下歷史新高,為國家財政穩定性增添更大的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於8月27日全球央行年會宣布採取「平均通膨年率目標」(average annual inflation target)政策,在維持目前基準利率趨近於零的情況下,允許通膨率可適度高於Fed訂下的2%目標,用以彌補先前通膨率未能達標的不足。

美國商業部經濟分析局(BEA)於2020年8月27日公布第2季GDP成長率為衰退31.7%,較上季大減26.7個百分點,創下史上最大萎縮幅度。其中個人消費者支出(PCE)、非住宅固定投資、私人庫存投資、住宅固定投資、地方政府開支及出口量皆呈現急遽削減,惟聯邦政府支出開支呈現增長。

美國勞工部2020年8月12日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經季節性因素調整,CPI上揚0.6%,與上月持平,年增率1.0%;而扣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CPI)上揚0.6%,創下1991年1月以來最大增幅,年增率為1.6%,為4個月來最高。勞動市場方面,根據美國勞工部8月7日發布統計顯示,7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180萬人,但相較於4~5月美國流失的2,300萬名就業人口,復甦力道仍顯緩慢,增長主要集中在休閒餐旅業、政府單位、零售業、商業服務業及醫療照護業,整體失業率下降至10.2%,較上月略減0.9個百分點。

從經濟活動來看,製造業的表現亦為衡量美國經濟的重要指標。美國供應管理研究所(ISM)於2020年8月3日公布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4.2,較上月上升1.6,連續2個月呈現擴張,整體位於榮枯線上;其中,新接訂單指數61.5、生產指數62.1、供應商配送指數55.8、價格指數53.2、積壓訂單指數51.8,位於榮枯線上,而原材料庫存指數47.0、就業指數44.3,則位於榮枯線下。另外,ISM於8月5日公布7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為58.1,較上月上升1.0,整體位於榮枯線上;其中,新接訂單指數67.7、商業活動指數67.2、價格指數57.6、供應商配送指數55.2,位於榮枯線上,惟就業指數42.1,位於榮枯線下。

日本經濟連縮3季,2020年第2季GDP成長率衰退27.8%

日本經濟先後受到美中貿易戰、日韓貿易爭端影響,進出口表現失利,加上日本政府調升消費稅率,抑制民間消費意願,2019年第4季經濟即開始出現萎縮,原本日本預期2020年經濟將因消費回暖而出現復甦,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政府於4月7日宣布「緊急事態宣言」實施封鎖令,民眾被迫居家、企業暫時關閉,打斷內需消費與外貿出口,2020年第2季陷入二戰以來最大衰退。儘管日本5月解封後零售及工業生產略有起色,但未來的經濟表現仍須端看國內外疫情進展,隨著7月中旬以來日本國內第2波疫情再起,經濟重啟將面臨巨大考驗。

為挽救經濟頹勢,日本政府宣布緊急經濟對策,分別於4月及5月提出2次補正預算案,財政刺激規模總計高達234兆日圓,相當於日本GDP的40%,包括針對家戶發放現金、提供中小企業補助金,以及用於研發疫苗與治療藥品;但面對疫情延燒,日本政府於8月內閣會議再追加1兆1,257億日圓的預備金,持續補貼受疫情衝擊的中小企業、提供民眾緊急無息貸款,以及強化入境檢疫措施,刺激經濟的同時也加重國家債務危機的風險。

史上連續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身體狀況欠佳,於8月28日宣布辭去內閣總理大臣一職,為政壇投下震撼彈。在他的任期內,「安倍經濟學」讓日本逐漸走出經濟泡沫20年低迷期,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同盟,並與中國大陸修復新關係,都取得不錯的政績;但鑒於安倍未能在任期內完成修憲,與北韓、俄羅斯之間的爭端未解,加上當前疫情危機,新內閣上任後沒有蜜月期,諸多棘手問題亟待處理。

日本內閣府2020年8月17日公布第2季GDP季增率第1次速報值為衰退7.8%,年增率衰退27.8%,創下二戰後以來最大降幅,已連續3季呈現萎縮。觀察第2季GDP季增率表現,在民間需求部分,民間最終消費(-8.2%)、民間企業設備(-1.5%)、民間住宅(-0.2%),全面呈現下滑;而在公部門需求部分,公部門固定資本(1.2%)和政府最終消費支出(-0.3%),表現各有增減。

在CPI方面,日本總務省統計局於2020年8月21日公布7月CPI,較去年同期上揚0.3%,增幅較上月減少0.2個百分點;扣除生鮮食品與能源的CCPI則上揚0.4%,與上月持平。

觀察製造業方面,日本資材管理協會(JMMA)與IHS Markit於2020年8月3日公布的7月PMI指數為45.2,較上月增加5.1,為2月以來最佳表現,由於日本國內的緊急狀態解除,加上主要出口國家的經濟活動重啟,汽車供應鏈亦有復甦跡象,預期整體產出有機會緩步回升。

歐元區經濟陷低谷,2020年第2季GDP成長率衰退15.0%

歐元區自3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峻,各國為了控制疫情而實施嚴格的封城措施,造成零售貿易、交通運輸和旅遊服務等商業活動急凍,區域經濟陷入低谷,2020年第2季創下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其中以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國等觀光業興盛的國家所遭受的衝擊最為劇烈。歐元區疫情從5月底開始已逐步趨於穩定,不料8月確診病例又再度激增,各國紛紛重啟旅行限制和加強防疫措施,恐將再度打擊當地企業與國內消費。EIU預期2021年開始歐元區經濟將逐步復甦,但很可能要到2023年才能回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為刺激區域經濟,歐洲央行(ECB)於4月30日宣布,除了維持基準存款利率為負0.5%不變,執行第3輪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 III)適用利率,為歐元區銀行提供低利率貸款,鼓勵銀行向客戶提供貸款,同時也竭力擴大再融資操作,啟動新的貸款計畫「疫情大流行緊急長期再融資操作」(PELTROs),來支撐歐元區金融體系的流動性。除此之外,ECB更進一步於6月4日宣布加碼資產購買計畫,推出總額高達1.35兆歐元的「疫情緊急購債計畫」(PEPP),用以援助歐盟會員國因應疫情所面臨之經濟衝擊。

為挽救陷入衰退的經濟,向有財政困難的國家提供支援,德國與法國聯手向歐盟提案大規模的經濟紓困計畫「歐洲復甦基金」(European Recovery Fund),經多次磋商,最終在7月21日領導人峰會上達成協議,總金額高達7,500億歐元,包括無需償還的直接紓困款3,900億元,以及需償還的低利貸款資金3,600億元。事實上,與其他國家的紓困計畫相比,「歐洲復甦基金」規模不算大,但對於區域經濟一體化和財政穩定性而言,無疑是一項里程碑。

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2020年8月14日最新發布數值,經季節性調整後,歐元區(EA19)第2季GDP季增率衰退12.1%,年增率為衰退15.0%,創下1995年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而歐盟(EU28)第1季GDP季增率為衰退11.7%,年增率為衰退14.1%。在通貨膨脹率部分,歐盟統計局於8月19日公布歐元區(EA19)7月的通膨率為0.4%,較上月上揚0.1個百分點;歐盟(EU28)為0.9%,較上月均上揚0.1個百分點。

在經濟信心指數(ESI)方面,歐盟統計局於2020年7月30日公布歐元區(EA19)7月的ESI為82.3點,較上月上漲6.5點;而歐盟(EU28)7月的ESI為81.8點,較上月上漲6.9點。觀察歐元區各業別指數,與上月相比,服務業信心指數上漲9.4點,工業信心指數上漲5.4點,零售業信心指數上漲4.1點,而消費者信心指數下跌0.3點、營建業信心指數下跌1.0點。

失業率方面,歐盟統計局於2020年9月1日公布歐元區(EA19)7月的失業率為7.9%,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上升0.4個百分點;歐盟(EU28)7月的失業率則為7.2%,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上升0.5個百分點。歐元區各國失業率多數呈現微幅上升,優於各預測機構預期,反映出政府薪資補貼措施,各國開始逐步放鬆防疫限制後,有助於穩定失業率。進一步分析各會員國統計數據,希臘失業率達17.0%(2020年5月資料)為最高,其次是西班牙15.8%,而捷克失業率2.7%為最低,其次是波蘭(3.2%)與馬爾他(4.1%)。

中國大陸經濟止跌回升,2020年第2季GDP成長率初估值3.2%

中國大陸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影響,期間有超過80個城市採取封鎖或封閉式管理,經濟活動幾乎全面停擺,導致2020年第1季經濟崩跌,但隨著4月開始各城市陸續解封、工廠復工,國內經濟活動逐漸恢復,第2季GDP成長率由負轉正,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但全球疫情未歇、國內零星疫情再起、美中關係交惡,導致外部需求續呈疲弱、生產供應鏈受損、國內消費疲軟,加上南方水患、北方蟲災,鄰近國家接連限制農產品出口,使得中國大陸糧食危機浮現,經濟恢復仍面臨龐大壓力。

為穩定社會經濟,中國大陸於5月21召開「兩會」(全國政協及全國人大會議)期間,發布總金額6.35兆人民幣的財政刺激計畫,包括提高中央財政赤字1兆元、發行特別國債1兆元、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兆元,以及中央政府投資6,000億元,用以補貼受疫情衝擊的中小企業、穩定民眾就業、加強地方基礎建設投資,且鑑於全球疫情和經濟不確定性仍高,中國大陸決議不設定2020年GDP增長目標,並將致力擴大內需。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上半年非洲地區「一帶一路」國家開始向中國大陸要求減免債務,中國國務院遂於6月7日發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宣布免除77個發展中國家地區2020年底到期無息貸款債務。然而,中國大陸早已承受國營事業和地方政府所積累的龐大債務壓力,此次的債務減免承擔巨大的財政損失,為整體國家金融體系再增添風險。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2020年7月17日公布第2季GDP成長率初估值為3.2%,較去年同期減少3.0個百分點,與第1季GDP成長率大幅衰退6.8%相比,經濟表現止跌回升;進一步觀察各產業年增率,第二產業成長4.7%,增幅最大,而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則分別為成長3.3%、1.9%。

在CPI方面,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0年8月10日公布7月CPI,較去年同期上揚2.7%,觀察八大類別年增率,依漲幅排序分別為:食品煙酒類(10.0%)、其他用品和服務類(5.1%)、醫療保健類(1.6%)、教育文化和娛樂類(0.3%);另,依跌幅排行分別為:交通和通信類(-4.4%)、居住類(-0.7%)、衣著類(-0.5%)、生活用品及服務類(-0.1%)。

在工業生產方面,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0年8月10日公布7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產值年減2.4%,較上月上漲0.4%。從各類別觀察年增率,漲幅最大為食品(3.7%),跌幅最大為採掘工業(-7.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產值年減3.3%,較上月上漲0.9%,觀察各類別年增率,漲幅最大為農副產品類(6.8%),跌幅最大為燃料動力類(-10.8%)。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0年7月31日公布7月PMI為51.1,較上月上升0.2,位於榮枯線上;其中,生產指數54.0、新接訂單指數51.7、供應商配送指數50.4,位於榮枯線上,而就業指數49.3、原材料庫存指數47.9,則位於榮枯線下。7月NMI為54.2,較上月下降0.2,位於榮枯線上;其中,商業活動指數62.2、投入品價格指數53.0、新接訂單指數51.5、銷售價格指數50.1,皆位於榮枯線上,惟就業指數48.1,位於榮枯線下。

新興經濟體概況

東協新興經濟體疫情又起,預期2020年區域經濟將陷入衰退

新興東協經濟體各國貿易與中國大陸緊密相連,加上人口密集、醫療基礎建設較弱,新冠肺炎疫情似乎未有緩解的跡象,印尼、越南和菲律賓於6月解封之後再傳第2波疫情。儘管東協各國先後祭出貨幣寬鬆和擴大財政刺激政策,用以支撐國內就業市場及消費力,但在各國尚未開放國境、出口需求仍受壓抑的情況下,預期2020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將陷入衰退。

馬來西亞中央銀行(BNM)於2020年8月14日公布第2季GDP成長率為衰退17.1%,與上季增長0.7%相比,大減17.8個百分點,創下1998年以來新低點。從產業別來看,營建業(-44.5%)、礦業(-20.0%)、製造業(-18.3%)和服務業(-16.2%),皆呈現萎縮,惟農業(1.0%)小幅增長。經濟衰退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實施的封鎖措施,打擊第2季消費支出、觀光業及整體出口,但隨著5月起逐步解封,BNM預估下半年經濟可望逐漸改善,2020年GDP成長率為負3.5~5.5%之間。

越南統計總局(GSO)於2020年6月29日公布第2季GDP成長率預估值為0.36%,寫下10年最小增幅,從產業別來看,工業和農業分別增長1.38%、1.72%,而服務業則減少1.76%,表現各有增減。進一步觀察貿易表現,越南為防止疫情擴散而實施關閉邊界措施,打擊貿易出口及外商投資,2020年1~7月對外商品出口金額約1,457.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僅0.2%;2020年1~7月外國直接投資(FDI)資金約950.3億美元,則較去年同期下降5.7%。根據胡志明市經濟大學經濟與政策研究院(VEPR)預估,2020年GDP成長率為1.7~5.3%之間,整體經濟仍有望維持在正成長。

印度經濟遭遇重創,2020年第2季GDP成長率衰退23.9%

為防堵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印度自3月25日實施封鎖隔離措施越趨嚴格、範圍不斷加大,但迄今疫情仍持續攀升,累計確診案例已逾350萬例,僅次於美國和巴西。封鎖措施導致全國經濟停擺,重創國內製造業、服務業及零售業,數百萬名工人失業,經濟陷入萎縮。印度政府於5月推出「印度自力更生」(Admanirbar Bharat)特別經濟計畫,祭出20兆盧比(約新臺幣8兆元)的資金來挽救經濟,而印度央行更於5月22日再次降息,將基準利率調降40個基點至4%。

印度中央統計局(CSO)於2020年8月31日公布第2季(2020-2021財年第1季度;2020年4~6月)GDP成長率大幅衰退23.9%,創下自1996年有紀錄以來最大降幅,各產業年增率表現遭受嚴重衝擊,以建築業(-50.3%)、貿易/旅館/運輸/通訊和服務業(-47.0%)及製造業(-39.3%)衰退幅度最大,惟農林漁業(3.4%)呈正成長。

拉丁美洲區域深陷衰退 各國債務恐再攀升

拉丁美洲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經貿需求驟降、各國實施防疫隔離措施,加上本身醫療系統薄弱、財政基礎困窘,過度依賴外部經濟的產業結構,區域經濟遭受莫大衝擊,恐怕會陷入自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然而為了重啟經濟,部分國家在疫情未緩的情況下解除封鎖,導致確診病例不降反升,原本體質脆弱的醫療系統面臨崩潰邊緣,恐令貧窮和失業問題再度惡化,EIU更預估2020年拉丁美洲的國家債務總額將從GDP的60%再向上攀升至74%。整體而言,拉丁美洲前三大經濟體(巴西、墨西哥及阿根廷),預期都將陷入經濟萎縮。

巴西總統波索納羅(Jair Bolsonaro)於上任後展開各項財政改革,原本預期2020年經濟表現可望逐季回升,但由於巴西政府防疫政策消極,整體經濟因為疫情升溫導致貿易出口斷鏈、外資出逃、消費和觀光停擺、失業率驟升,儘管政府先後推出紓困計畫,巴西央行亦於6月17日連續8度降息,基準利率來到2.25%歷史新低,經濟仍未見起色,導致各大城市接連出現反政府示威運動。更糟的是,巴西政府急於重啟經濟,7月底即大肆解封,造成疫情全面爆發,截至9月1日為止,確診病例已超過390萬人,超過12萬人死亡,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疫情最嚴重國家之一。根據巴西國家地理暨統計局(IBGE)於9月1日公布第2季GDP年成長率大幅衰退11.4%,較上季衰退9.7%,創下1996年以來最大降幅。

墨西哥的勞動力及產業鏈與美國關係緊密,受到疫情不斷升溫的影響,實施全國封鎖措施讓原本就疲弱不振的經濟雪上加霜,造成龐大資金外流、汽車工廠關閉、觀光業停擺,根據墨西哥國家地理統計局(INEGI)於2020年8月底公布第2季GDP年成長率大幅衰退18.7%,較上季衰退17.1%,創下史上最大降幅,墨西哥央行下修2020年GDP成長率預估值為衰退8.8~12.8%之間。儘管各地在陸續解封後景氣有所回溫,就業市場開始由負轉正,但整體經濟情勢仍處於動盪,墨西哥央行進一步於8月13日宣布將基準利率調降2碼至4.5%,以刺激經濟復甦。

阿根廷經濟體質脆弱,2019年就面臨經濟停滯、債務危機、貨幣驟貶、通膨失控等問題,2020年再遭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尤其自3月開始實施全國居家隔離,經濟衰退形勢更加惡化。總統費爾南德(Alberto Fernández)放棄先前IMF紓困案所剩餘110億美元的貸款,為此提出許多新經貿政策,重啟債務協商,然而阿根廷於5月22日再引爆史上第9次主權債務違約,與三大債權人歷經數月的談判之後,終於在8月4日達成規模約660億美元的外債重組,暫緩危機,但財政依舊入不敷出。根據IMF預測,2020年阿根廷經濟將大幅萎縮9.9%,經濟前景堪憂。

中東北非地區經濟困頓,政經情勢更加動盪

中東地區內部抗爭不斷,亦為強權國家競逐地緣政治利益的衝突所在地。在過去一年裡,利比亞、敘利亞及葉門等衝突頻仍,黎巴嫩、伊朗、伊拉克、阿爾及利亞等民眾因經濟困境與政治壓迫,屢屢走上街頭示威抗議。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球交通運輸業停滯導致原油需求銳減、價格驟跌,削弱主要能源生產國的經濟收益,加上區域各國相繼實施防疫措施與旅遊限制,嚴重打擊旅遊產業和消費市場,7月中東地區最大航空公司阿聯酋航空(Emirates Airline)也驚傳裁員多達9,000人,整體區域經濟將深陷衰退,連帶使得區域內其他倚賴外援的國家將更加貧困,政經局勢更形複雜與動盪。

2020年上半年區域各國政府積極利用債券市場來支撐經濟,EIU認為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各國和以色列擁有良好的醫療環境,以及充足的主權財富基金(SWF),仍有望挺過這次疫情所帶來的經濟危機,但對於其餘本身財政狀況不佳的國家,各項經濟刺激措施恐無以為繼,面臨債台高築的窘境,其中像是黎巴嫩的公共債務占GDP比重高達150%,位居世界第3,整體失業率達25%,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經濟幾近崩潰,而8月4日首都貝魯特發生大爆炸,再度激化民眾湧上街頭抗議,要求國會推動政治改革,同時教派間的緊張也升高,未來重建貝魯特的任務相當艱鉅。

伊朗自2018年開始遭受美國總統川普重啟嚴厲的經濟制裁,重創經濟命脈的石油出口,加上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侵襲全球,伊朗為中東地區疫情最嚴峻的國家,迄今確診人數超過37萬人,死亡人數超過2萬人,由於4月起各地逐漸鬆綁防疫限制,導致疫情再次亮起紅燈,經濟陷入萎靡不振,EIU預測伊朗2020年GDP成長率將大幅衰退12%。儘管如此,美國與伊朗對峙局面仍未停歇,委內瑞拉自2019年8月起亦遭美國實施新一輪制裁,使其政治和經濟陷入危機,物資和能源匱乏,伊朗無視美國警告,於2020年5月底向委內瑞拉運送高達153萬桶石油,加上6月再傳伊朗為報復蘇萊曼尼少將(Qassem Soleimani)遭狙殺事件,處死18名美國間諜的消息,持續挑動雙方的敏感神經。然而,美國向聯合國提案對伊朗進行國際制裁,8月遭到安理會否決,而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大陸及歐盟更進一步於9月1日在維也納舉行的會議中,與伊朗副外長阿拉奇達成共識,繼續執行2015年伊朗核協定(JCPOA),要求伊朗的核發展必須縮減並接受調查,而各國對於伊朗的制裁則將予以放寬,可以說美國遭遇前所未有的外交挫敗。

關閉社群分享按鈕 展開社群分享按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