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根據EIU、IMF、OECD等各機構觀測,隨著地緣政治態勢逐漸清晰,全球供應鏈轉移已成定局。儘管全球透過升息打擊高通膨,但經濟仍呈現緩慢正成長,堅韌的經濟動能有望帶來軟著陸機會。觀察各主要經濟體,美國基準利率截至2023年3月底為5.00%,通膨率逐漸降溫,經濟呈現高度韌性,第1季GDP年成長1.1%;中國大陸在解除疫情管制後,內需消費市場成為主要經濟動能,第1季GDP年成長4.5%;日本貨幣量化寬鬆政策不變,國內消費隨著疫後觀光潮回暖,第1季GDP年成長1.6%;歐元區在逐漸減少能源需求下,服務與消費市場逐漸回溫,第1季GDP年成長1.3%。
根據經濟學人研究機構(EIU)、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等機構觀測,全球近年經歷新冠疫情、俄烏戰爭、升息循環、供應鏈重組、能源轉型等大型事件,全球經濟在悲觀預測中保持堅韌態勢,2023年經濟前景有望緩慢走出低潮並擴大成長幅度。
金融貨幣方面,美國聯準會(Fed)自2022年中旬開始貨幣緊縮政策,至2023年5月已達成預期的目標基準利率5.25%,通膨逐步降溫,在堅韌的經濟數據支持下,美元將在2023年維持強勢格局。歐元部分,歐洲央行(ECB)為了避免貿易利差受損,持續採取貨幣緊縮政策,截至2023年5月的歐元基準利率已調高至3.75%,創下12個月以來新高。人民幣部分,儘管中國大陸取消封控措施,人民幣兌美元依舊處於弱勢格局,在內部經濟基本面復甦不及預期的情況下,短期恐難以走出衰弱趨勢。
貿易服務方面,全球經濟持續面臨地緣政治、升息、需求降緩等多種經濟下行因素,歐盟和美國對消費商品的需求已於2022年出現大幅下滑跡象,儘管中國大陸解除疫情封鎖,但消費動能難以回溫,全球需找尋另一個具有強大消費力的市場來刺激經濟動能。隨著升息歷程,消費動能逐漸走弱,海運費率也降至疫情前水準,進一步舒緩通膨現象。但車用半導體在2023年將持續處於短缺狀態,顯示市場依舊對車用電子有著巨大需求,電動車製造業有望在近年成為帶動經濟成長的關鍵產業。
國際能源方面,2023年油價雖然相較於2022年已出現緩和趨勢,但依舊保持於高價位震盪,每桶價格位於70~85美元之間,隨著OPEC+減少產量,價格在未來需求回升時恐造成另一波漲勢。另一方面,俄烏戰爭牽動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鏈,儘管歐洲嘗試快速轉移供應鏈至其他相對穩定的國家,但預期在完全轉移前,價格會在2023~2027年之間維持高位,未來需求高漲時,歐洲將常態性感受到沉重的價格壓力。
地緣政治方面,西方陣營的美國與北約盟友持續在俄烏戰爭中提供援助給烏克蘭,期望在2023年底結束戰爭;另外,美國與印太區域盟友,包括日本、韓國、菲律賓、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共同圍堵中國大陸的軍事擴張,進一步透過技術限制來壓抑中國大陸的先進半導體技術,透過轉移供應鏈來降低中國大陸對他國的經濟施壓。EIU預期,全球合作關係在核武威脅、台海衝突、假訊息網路資訊戰等影響下已逐漸消失,未來勢必會有常態性區域緊張。
從各主要經濟體來看,美國維持升息循環,經濟仍呈現正向表現,第1季GDP年成長1.1%;中國大陸力推內需消費市場來刺激經濟成長,第1季GDP年成長4.5%;日本經濟受惠於旅遊服務業的消費提振,第1季GDP年成長1.6%;歐元區逐漸脫離能源價格的壓力,消費成為經濟主力,第1季GDP年成長1.3%。
單位:%
IMF 2023.04 (2023.01) |
UN 2023.05 (2023.01) |
S&P Global 2023.05 (2023.04) |
OECD 2023.03 (2022.11) |
EIU 2023.05 (2023.041) |
WB 2023.01 (2022.06) |
|||||||
---|---|---|---|---|---|---|---|---|---|---|---|---|
區域 | 2023 | 2024 | 2023 | 2024 | 2023 | 2024 | 2023 | 2024 | 2023 | 2024 | 2023 | 2024 |
Global | 2.8 | 3.0 | 2.3 | 2.5 | 2.3 | 2.6 | 2.6 | 2.9 | 2.2 | 2.5 | 1.7 | 2.7 |
全球 | (2.9) | (3.1) | (1.9) | (2.7) | (2.3) | (2.7) | (2.2) | (2.7) | (2.1) | (2.4) | (3.0) | (3.0) |
USA | 1.6 | 1.1 | 1.1 | 1.0 | 1.2 | 0.9 | 1.5 | 0.9 | 1.0 | 1.0 | 0.5 | 1.6 |
美國 | (1.4) | (1.0) | (0.4) | (1.7) | (1.4) | (1.5) | (0.5) | (1.0) | (1.0) | (1.0) | (2.4) | (2.0) |
JAPAN | 1.3 | 1.0 | 1.2 | 1.0 | 1.0 | 1.2 | 1.4 | 1.1 | 1.1 | 1.2 | 1.0 | 0.7 |
日本 | (1.8) | (0.9) | (1.5) | (1.3) | (1.0) | (1.2) | (1.8) | (0.9) | (1.0) | (1.2) | (1.3) | (0.6) |
EURO | 0.8 | 1.4 | 0.9 | 1.4 | 0.9 | 1.1 | 0.8 | 1.5 | 0.8 | 1.5 | 0.0 | 1.6 |
歐元區 | (0.7) | (1.6) | (0.1) | (1.6) | (0.8) | (1.1) | (0.5) | (1.4) | (0.7) | (1.5) | (1.9) | (1.9) |
CHINA | 5.2 | 4.5 | 5.3 | 4.5 | 5.5 | 5.3 | 5.3 | 4.9 | 6.1 | 4.9 | 4.3 | 5.0 |
中國大陸 | (5.2) | (4.5) | (4.8) | (4.5) | (5.3) | (5.5) | (4.6) | (4.1) | (5.7) | (4.7) | (5.2) | (5.1) |
WORLD | 2.4 | 3.5 | 2.3 | 3.6 | - | - | - | - | 2.2 | 3.2 | 1.6 | 3.4 |
TRADE | (2.4) | (3.4) | (-0.4) | (2.5) | (-) | (-) | (2.9) | (3.8) | (2.1) | (3.2) | (4.3) | (3.8) |
註: ( ) 內數字為前次預測值。
資料來源:
-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April 11st 2023)
- UN: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2023(May 16th 2023)
- S&P Global(May 1th 2023)
- OECD:OECD Economic Outlook(March 17nd 2023)
- EIU:One-click Report: World(forecast closing date:May 15th 2023)
- WB: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January 2023)
- 台灣經濟研究院 產業發展處 整理
美國經濟逐漸脫離通膨窘境,2023年第1季GDP年成長1.1%
美國經濟動能以消費支出為主,2022年在受到多種外部因素影響,包括俄烏戰爭、供應鏈受阻、中國大陸動態清零等,出現高通膨及家庭儲蓄率大增的現象,但美國經濟成長在低失業率下依舊保持緊俏狀態。EIU預計,美國經濟2023年中旬有機會轉為溫和衰退,主因在高通膨環境下,Fed將基準利率上調至5.25%,嘗試透過高利率來打擊通膨,但升息過程中已導致多將銀行機構出現債務違約或破產現象,包含銀門銀行、矽谷銀行、簽名銀行和第一共和銀行。另一方面,美國國會於5月底達成債務上限協議,美國免於出現債務違約現象,若債務出現破壞性違約,恐導致國會於數月中陷入癱瘓。
美國商業部經濟分析局(BEA)於2023年4月27日公布第1季GDP年增1.1%,在逐漸擺脫疫情下,加上消費需求回溫,經濟呈現緩慢成長現象。第1季個人消費者支出(PCE)年增率為4.2%,民間支出保持堅韌,顯示高物價仍具支撐力,經濟活動提供足夠的貨幣流動性。
美國勞工部於2023年5月10日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年增率為4.9%,自2022年6月持續降溫;4月扣除必要食物和能源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CPI)年增5.5%,能源指數年減5.1%,隨著能源細項目出現大幅下降,包括能源原物料、汽油、燃油,分別年減12.6%、12.2%、20.2%,顯示在能源價格降溫,消費者的支出壓力也逐漸舒緩。
勞動市場方面,根據美國勞工部2023年5月5日發布統計顯示,4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5萬3千人,勞工增長集中於專業及商務服務業、醫療保健業、休閒招待業和社會福利業。失業率較上月小幅下降至3.4%,鑑於就業人數和失業率數據,顯示勞動就業市場依舊熱絡,若失業率未來出現大幅態勢,Fed貨幣策略恐將有大幅調整並執行降息來挹注資金至市場中。
經濟活動方面,美國供應管理研究所(ISM)於2023年5月1日公布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7.1,較上月上升0.8,整體位於榮枯線下;其中,價格指數53.2、就業指數50.2、生產指數48.9、原材料庫存指數46.3、新接訂單指數45.7、供應商配送指數44.6、積壓訂單指數43.1,除了價格位於榮枯線上外,其餘指數皆處於榮枯線下。製造業因原物料和人力成本表現強勁,反向導致經濟與消費動能萎靡不振,供需不平衡恐導致製造業長時間處於成長停滯狀態。
ISM於2023年5月3日公布4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為51.9,較上月上升0.7,整體位於榮枯線上;其中,價格指數59.6、新接訂單指數56.1、商業活動指數52.0、就業指數50.8、供應商配送指數48.6,除了供應商配送指數外皆位於榮枯線上,顯示多數商業消費狀況處於正向強勁情勢,但在供應鏈和物流順暢度上皆有改善空間,非製造業相較於製造業更有正向表現。
消費市場熱絡與量化寬鬆同步刺激日本經濟,2023年第1季GDP年成長1.6%
日本內閣府於2023年5月17日公布2023年第1季GDP速報,季增0.4%、年增1.6%,隨著疫後國境開放帶來的觀光潮與個人消費刺激,儘管央行黑田東彥卸任,貨幣量化寬鬆政策依舊不變,貨幣流動性通暢,透過服務業帶動整體經濟成長。民間最終消費支出季增0.3%、年增2.4%,數據顯示消費市場正處於熱絡態勢。
日本總務省統計局於2023年5月19日公布4月CPI,年增3.5%,扣除必要食物和能源支出後,CCPI年增4.1%,顯示日本透過貨幣寬鬆政策刺激消費,熱絡的消費市場促使物價呈現逐步上漲的通膨現象。另一方面,核心消費的能源與食品價格出現分歧,能源類別下降4.4%,電價類別年減9.3%、煤油類別年減3.0%、汽油類別年減3.3%、生鮮以外的食品價格年增9.0%,月增1.3%,可觀察到能源價格已走向趨緩,但食品價格依舊處於上漲狀態,除了以進口食品為主的輸入型通膨外,日本央行(BOJ)對貨幣寬鬆政策的執行方向不變,進一步提升核心消費外的個人消費支出,避免消費市場出現通貨緊縮現象。
根據S&P Global於2023年5月1日公布日本4月PMI為49.5,較上月上升0.3,位於榮枯線下,全球電子產品需求保持低迷,庫存壓力成為製造業的負面因素;5月8日公布4月NMI為55.4,較上月上升0.4,位於榮枯線上,服務業受惠於疫情退散後的刺激,創造9年以來最大擴張,日本消費市場呈現擴大復甦態勢。
日本做為出口汽車、機械、電子技術的第三大經濟體,人口老化擴大通貨緊縮現象,薪資成長緩慢,減緩個人消費的成長增速。EIU預測,儘管日本經濟2023上半年的經濟成長狀態可能出現部分抑制,但在日本超寬鬆貨幣政策下,透過投資多元工業數位轉型、基礎設施建設、潔淨能源技術開發,有望改善日本經濟並緩步往成長前進。
歐洲經濟受惠於能源價格降溫,2023年第1季GDP年成長1.3%
儘管歐洲在2022年面對多重挑戰,但在2022年底後,歐洲經濟持續改善,歐洲各國呈現鮮明對比的表現。2023年的經濟前景來看,英國表現最為疲弱,反映出脫歐後對貿易及商業活動的影響;德國經濟表現只有差強人意,主要受制於其能源密集產業的競爭力下降;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的經濟則表現出適度但缺乏動力的緩步成長。
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於2023年4月28日發布,經季節性調整後,歐盟(EU27)2023年第1季GDP季增率為0.3%,年增率為1.3%;歐元區(EA20)第1季GDP季增率為0.1%、年增率為1.3%。部分歐盟成員國GDP表現優於平均水準,前3名成員國依序為西班牙年增3.8%、愛爾蘭年增2.6%、葡萄牙年增2.5%。
通膨率方面,歐盟統計局於2023年5月2日公布4月歐元區(EA20)通膨率,年增7.0%。從通膨分類組成來看,主要以食物、酒水、菸草類別漲幅最高,年增13.6%,非能源工業商品類別排為次高,年增6.2%,由於疫情後的消費動能復甦,在供需不平衡的態勢下,各類消費商品的價格大幅提升,成本大增成為歐盟無法揮去的通膨主因,供需失衡問題隨著全球各地的地緣政治走向僵局,供應鏈流暢度難有短期改善的空間。
失業率方面,歐盟統計局在2023年5月3日公布3月歐元區(EA20)失業率為6.5%,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整體歐元區最新失業人數為1,101萬。進一步分析歐盟會員國統計數據,3月歐盟會員國失業率最高前3名依序為西班牙12.8%、希臘10.9%、義大利7.8%,失業率最低者則為捷克2.6%、波蘭及德國同為2.8%。
隨著歐元區的通膨率居高不下,歐洲自2022年中旬開始貨幣緊縮政策,截至2023年5月升息至3.75%,EIU預計基準利率於2023年中旬將提升至4.00%,但不排除依照通膨狀況持續升息。歐元區大動作升息,進一步擴大企業和家庭的借貸成本,導致多個歐洲的金融機構出現債務違約或破產現象,其中以瑞士信貸集團最為嚴重。
OECD觀察,歐洲多數經濟體在2022年面對過對高能源價格及能源短缺的難題,2023年有高機率快速應對相關問題,降低該不確定性對經濟成長的前景影響。歐洲的氣候變遷將在2023年持續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最大外部因素之一,為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歐洲國家積極推廣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相關應對措施將成為歐洲市場的下一波技術轉型趨勢。
中國大陸經濟主攻內需消費市場,2023年第1季GDP年成長4.5%
中國大陸做為一個以消費及服務為經濟動力的全球第2大經濟體,2022年12月北京官方快速解除動態清零政策,並於2023年3月4日舉辦的「兩會」中定調2023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為5.0%。儘管解封初期的消費動能強勁,但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中,中國大陸製造業與房地產的外部需求不足,導致經濟復甦的反彈浪潮難以長期延續。
EIU預估,中國大陸的經濟反彈恐會於2023年下半年出現放緩,2024年開始GDP恐放緩至5.0%以下。中國大陸對資本進出的嚴格監管,將減輕西方企業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力道,未來的投資增長將逐步轉由國營企業主導。
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3年4月19日公布,中國大陸2023年第1季GDP年增4.5%,隨著疫情控制轉往平穩,各項穩定增長、就業、物價的政策逐漸提供緩慢成效。但中國大陸面對國際環境的快速變化,國內的市場需求明顯不足,同時尚未提供青年足夠的職缺,經濟回升的基礎依舊有進步空間。
民生消費方面,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在2023年5月11日公布4月CPI,月減0.1%、年增0.1%。觀察八大類別年增率,依照年增幅排序分別為:其他用品及服務類(3.5%)、教育文化娛樂類(1.9%)、醫療保健類(1.0%)、衣著類(0.9%)、食品菸酒類(0.8%)、生活用品及服務類(0.1%)、居住類(-0.2%)、交通和通信類(-3.3%),通膨明顯相較其他主要經濟體緩和,儘管已解除疫情限制,消費者支出依舊表現緩慢,在國內提供財政來刺激市場並完善勞動就業市場前,內部消費趨勢恐持續處於下行階段。
工業生產方面,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3年5月11日公布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減0.5%、年減3.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月減0.7%、年減3.8%,在市場需求緊縮下,製造業成本持續放緩,供給端趨向萎縮。中國大陸長時間經濟限制,儘管國內疫情全面解封,但國際企業為因應地緣政治已於2022年逐漸移出部分資本並於全球重組供應鏈,中國大陸製造業已轉型為內需市場導向,但在內循環結構不順下,中國大陸製造業距離轉為正成長尚有距離。
中國大陸統計局於2023年4月30日公布4月PMI為49.2,較上月下降2.7百分點,整體位於榮枯線下;其中,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50.3、生產指數50.2、新訂單指數48.8、從業人員指數48.8、原材料庫存指數47.9。4月NMI為56.4,較上月下降1.8百分點,整體位於榮枯線上;其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62.5、新訂單指數56.0、投入品價格指數51.1、銷售價格指數50.3、從業人員指數48.3。
中國大陸的財政赤字面臨人口老化與人口萎縮現象,政府預算支出恐逐年增加,為應對資源不足問題,中國大陸官方透過多元管道開源節流,包括上調國有企業徵稅額、降低人民社會保障額度、上調退休年齡、調整地方政府的借款上限等,以此減輕人口老化帶來的財政和社會負擔。
IMF預測中國大陸2023全年GDP增長有望達到5.2%,反映疫情解封後個人消費強勁復甦的經濟反彈,但在全球供應鏈及貿易關係重組的趨勢環境下,中國大陸恐逐漸流失歐美市場,進一步導致中期的投資與成長放緩,促使中國大陸勢必先以內需為優先,流失部分將轉往開發外部新市場,包括非洲、中東和中亞。在局勢改變下,中國大陸的經濟表現未來將可能成為有別於歐美的獨立亞洲經濟體,改變自身的貿易供應鏈定位。
東協受惠於製造業和服務業的雙重需求,2023年第1季GDP年成長2.7%起跳
東協會員國近年受惠於中美貿易戰而出現供應鏈重組,製造業轉單為東協會員國在全球經濟逆風之時,帶來經濟正向成長,東協各國的經濟於2023年第1季呈現正面成果。東協加三總體經濟研究院(AMRO)於2023年4月6日發布報告指出,2022年的經濟增長表現強勁,隨著中國大陸重新開放,有望為東協會員國的2023年帶來另一個經濟機會。東協會員國預計2023全年平均GDP將能達成4.9%正成長,越南、菲律賓、柬埔寨、印尼的經濟成長率有望超越會員國平均值,分別年增6.8%、6.2%、5.9%、5.0%。
印尼中央統計局於2023年5月5日公布2023年第1季GDP年增率5.03%,強勁的國內消費協助經濟復甦,為2023年第1季刺激強勁的國內消費需求。國內產業增長前3名分別為運輸倉儲業、資訊傳播業、批發零售貿易業,分別年增15.93%、7.19%、4.89%。
泰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局於2023年5月15日公布2023年第1季GDP季增1.9%、年增2.7%,經濟擴張主要來自於農業與服務業類別的快速增長,其中住宿與餐飲服務業、運輸倉儲業、藝術娛樂業最為顯著,分別年增34.3%、12.4%、6.6%。然而,工業類別則因庫存堆積因素而年減3.0%。
馬來西亞中央銀行於2023年5月12日公布2023年第1季GDP年增率5.6%,隨著國內需求上升、勞動市場穩定復甦及薪資上升等正面因素,經濟連續6季呈現年增長。其中,5大產業以營建業成長最多,年增7.4%,其他依序分別為服務業年增7.3%、製造業年增3.2%、礦業年增2.4%、農業年增0.9%。面對美國等主要經濟體國家升息,馬來西亞於2023年5月3日升息一碼至3%,藉由貨幣緊縮政策來舒緩美元升息帶來的貨幣貶值現象,以平衡出口所需的利差。
越南近年成為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東南亞製造基地,優異條件下提供越南長期成長的正向環境。越南統計總局於2023年3月29日公布第1季GDP年增3.32%,工業暨營造業年減0.40%、服務業年增6.79%,雖然製造業因過去的快速成長而處於高基期與景氣下行,製造業需求出現緩和狀態,但受惠於強勁的國內消費與零售服務帶動,2023年第1季出口額年減11.9%,達791.7億美元,服務業零售額年增13.9%,顯示服務業為越南2023年第1季提供了經濟成長的支撐。
製造業成為印度經濟的支撐點,2023年第1季GDP年成長6.1%
印度做為全球最大新興經濟體,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除了強化國內ICT產業的優勢,更是將勞動力灌注至高科技產品相關的製造業當中,快速改善印度的經濟增長速率,EIU預測2023全年GDP有望增長6.1%。S&P Global於2023年5月1日公布印度4月PMI為57.2,較上月上升0.8,全國對於醫療電子設備的需求陸續擴張,印度製造業的整體訂單與庫存呈現正常水位,已連續21個月分位於榮枯線上。
印度中央統計局(CSO)於2023年5月31日公布2023年第1季GDP年增率為6.1%,印度在美元貨幣緊縮態勢下,受惠於供應鏈重組而帶動經濟正成長,儘管產業結構上,印度的金融、房地產、通訊服務等服務業仍屬於整體經濟高占比,但製造業已逐漸成為印度在全球經濟疲乏的支撐重心。觀察各產業年增率表現,依序為營建業(10.4%)、通訊服務業(9.1%)、金融和房地產業(7.1%)、電力/瓦斯/水供應業(6.9%)、農林漁業(5.5%)、製造業(4.5%)、採礦業(4.3%)、公共服務業(3.1%)。
拉丁美洲的財政支出及通膨壓力難以消散,2023年第1季GDP緩步成長
拉丁美洲的經濟與通膨壓力在2023年將持續受俄烏戰爭影響,儘管2022年有機會受惠於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但拉美貨幣的貶值卻拖累民眾消費,促使家庭儲蓄力下降並打擊區域的經濟復甦前景。隨著拉美國家的債務提升,財政支出的壓力也隨之升高,如阿根廷、厄瓜多、薩爾瓦多和哥斯大黎加,若2023下半年兌美元貶值的趨勢減緩,有望減緩債務違約的難題。
政治方面,複雜的經濟情勢導致民眾對民生問題的分歧,導致以勞工導向的左派份子和以資本為優先的右派人士出現極端意見,難以在解決方案上產生共識。若無法在財政上提出快速解方,恐將快速醞釀民眾不滿情緒,導致新一波的大規模抗議活動。
整體而言,拉美地區2023全年經濟充滿不確定性,負面因素如通膨現象、缺乏消費市場、政治不穩、氣候變遷等,2023年的經濟增長恐將相當緩慢。根據EIU預估2023年拉美地區GDP為1.4%,其中阿根廷為-3.6%、巴西為1.5%、墨西哥為1.7%;通膨方面,阿根廷為106.5%、巴西為5.3%、墨西哥為5.9%。儘管2022年的經濟表現黯淡,但在疫後外資逐漸進行進駐下,若政府能提供足夠的對應刺激,透過製造業改變薪資結構,拉丁美洲的經濟前景有望逐漸從底部緩慢向上。
美元強勢格局與能源產業不穩態勢,2023年中東和非洲經濟恐觸頂走弱
全球在地緣政治導致的供應鏈斷裂影響下,高通膨、供需失衡、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因素影響中東及非洲,2023年的區域經濟前景難以有快速改善趨勢。雖然部分國家受惠於俄烏戰爭而取得歐洲的能源出口商機,但戰爭促使糧食供應不順,多國的生活成本難以跟上市場機制帶來的經濟困境,特別如黎巴嫩、突尼西亞、埃及、約旦等脆弱經濟體,經濟風險恐拖累區域經濟的成長及金融結構的穩定。
俄烏戰爭導致歐洲國家逐步將天然氣分散供給於北非國家,如阿爾及利亞、埃及、以色列和卡達,使當地財政收入有嶄新收益。另一方面,與俄羅斯友好的伊朗面對他國的經濟制裁及國內動亂,促使伊朗持續對國際社會釋出具有攻擊警示的訊號,以致美國與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及以色列合作進行軍備及經濟圍堵,嘗試達成恐怖平衡,避免區域和平失衡。
EIU預估,中東和北非國家2023年GDP為2.7%、通膨率為17.9%。2023年伊朗GDP預測為1.9%、通膨率則為46.4%,OPEC+成員國為了將油價盤據於高點,持續嘗試在油價下跌時減產,期盼透過供不應求的態勢來取得大宗商品的高收益,而大宗產品進口國則持續受通膨壓力影響,面臨高成本帶來的經濟增長壓力。
能源方面,石油自高點回落,平均於70~85美元之間徘徊,若未來需求增加,在OPEC+減產的情勢下,油價恐再次出現上漲情勢。根據沙烏地統計總局於2023年5月7日公布,2023年第1季GDP季減1.3%、年增3.9%,石油產業年增1.3%、非石油產業年增5.8%,顯示沙烏地阿拉伯在2022年受惠於石油的高利潤後,能源產業處於高基期狀態,使能源產業面臨衰退可能性,其他相關服務業與零售業則持續因消費復甦而持續呈現正成長。天然氣方面,歐洲國家持續轉移天然氣的供給來源,轉向購買來自卡達等波斯灣國家、美國及澳洲的天然氣,藉此分散2023年冬天能源價格的飆升壓力。
非洲方面,多國央行持續執行貨幣緊縮政策,利率預計於2023年見頂,經濟前景的挑戰將聚焦於財政債務。2022年多國貨幣兌美元出現貶值10~30%,2023年若無相關配套措施,當地國家貨幣恐持續貶值。多國因經濟環境壓力沉重,債務重組、政治局勢不穩、恐怖主義、移民困境、氣候變遷,以上問題皆會接踵而來,進一步壓抑非洲經濟的復甦。EIU預期,南非2023全年GDP為2.8%、通膨率為14.3%,經濟表現明顯落後於通膨態勢;奈及利亞2023全年GDP為3.2%、通膨率為20.5%,通膨率及失業率遠大於經濟表現,在政治局勢動盪下,區域經濟恐陷入數季的泥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