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工商登記家數年增1.84%
在公司行號登記家數方面,截至2024年3月全國公司行號登記現有家數為175萬2,898家,其中設立於臺北市之公司登記現有家數為17萬8,279家,商業登記現有家數為6萬1,954家,總計公司行號現有家數為24萬233家,較去年同期增加4,335家,年增率為1.84%。在現有公司行號家數中,以「批發及零售業」最多(占比23.32%),其次為「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占比14.55%)、「製造業」(占比12.02%)。
臺北市工廠登記現有家數共919家,登記工廠廠地面積為47.0平方公頃,皆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前三大產業分別為「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及「食品製造業」,合計占比約37.54%。按行政區劃分,以內湖區登記工廠數量最多,達396家,其次為南港區228家、士林區116家,三區合計占比約80.52%。
觀察2024年第1季臺北市工商家數異動情形,公司新設家數為2,498家,撤銷家數為1,476家,而商業新設家數為1,045家,歇業家數為1,334家;工廠登記新設家數為8家,歇業家數為9家。整體而言,工商新設與撤銷的數量雖有所波動,但仍顯示穩定成長的趨勢。新設公司家數高於撤銷家數,顯示企業創業活動依然活躍。商業部分則顯示歇業家數略高於新設家數,可能反映市場競爭激烈或經營挑戰增加。此外,工廠登記方面,新設與歇業家數相近,整體變動不大,顯示工業基礎相對穩定。
公司資本額年增4.50%
臺北市整體工商機構體質健全,截至2024年3月,臺北市公司登記資本總額達14兆8,233億元,位居全國之冠,年增4.50%,公司登記家數增加,資本額續呈穩定成長。觀察產業結構分布情形,三級產業(服務業)為10兆8,624億元(占73.28%)、二級產業(工業)為3兆7,068億元(占25.01%)、一級產業(農林漁牧業)為2,541億元(占1.71%)。以產業別區分,資本額最高的前三大產業,分別為「金融及保險業」(53.92%),其次為「製造業」(14.13%)、「電力及燃氣公共事務業」(5.54%),合計約占73.59%。
從產業結構來看,臺北市以三級產業為主、二級產業次之,一級產業占比最小。截至2024年3月的登記家數,三級產業為183,407家(占全市比重76.35%),二級產業為53,835家(占全市比重22.41%),一級產業為2,991家(占全市比重1.25%)。
公司行號銷售額年增11.44%
2024年第1季全國公司行號實際營業家數共計164萬6,759家,銷售額為9兆5,916億元,臺北市實際營業家數共計24萬8,827家,較去年增加4,131家,銷售額為2兆8,43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1.44%,占全國比重約29.64%。
在實際銷售額中,三級產業為2兆3,028億元(占全國比重44.53%)、二級產業為5,380億元(占全國比重12.20%)、一級產業為25億元(占全國比重21.17%)。臺北市的經濟活動以第三級產業為主,其次是第二級產業,第一級產業的影響相對較小,三級產業的銷售額對全國總額的貢獻超過4成,突顯了服務業在臺北市經濟中的關鍵角色及其對經濟的影響力。
臺北市各主要產業的營收與去年相比均有所增長,顯示出整體經濟的穩定增長趨勢。前三大主力產業別為批發及零售業(41.96%)、金融及保險業(15.65%)、製造業(12.53%),合計占比約70.14%。
觀察臺北市各業別銷售額大多呈現正成長,其中批發及零售業銷售額年增6.88%,反映市場需求的穩定性和消費者信心的恢復。AI等新興應用商機推展、產業庫存壓力減緩,拉抬機械器具批發業。零售業增加5.99%,受惠購物及旅遊人潮湧現,多數細項業別呈現正成長,例如百貨、賣場、便利商店的行銷活動刺激買氣,使綜合零售業增加8.06%,汽車零售業因車商擴大促銷力道,新車成交量上升,增加16.06%。
金融及保險業銷售額年增20.93%,銀行業因手續費、投資和其他淨收益增加,券商、期貨投信業受惠台股價量齊揚,加上券商期貨經紀及自營操作績效亮眼。保險業擺脫去年同期虧損陰霾,由於台幣貶值,壽險業整體淨匯兌損失減少,淨投資利益增加,產險業因業務承保利益上升。
製造業銷售額年增6.87%,受AI、高速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強勁推動,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增強,帶動相關科技產業供應鏈訂單。然而,傳統產業因全球復甦力道緩慢,終端需求未明顯回升,表現偏弱。
運輸及倉儲業銷售額年增9.62%,受惠於紅海危機推升運價走揚,水上運輸業增加21.41%。另一方面,全球旅運需求熱絡,航班運能已漸恢復至疫情前水準,挹注客運營收動能。
住宿及餐飲業銷售額年增14.53%,因大型會展的舉辦、國際商旅持續回流而受益,國際旅客的入住觀光旅館比例明顯回升,加上許多餐飲集團的展店及優惠活動亦挹注營運成長動能。
用電量減少1.57%
2024年第1季臺北市總用電量33.91億度,其中,電力用電量為17.73億度(占比44.42%),電燈用電量為16.18億度(占比40.54%),與去年同期相較,總用電量減少1.57%,反映出節能措施的有效實施,致整體能源需求的穩定下降。觀察用電類型,電力及電燈用電量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0.06%、減少3.29%,顯示工業及商業活動相對穩定,以及住宅用電管理的加強或節能意識的提高。
僑外投資金額年減61.28%
根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2024年第1季全國核准僑外投資件數為511件,投(增)資金額約12.3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較,件數減少4.84%,金額減少53.43%。
核准於臺北市之僑外投資件數為363件,投資金額約7.98億美元,占全國投資金額的比重65.26%,為全國第1。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去年同期的投資件數增加,但金額較去年同期減少61.28%,主因為德商YUNLIN HOLDING GMBH去年以9.74美元增資允能風力發電公司,導致比較基期較高。
觀察投資案源,英商CHAILEASE INTERNATIONAL COMPANY (UK)LIMITED以新臺幣101億3,500萬元(其中新臺幣50億元為盈餘轉增資)增資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主力從事經營租賃業,以提供中小企業多元性財務金融商品為核心業務,包括租賃、分期付款、國內應收帳款受讓及直接融資等。其他被投資事業包括臺灣生物醫藥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新能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羿科有限公司、亞太萊亞諾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等,投資橫跨生醫、再生能源、機械製造等多元產業。而前五大投資來源地包括英國、英屬維京群島、英屬開曼群島、日本、美國等。
由於外商來台投資的月分每年有所不同,再加上受到地緣政治干擾、美中貿易紛爭的持續影響,外商仍在持續調整其投資布局。儘管如此,臺北市的投資件數仍呈現穩定增加的趨勢,顯示出其投資環境對外資仍具吸引力。
2024年第1季全國外商公司新設家數共77家,設立於臺北市外商公司新設家數為46家,較去年同期增加2.22%。其中,新設立於臺北市的外商公司名單包括新加坡商蝦皮數位電商服務有限公司、香港商醫思欣泰有限公司、丹麥商艾斯喜有限公司、日商兵庫生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等,顯示出臺北市具有多元化的國際商業環境。進一步觀察外國公司登記現有家數,全國家數為5,654家,其中設立於臺北市的共有3,721家,占全國比重65.70%,仍位居全國第一。整體而言,臺北市在吸引外資方面表現優異,並且具備穩定成長的潛力,多元化的國際商業環境,以及大量外商公司進駐,進一步強化臺北市做為投資熱點的地位。
顯示出臺北市對外資企業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仍是外商投資的首選地點。
整體稅收年增26.76%
2024年第1季臺北市地方稅收實徵淨額為80.9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6.76%。整體稅收的顯著增長主要由土地增值稅、契稅和印花稅的增加所帶動。受惠於第1季房地產市場交易活絡,買賣移轉棟數年增34.9%,帶動土地增值稅成長41.30%,契稅成長46.85%。其中,土地增值稅增長的原因主要是房市交易市場活躍,導致土地價格上升,進而增加稅基。此外,契稅的增長也反映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買賣交易量增加是契稅成長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地價稅和使用牌照稅是唯二呈現負增長的稅項,分別減少了7.72%、8.37%。地價稅的減少可能是因為土地價格調整或先前年度稅款已如期繳納,使得本年度繳交的欠稅減少。而使用牌照稅的減少,部分原因是因電動車免稅政策持續,使得應稅車輛數量減少。
臺北市新創科技服務業占比最高
截至2024年3月,臺北市新創公司行號(設立登記未滿8年之事業)共93,426家。在業別分布方面,以「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占比最高(20.42%),其次為「批發及零售業」(18.21%)及「金融及保險業」(13.32%),前三大類業別合計比重超過5成,反映了臺北市做為臺灣科技與創新中心的重要地位,許多新創公司集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此業別,提供諮詢、技術服務及研究開發等專業服務。另一方面,臺北市商業活動非常熱絡,從事產品銷售和流通相關的業務亦較多。臺北市擁有發達的金融體系,相關金融及保險業發展迅速,吸引了大量新創金融科技公司及保險業務相關的新創公司進駐。整體而言,顯示臺北市的新創企業主要集中於專業服務、零售、金融及資訊科技等領域,反映出本市做為商業與科技中心的特點。
臺北新創國籍分布穩定
截至2024年3月,臺北市新創公司行號(設立登記未滿8年之事業)負責人之國籍別為本國人88,800家,外國人4,609家,占比分別為95.07%、4.93%。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本國人與外國人的比例變動不大,意味著臺北市的創業市場對本地與外籍創業者都保持了相對穩定和開放的態度。
然而,外籍創業家呈現減少趨勢,占比仍有提升空間,反映出臺北市在吸引國際創業人才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未來需採取更具體的措施,例如強化國際人才招募、簡化創業流程,提供更完善的支持服務等。
臺北市創業主力為中壯年 青年創業漸成趨勢
2024年第1季臺北市新創公司行號(設立登記未滿8年之事業)之現存家數,在負責人的年齡分布上以35~44歲最多,達28,251家,其次為45~54歲,有22,069家,兩者合計占比近6成,顯示中壯年族群為臺北市創業的主力,而中壯年創業者通常具備較豐富的職場經驗和專業知識,有助於企業的穩定發展。
另一方面,25~34歲的青年創業者家數為15,650家,占比約17.98%,顯示青年創業漸成趨勢。此一族群通常充滿創新活力,並能夠迅速適應市場變化。
在其他年齡層方面,18~24歲的創業者數量較少,僅有1,168家,而65歲以上的創業者有7,190家,顯示出這兩個年齡層對創業的參與度相對較低。此外,55~64歲的創業者家數為12,685家,顯示該年齡層也有一定的創業熱情。
整體而言,臺北市的創業主力集中在35~54歲的中壯年族群,但青年創業者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為未來創業生態注入新的活力。
物價全面上漲,醫藥保健類漲幅最高
2024年第1季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平均較去年同期上漲2.34%,臺北市CPI亦上漲2.12%,略低於全國平均(2.34%),但仍突破通膨警戒線2%。觀察各類別CPI漲幅,以醫藥保健類上漲最高(4.62%),其次為食物類(3.41%)、教養娛樂類(2.09%)、雜項類(2.00%)、衣著類(1.32%)、居住類(1.13%)、交通及通訊類(1.05%),七大類別皆呈現全面上漲。
醫藥保健類的上漲主要是因為部分醫療院所調升掛號費、健保處方藥品自付費。此外,休閒娛樂消費需求增加,推升娛樂服務費用價格。同時,外食費、水果和肉類價格居高,房租漲勢延續等,這些因素共同推升了CPI。然而,蛋類價格因市場供應量較去年平穩,蔬菜價格亦有所下跌,抵銷部分CPI的漲幅。
房市交易量年增27.99%
建築物建造執照之統計為反映國內建築物新建、增建、改建及修建趨勢的指標,其變動情況得以反映營建業未來景氣發展趨勢。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2024年第1季全國核發建築物建造執照件數共4,377件,總樓地板面積為7,933千平方公尺,核發建築物使用執照件數共4,772件,總樓地板面積為7,860千平方公尺。
臺北市核發建造執照件數共60件、總樓地板面積為763千平方公尺,核發使用執照件數共46件、總樓地板面積為550千平方公尺。與去年同期相較,建照執照的件數和總樓地板面積均有所下降,而使用執照則呈現增加趨勢。觀察變動情形,受到3月央行升息,土建融管制,先前餘屋待去化等因素影響,限制了建商的資金流動,使得建商推案腳步明顯趨緩。另一方面,使用執照的增加,則反映房市熱潮的延續,由於先前建案陸續完工,帶動了交屋潮,進而使得使用執照的面積有所增加。
2024年第1季臺北市不動產交易件數共6,959件,其中土地買賣登記筆數為10,889件,建物買賣登記棟數為7,307件,與去年同期相較,分別增加27.99%、37.19%、28.71%。觀察買賣移轉棟數變化,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走勢,房市持續回溫,六都第1季買賣移轉數量合計約6.32萬棟,年增28.3%,創下近期新高,六都皆有雙位數的成長率。
觀察各行政區表現,大多呈現正成長趨勢。中山區以其優越的生活機能,穩居交易熱區之冠,交易量最高,成為購房者的首選。北投區受惠於新屋交屋的推動,成長率達69.84%,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萬華區的成長率達60.91%,主要受益於新建案的完工和區域再生計畫交易量顯著上升。內湖區因科技園區的加持,成為科技產業從業人員購屋置產的熱門區域,交易量及成長率均表現良好。大安區位處臺北市精華地段,生活機能完善,一直是購房者的熱門選擇,交易量和成長率穩定。文山區因許多都市更新案正在興建,加上價格相對親民,居住環境單純,吸引了大量購房者,交易活躍。
整體來看,由於臺灣經濟成長持續看好,推升民眾購屋信心,搭配新青安優惠貸款續行,吸引首購族進場,儘管央行宣布升息半碼,但對於購屋負擔增加幅度不明顯,影響房市有限,使得房市交易暢旺。
觀光市場持續回溫,住用率68.92%
依據交通部觀光署資料,2024年第1季國際旅客入境人次已超過195萬,呈現逐月成長的趨勢,尤其是東南亞旅客的復甦強勁,規模已回到疫情前的水準。
臺北市觀光旅館(含國際、一般)計37家,客房住用數共計604,666間,住用率為68.92%,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107,077間、上升9.10個百分點。從2023年第1季到2024年第1季,臺北市觀光旅館的住用率和客房住用數整體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在2023年第4季,住用率達到76.33%的高點,顯示出假期和特殊活動對旅館住用率的正面影響。2024年第1季的數據則顯示出雖然有季節性回落,但整體旅遊需求仍然較2023年有所成長,顯示觀光市場持續回暖。
觀察臺北市觀光旅館的住客來源,雖然仍受疫情影響,但市場結構仍以本地旅客占比最高(29.32%),其次為不含日本及中國大陸的亞洲旅客(26.37%),顯示東南亞國家對臺北市的旅遊需求較為強勁。日本旅客占比為20.19%,意味臺北市對日本旅客仍具一定吸引力。整體來看,外籍旅客占總旅客的比重接近7成,主要來自亞洲其他地區和日本,這兩大市場占據了半數以上的比重。
北美和歐洲市場亦顯示出一定的潛力。臺北市觀光局近期參加了國際獎勵旅遊與會議展(IMEX)以及2024年柏林國際旅展(ITB Berlin),加強對這些地區的推廣和行銷,提升臺北市在國際觀光市場的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