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根據EIU、IMF、OECD等各機構觀測,隨著地緣政治持續發酵,全球供應鏈轉移促使各類成本居高不下,全球為抑制高通膨而升息,經濟雖放緩仍正成長,展現力抗衰退的韌性。觀察各主要經濟體,美國的貨幣緊縮政策依舊不變,Fed於2022年10~12月共升息1.25%,第4季GDP年成長0.9%;中國大陸在堅持嚴厲的動態清零政策後,於12月全面快速解禁,第4季GDP年成長2.9%;日本維持量化貨幣寬鬆政策,民眾個人消費回暖,第4季GDP年成長0.6%;歐元區受俄烏戰爭影響,通膨維持高檔,但部分歐盟成員國的經濟與工業表現堅韌,第4季GDP年成長1.9%。
根據經濟學人研究機構(EIU)、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等機構觀測,2022年全球儘管經歷俄烏戰爭、貨幣緊縮、供應鏈重組、能源轉型等因素,全球經濟依舊保持堅韌態勢,2023年的經濟前景有望延續低成長走向。
能源、基本金屬、農產品等大宗商品在2021~2022年之間飆升,能源價格已比2019年高出4倍,儘管全球逐漸走出疫情陰霾,但在國際地緣政治的版圖動搖下,複雜的供應鏈變化導致各類商品難以回歸疫情前水平。
金融貨幣方面,通膨壓力於疫情期間擴散全球,美國聯準會(Fed)自2022年中旬開始貨幣緊縮政策,促使多國央行跟進升息步調。雖然Fed預期2023年停止貨幣緊縮週期,但由於通膨數據難以快速回落,截至3月初Fed預期將基準利率上調至5.00~5.25%。歐元部分,歐元兌美元匯率自2022年初開始大幅貶值後,歐洲央行(ECB)為避免貿易條件受損,持續採取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人民幣部分,自中國大陸於2022年12月取消動態清零政策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緩步走強,有望於2023下半年回穩。
貿易服務方面,隨著全球經濟成長面臨地緣政治、升息、需求降緩等壓力,國際上對於消費性商品的需求於2022年出現大幅下滑,但在潔淨能源與永續轉型相關的大宗商品(鋰、銅)或相關電子零組件依舊有著強勁的需求潛力。隨著全球需求放緩,供應鏈受阻現象也在2023年消退,多數海運費率陸續回落至疫情前價位,然而車用半導體在2023年依舊存有短缺現象。
國際能源方面,隨著中國大陸於2022年12月解除動態清零,剛性需求因素浮現,油價於2023年期間恐保持高價位,預期每桶價格將坐落於80~90美元間震盪。另一方面,由於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受俄烏戰爭影響,轉移供應鏈期間,價格預期在2023~2027年之間維持高位,歐洲家庭及企業將在未來持續感受到沉重的能源價格壓力。
地緣政治方面,美國在多面向對中國大陸進行經濟圍堵,包括投資審查、技術限制、出口管制等手段,同時透過與日本、歐盟、韓國、東協等國家共同施加壓力,促使全球各國在政治立場上表態。另一方面,為了降低對俄羅斯的能源與中國大陸的供應鏈依賴,多元化重組經貿戰略夥伴成為2023年的關鍵指標之一。EIU預期,2023~2027年之間,關鍵產業將會把相關資本與技術穩步轉移至東南亞和其他新興市場中,減少中國大陸於國際經貿空間的話語權。
從各主要經濟體來看,美國經濟雖然面對高強度升息卻仍表現堅韌,第4季GDP年成長0.9%;中國大陸於2022年底快速結束動態清零政策以振興經濟,第4季GDP年成長2.9%;日本的貨幣寬鬆政策提供服務業升溫的火苗,第4季GDP年成長0.6%;歐元區受俄烏戰爭、高價能源、旅遊復甦等多重因素影響,第4季GDP年成長1.9%。
單位:%
IMF 2023.01 (2022.10) |
UN 2023.01 (2022.05) |
IHS Markit 2023.02 (2023.01) |
OECD 2022.11 (2022.09) |
EIU 2023.02 (2023.01) |
WB 2023.01 (2022.06) |
|||||||
---|---|---|---|---|---|---|---|---|---|---|---|---|
區域 | 2023 | 2024 | 2023 | 2024 | 2023 | 2024 | 2023 | 2024 | 2023 | 2024 | 2023 | 2024 |
Global | 2.9 | 3.1 | 1.9 | 2.7 | 2.0 | 2.9 | 2.2 | 2.7 | 1.9 | 2.6 | 1.7 | 2.7 |
全球 | (2.7) | (3.2) | (3.1) | (-) | (1.9) | (3.0) | (2.8) | (-) | (1.7) | (2.6) | (3.0) | (3.0) |
USA | 1.4 | 1.0 | 0.4 | 1.7 | 0.7 | 1.6 | 0.5 | 1.0 | 0.3 | 1.5 | 0.5 | 1.6 |
美國 | (1.0) | (1.2) | (1.8) | (-) | (0.5) | (1.8) | (0.5) | (-) | (0.2) | (1.6) | (2.4) | (2.0) |
JAPAN | 1.8 | 0.9 | 1.5 | 1.3 | 1.2 | 1.2 | 1.8 | 0.9 | 1.0 | 1.2 | 1.0 | 0.7 |
日本 | (1.6) | (1.3) | (2.2) | (-) | (1.1) | (1.4) | (1.4) | (-) | (0.9) | (1.2) | (1.3) | (0.6) |
EURO | 0.7 | 1.6 | 0.1 | 1.6 | 0.5 | 1.4 | 0.5 | 1.4 | 0.7 | 1.5 | 0.0 | 1.6 |
歐元區 | (0.5) | (1.8) | (2.3) | (-) | (0.2) | (1.5) | (0.3) | (-) | (0.0) | (1.7) | (1.9) | (1.9) |
CHINA | 5.2 | 4.5 | 4.8 | 4.5 | 5.2 | 5.6 | 4.6 | 4.1 | 5.7 | 4.7 | 4.3 | 5.0 |
中國大陸 | (4.4) | (4.5) | (5.2) | (-) | (5.0) | (5.8) | (4.7) | (-) | (5.2) | (4.8) | (5.2) | (5.1) |
WORLD | 2.4 | 3.4 | -0.4 | 2.5 | - | - | 2.9 | 3.8 | 1.7 | 3.4 | 1.6 | 3.4 |
TRADE | (2.5) | (3.7) | (4.8) | (-) | (-) | (-) | (-) | (-) | (1.4) | (3.3) | (4.3) | (3.8) |
註: ( ) 內數字為前次預測值。
資料來源:
-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January 31st 2023)
- UN: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2023(January 25th 2023)
- S&P Global(March 15th 2023)
- OECD:OECD Economic Outlook(November 22nd 2022)
- EIU:One-click Report: World(forecast closing date:February 13th 2023)
- WB: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January 2023)
- 台灣經濟研究院 產業發展處 整理
美國經濟迎頑固高通膨,2022年第4季GDP年成長0.9%
美國經濟動能以消費支出為主,儘管2022年受俄烏戰爭、供應鏈受阻、中國大陸動態清零等外部因素影響而導致高通膨及家庭儲蓄率大增,但美國經濟成長依舊保持緊俏狀態。EIU預計,美國經濟2023年將經歷溫和衰退,主因在Fed將2023年的基準利率峰值上調至5.00~5.25%,民眾的勞動所得將集中在民生消費支出上,導致商業與房地產投資大幅放緩,在通膨現象顯著改善或經濟出現明顯衰退前,Fed難以展現任何的降息可能性。另一方面,美國國債於2022年10月已累積至31兆美元,截至2023年3月的債務上限為31.4兆美元,若眾議院在接下來的會議期間無法有效達成協議並提高上限規模,恐於2023年7月耗盡資金,進一步醞釀出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型風暴。
美國商業部經濟分析局(BEA)於2023年2月23日公布第4季GDP年增0.9%,經濟呈現緩慢成長現象。第4季個人消費者支出(PCE)年增率為3.7%,民間支出保持彈性,顯示物價仍具有強勁需求,促使經濟仍具備一定程度的流動性。
美國勞工部於2023年3月14日公布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年增率為6.0%,相較上月降溫;2月扣除必要食物和能源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CPI)年增5.5%,油價月減0.6%,隨著其他項目出現價格回落,包括管線瓦斯服務、燃料油、二手汽車和卡車、能源服務和醫療照護服務,分別月減8.0%、7.9%、2.8%、1.7%和0.7%,顯示多類商品在民眾降低消費意願下,價格正逐漸降溫。
勞動市場方面,根據美國勞工部2023年3月10日發布統計顯示,2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31萬1千人,勞工增長集中於休閒旅店業、零售業、政府及醫療保健業。失業率較上月小幅上升至3.6%,鑑於就業人數和失業率,顯示勞動就業市場對勞工需求依舊緊湊,若未來出現失業率提升或非農就業人口下降態勢,Fed的升息路徑恐將出現變數,貨幣策略將有調整方向的可能性。
經濟活動方面,美國供應管理研究所(ISM)於2023年3月1日公布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7.7,較上月上升0.3,整體位於榮枯線下;其中,價格指數51.3、原材料庫存指數50.1、就業指數49.1、生產指數47.3、新接訂單指數47.0、供應商配送指數45.2、積壓訂單指數45.1,除了價格、原材料庫存位於榮枯線上外,其餘指數皆處於榮枯線下。製造業因市場需求表現萎靡,經濟降溫恐促使製造業長時間處於成長停滯狀態。ISM於2023年3月3日公布2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為55.1,較上月下降0.1,整體位於榮枯線上;其中,價格指數65.6、新接訂單指數62.6、商業活動指數56.3、就業指數54.0、供應商配送指數47.6,除了商業活動指數外皆位於榮枯線上,顯示多數商業消費狀況處於樂觀情勢,但在供應鏈和物流的順暢度皆有改善空間,非製造業的表現相較於製造業更加正向。
服務業升溫與寬鬆貨幣政策有利於日本經濟,2022年第4季GDP年成長0.6%
日本內閣府於2023年2月14日公布2022年第4季GDP速報,季增0.2%、年增0.6%,在國境開放與個人消費提升下,搭配貨幣寬鬆政策,外國旅客大舉前往日本進行旅遊,帶動服務業。民間最終消費支出季增0.5%、年增1.3%,連續5季成長,顯示民眾生活正處於成長狀態。
日本總務省統計局於2023年3月24日公布2月CPI,年增3.3%,扣除必要食物和能源支出後,CCPI年增3.5%,顯示日本個人消費相較去年已出現通縮現象。能源類別下降0.7%,電價類別年減5.5%、煤油類別年增0.5%、汽油類別年減2.5%,價格呈現觸頂狀態;生鮮以外的食品價格年增7.8%,月增0.7%,可觀察到食品價格依舊處於上漲狀態,主因為進口食品的輸入型通膨,日本央行(BOJ)在全球緊縮貨幣之時依舊保持貨幣寬鬆政策,期望提升核心消費外的個人支出,避免消費緊縮發生。
根據IHS Markit於2022年3月1日公布日本2月PMI為47.7,較上月下降1.2,創下2020年9月以來最差表現,位於榮枯線下,在全球需求低迷下,製造業承受巨大的庫存壓力,製造業出現下行困境;3月3日公布2月NMI為54.0,較上月上升1.7,位於榮枯線上,服務業受惠於疫情退散後的商業信心增強與中國大陸解封,日本消費市場處於擴張趨勢。
日本做為出口汽車、機械、電子技術的第3大經濟體,人口老化阻礙經濟擴張,薪資成長緩慢,拖累個人消費。EIU預測,日本經濟2023上半年將處於中性成長狀態,國內需求疲軟及長期低通膨,增長速率恐落後於韓國。做為經濟動能的出口外銷,歐美市場放緩對汽車和電子產品的需求,但中國大陸市場在解封後有機會填補該缺口。另一方面,截至2023年3月初BOJ未改超寬鬆貨幣政策,若美元升息循環進入尾聲,日圓後續將有望走強。
能源價格降溫緩減歐洲經濟衰退的可能性,2022年第4季GDP年成長1.9%
在俄烏戰爭的影響下,歐洲原先預期會在2022年冬天面臨經濟衰退難題,但因為暖冬而促使歐洲國家降低對天然氣的需求,減少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面對俄烏戰爭帶來長期通膨影響,歐盟內個人消費意願降低,投資貿易環境疲軟,2023年的經濟恐出現停滯現象。
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於2023年1月31日發布,經季節性調整後,歐盟(EU27)2022年第4季GDP季增率為0%,年增率為1.8%;歐元區(EA19)第4季GDP季增率為0.1%、年增率為1.9%。部分歐盟成員國表現優於平均水準,優於平均水準的前3名成員國,依序為愛爾蘭年增15.7%、葡萄牙年增3.1%、奧地利年增2.7%。
通膨率方面,歐盟統計局於2023年3月2日公布2月歐元區(EA20)通膨率,年增8.5%。從通膨分類組成來看,主要以食物、酒水、菸草類別漲幅最高,年增15.0%,能源類別排為次高,年增13.7%,由於俄烏戰爭造成歐洲能源供應鏈轉移,成本大增成為歐盟無法揮去的通膨主因,供需失衡問題隨著地緣政治走向僵局而難有快速解決的曙光。
失業率方面,歐盟統計局在2023年3月2日公布1月歐元區(EA20)失業率為6.7%,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整體歐元區最新失業人數為1,128.8萬。進一步分析歐盟會員國統計數據,1月歐盟會員國失業率最高前3名依序為西班牙13.0%、義大利7.9%、塞普勒斯7.4%,失業率最低前3名依序為捷克2.5%、波蘭2.8%、馬爾他3.0%。
隨著歐元區的通膨氣焰不減,歐洲自2022年第4季共升息1.25%,並於2023年2月升息至3.00%,EIU預計基準利率於2023年中旬將提升至3.50~4.00%之間。其中,歐元大動作升息卻未能降低通膨的話,恐導致多個歐洲金融市場走向衰退,若部分歐盟成員國無法應對高利率環境,恐出現債務違約或破產風險。
OECD觀察,歐洲多數經濟體,如德國、義大利、英國等國,2023年將有高機率因多種地緣政治因素而出現經濟停滯,其中氣候變遷將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最大外部因素。為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歐洲國家需積極發展降低排放溫室氣體的產業,該發展將有望成為歐洲國家的下一波工業化趨勢。
中國大陸全面解除動態清零,2022年第4季GDP年成長2.9%
中國大陸做為一個以消費及服務為經濟動力的全球第2大經濟體,北京官方於2022年12月快速解除長期執行的動態清零政策,對經濟復甦前景提供正向反彈跡象。2023年3月4日開始舉辦的「兩會」,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會議報告中定調中國大陸2023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為5.0%,但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下,做為經濟增長龍頭的製造業面臨業務擴張的難題。EIU預估,中國大陸快速開放有助於經濟反彈,2023全年GDP有機會達5.7%,但在多元外在因素下,2024~2027年的經濟增長恐大幅放緩,中國企業預期將增加對外投資以擴大業務並應對全球供應鏈的挑戰。
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3年1月18日公布,中國大陸2022年第4季GDP年增2.9%,2022全年平均GDP為3.0%,與原先計畫的5.5%產生重大落差。中國大陸自2022年12月迅速解除疫情管制,各類經濟活動與個人支出皆有效提升,然而房地產相關產業的需求尚未出現明朗的正向跡象,若無法有效帶動房地產市場,中國大陸的經濟前景將依舊面臨壓力。
民生消費方面,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在2023年3月9日公布2月CPI,月減0.5%、年增1.0%。觀察八大類別年增率,依照年增幅排序分別為:其他用品及服務類(2.6%)、食品菸酒類(2.1%)、生活用品及服務類(1.4%)、教育文化娛樂類(1.2%)、醫療保健類(1.0%)、衣著類(0.7%)、交通和通信類(0.1%)、居住類(-0.1%),通膨相較其他主要經濟體緩和,儘管解除長時間的疫情限制,消費者支出依舊低迷,若將來未能提供健全的財政刺激政策及完善勞動市場的就業情況,消費趨勢恐難以改善。
工業生產方面,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3年3月9日公布2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增持平、年減1.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月減0.2%、年減0.5%,在市場需求放緩下,製造業成本持續放緩,供給端趨向萎縮。中國大陸長時間經濟限制,國際市場已於2022年移出部分資本並在全球其餘地方重組供應鏈,中國大陸的製造業已逐漸轉型為內需市場導向,中國大陸製造業能否正成長將取決國內需求的復甦幅度。
中國大陸統計局於2023年3月1日公布2月PMI為52.6,較上月上升2.5百分點,整體位於榮枯線上;其中,生產指數56.7、新訂單指數54.1、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52.0、從業人員指數50.2、原材料庫存指數49.8。2月NMI為56.3,較上月上升1.9百分點,整體位於榮枯線上;其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64.9、新訂單指數55.8、投入品價格指數51.1、銷售價格指數50.8、從業人員指數50.2。
中國大陸的財政赤字於疫情期間收緊,2022年的財政收入減少4.2兆人民幣,解封後預期將導入更多經濟刺激措施以帶動更多民生消費。同時在疫情期間,中國大陸於2022年發布60年以來首次出現的人口負增長,儘管北京力推三孩政策,但在人口老化的年齡結構下,未來財政壓力恐大於預期。IMF推估,中國大陸2023全年GDP將有5.2%,反映解除疫情限制後的經濟反彈,但在全球貿易壁壘與供應鏈重組的環境下,2024年若中國市場未能做出結構性改革,恐將出現4%以下的緩步增長。地緣政治上,中國大陸與美國在各種國際場合競爭話語主導權,美國除了簽署晶片禁令外,同時也擴大限制中國大陸的5G設備產品及社群軟體,中美在科技產業上逐漸走向分岐,縮小國際上的彈性合作空間。
東協受惠於做為製造業基地及旅遊消費勝地,2022年4季GDP年成長1.4%起跳
東協會員國2022年受到多種國際因素影響,出口受惠於強勢美元的大宗商品,取得來自中國大陸的製造業轉單,儘管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明顯放緩,東協各國第4季的經濟表現依舊亮眼。東協加三總體經濟研究院(AMRO)於2023年1月17日發布報告指出,2022年第4季的經濟增長雖然強勁,但逐步趨向放緩現象,隨著中國大陸經濟重新開放,有望為東協會員國帶來下一個經濟增溫機會。東協會員國預計2023全年平均GDP將能達成4.8%正成長,越南、菲律賓、柬埔寨、印尼的經濟成長率有望超越會員國平均值,分別年增6.8%、6.2%、5.4%、5.0%。
印尼中央統計局於2023年2月6日公布2022年第4季GDP年增率5.01%,印尼主要大宗商品的鎳、煤碳、棕櫚油等價格上揚,為2022年創造強勁的出口表現。國內產業增長前3名分別為運輸倉儲業、資訊傳播業、批發零售貿易業,分別年增16.99%、8.75%、6.55%。
泰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局於2023年2月17日公布2022年第4季GDP季減1.5%、年增1.4%,經濟擴張主要來自於農業與服務業類別的快速增長,其中旅遊相關類別最為顯著,受惠於住宿與餐飲服務業、運輸倉儲業、行政與支援服務業、健康與社會福利業,分別年增30.9%、9.8%、4.4%、4.3%。然而,工業類別則因景氣因素而年減4.9%。
馬來西亞中央銀行於2023年2月10日公布2022年第4季GDP年增率7.0%,隨著國內需求上升、勞動市場穩定復甦及旅遊人潮回流等正面因素,經濟連續5季呈現年增長。其中,五大產業以營建業成長最多,年增10.1%,其他依序分別為服務業年增8.9%、礦業年增6.8%、製造業年增3.9%、農業年增1.1%。面對美國等主要經濟體國家升息,馬來西亞於第4季共升息0.25%,藉由小幅貨幣緊縮政策來解緩貨幣貶值現象,利於進出口的利差平衡。
越南近年成為外國工業的東南亞基地,全球供應鏈重組提供越南長期的成長優勢。越南統計總局於2022年12月29日公布第4季GDP年增5.92%,工業暨營造業年增4.22%、服務業年增8.12%,受惠於強勁的出口和國內消費的零售業帶動,2022全年出口額年增10.6%,高達3,718.5億美元,服務業零售額年增19.8%,促使製造業與服務業皆有嘗到經濟甜頭。
印度經濟受惠於穩健的製造業結構,2022年第4季GDP年成長4.4%
印度做為全球最大新興經濟體,除了鑽研ICT產業外,同時也快速提升勞動力素質及產業轉型,以此改善印度在全球的競爭力地位,EIU預測2023全年GDP有望增長5.4%。IHS Markit於2023年3月1日公布印度2月PMI為55.3,較上月下降0.1,儘管國外需求趨緩,但基於印度製造業整體訂單與庫存結構穩健,已連續20個月位於榮枯線上。
印度中央統計局(CSO)於2023年2月28日公布第4季(2022-2023財年第3季度;2022年10~12月)GDP年增率為4.4%,印度雖受惠於產品需求而有正向經濟成長,但由於產業結構難題,在金融、房地產、通訊服務等服務業的高占比下,製造業短時間難以成為帶動經濟成長的火車頭。觀察各產業年增率表現,依序為通訊服務業(9.7%)、營建業(8.4%)、電力/瓦斯/水供應業(8.2%)、金融和房地產業(5.8%)、農林漁業(3.7%)、採礦業(3.7%)、公共服務業(2.0%)、製造業(-1.1%)。
拉丁美洲因通膨恐有巨大財政壓力,2023年的經濟前景悲觀
俄烏戰爭將持續在2023年加劇拉丁美洲的通膨壓力,削弱家庭消費力及增加企業成本,打擊經濟復甦步伐。拉美國家的央行面對極高的通膨壓力,儘管自2021年率先實施貨幣緊縮政策,但通膨勢態依舊難有改善跡象。隨著債務高築,拉美國家整頓財政勢在必行,包括阿根廷、厄瓜多、薩爾瓦多和哥斯大黎加等國家,恐面臨債務違約難題。拉美國家多為大宗商品出口國,在俄烏戰爭環境下受到全球貿易衝擊,2023年經濟前景偏向悲觀,主因包括個人消費惡化、投資環境受阻、財政無法支持市場,造成薪資水平落後於通膨。
政治方面,複雜的政府治理成為拉美地區的經濟風險之一,眾多拉美國家如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宏都拉斯和秘魯,皆選出以勞工為優先的左翼總統,反映出選民對國家在經濟及服務上的顯著需求,期盼拉美地區出現重大財政改革。儘管有意改善財政環境,但政策制定的步伐緩慢,若無法與時俱進,恐將再次造成民眾的不滿情緒上升,醞釀新一波大規模抗議活動。
整體而言,拉美地區2023全年經濟烏雲籠罩,負面因素如高通膨、消費力下滑、政治動盪、氣候變遷,經濟停滯恐延續2023全年。根據EIU預估2023年拉美地區GDP為1.2%,其中阿根廷為負0.3%、巴西為1.0%、墨西哥為0.8%;通膨方面,阿根廷為91.8%、巴西為4.9%、墨西哥為6.1%。勞動市場在經濟前景不明下,失業率難以解緩,薪資表現落後通膨,拉丁美洲的經濟前景恐長期陷於低迷。
全球對大宗商品的需求趨緩,中東和非洲經濟恐難有改善空間
高通膨、糧食短缺、高失業率、經濟邊緣化等因素持續影響中東及非洲,俄烏戰爭帶來的區域動盪促使2023年的經濟前景難有改善跡象。長期依賴進口俄烏糧食的國家受高生活成本與高失業率所苦,相關國家如黎巴嫩、突尼西亞、埃及、約旦等脆弱經濟體將進一步出現社會動盪,經濟管理不善將拖累區域經濟。
俄烏戰爭使許多西歐國家開始分散能源供給,進一步讓其他能源出口國取得強勁的收入增長,如阿爾及利亞、埃及、以色列和卡達。該地區的政治情勢同樣受俄烏戰爭影響,與俄羅斯友好的伊朗面對國外的經濟制裁及國內的動亂鎮壓,促使周邊各國對伊朗保持警戒,美國則持續與部分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合作,避免區域和平的平衡受到破壞。
EIU預估,中東和北非國家2023年GDP為3.0%、通膨率為14.2%。2023年伊朗GDP預測為1.9%、通膨率則為30.0%,OPEC+成員國因油價於高位盤旋而受惠,大宗產品進口國的經濟前景則受通膨壓力而面臨經濟增長困難的壓力。
能源方面,石油自俄烏戰爭爆發後保持高價,最高時達到每桶129.30美元,油價在第4季因歐洲暖冬導致需求降溫,回落至70~100美元之間。根據沙烏地統計總局於2023年1月31日公布,2022年第4季GDP季增1.5%、年增5.4%,石油產業年增6.1%、非石油產業年增6.2%,顯示沙烏地阿拉伯除了全年受惠於石油的高利潤外,其他相關服務業與零售業也於下半年相繼回溫,使2022全年平均GDP大增8.7%。天然氣方面,歐洲國家自俄烏戰爭開打後積極調整天然氣的供給來源,轉從卡達等波斯灣國家、美國及澳洲等國家進口,分散天然氣供給端以減少民生生活受國際政治影響。
非洲方面,多國央行執行貨幣緊縮政策,利率預計於2023年見頂,財政債務將成為中期經濟前景的挑戰。2022年多國貨幣兌美元出現貶值10~30%,如衣索比亞、蘇丹、剛果、奈及利亞、辛巴威、利比亞等國,隨著美國利率持續處於升息階段,該區域貨幣2023年恐持續貶值。EIU預期,南非2023全年GDP為1.3%、通膨率為5.1%,經濟表現明顯落後於通膨態勢;奈及利亞2023全年GDP為2.7%、通膨率為17.9%,通膨率及失業率遠大於經濟表現,恐導致社會動盪,區域經濟前景難有改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