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面對後疫情產業轉型的契機,臺北市政府持續在創新創業上精進各項施政作為,目前整體青創新設家數占比近6成,已營運23個創業基地,充沛的創業空間培育許多知名的新創企業,尤其在AI/大數據與分析、先進製造和機器人領域,此外,在國際相關創業評比報告中,被點名為新興創業生態系的亮眼之星,創新能力穩定攀升,整體創業表現備受國際肯定。
發布日期: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新創生態系,而被譽為「亞洲矽谷」的班加羅爾,為全印擁有最多獨角獸的城市,亦為全印IT重鎮與高科技研發中心,憑藉充沛人才庫、州政府創業政策推波助瀾,活絡整體創業環境具有極佳的加乘效益,因而成為全球備受關注的新創樞紐。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積極投入創新創業發展,除推動創業諮詢與輔導、人才培育、資金挹注及育成空間等,亦戮力整合各界資源,協助接軌國際。接續歷年佳績,辦理「2020臺北國際創業週」,希望建置友善創新創業活動,促成臺北市與國際新創圈的合作默契。於2020年11月27日正式開幕的全台最大創新育成基地──「t.Hub」BOT開發案,為本季臺北產創界重大亮點,結合已成熟的內科產業聚落,串接為相互支持創業生態網絡,於競爭激烈的創業市場帶動產業綜效,壯大臺北市企業動能。
發布日期:
瑞典是歐洲的新創大國,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是瑞典首都及最大城市,兼具古典優雅、自然美景,城市散落於一個半島和14個島嶼上,由70餘座橋梁連結,有「北方威尼斯」美譽,自中世紀開始對北歐的歷史、政治及經濟有重要影響力。憑藉無窮的創新力和深厚的ICT環境,孵育多家獨角獸,人均科技公司的產值高居全球第2,因而成為舉世聞名的獨角獸工廠。
發布日期:
為瞭解臺灣整體創業環境的發展概況,本文透過研析多份國內外創業調查報告,進行臺灣整體創業環境與個體創業活動之現況分析。評估臺灣創業家的感知精神與能力略微低落,但勇於接受失敗風險,展現出旺盛的企圖心;在創業活動上,其TEA(8.4%)高於EBO(12.8%),NECI得分5.73、排名第7,在12個面向的表現評價皆高於GEM平均;而GEI綜合分數為62.1,全球排名第18、亞太區位居第3,顯示整體創業動能力道強勁,社會氛圍對創業精神呈現積極正面的態度。
發布日期:
根據美國調查機構 Startup Genome於2019年4月發表「全球新創生態系報告」(GSER),針對次領域所納入評比的135個新創生態系,臺北市在AI領域名列16個城市領先群中,在AMR領域名列12個城市領先群,在新創生態系的成長階段屬於萌芽期,在該類型的城市中於當地連結性、早期階段獲得平均投資額的細項評比分別位居第1、第5。
發布日期:
美國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和英國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發布「全球創業觀察:2018/19年全球報告」(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2018/19 Global Report),針對各國創業者之早期創業階段概況進行比較分析,其調查研究結果可做為全球制定國家創業政策的參考。臺灣在早期階段創業活動(TEA)為9.5%,為自2011年納入評比以來最佳表現,且連續2年呈現成長。此外,在國家創業環境指數(NECI)取得第4名的佳績,表現相當優異。
發布日期:
面對生技醫藥產業的變革浪潮來襲,生技醫藥產業之未來樣貌將朝向由藥物轉變為療法、全面數位化、醫療生態系轉變、獲利模式翻轉、病人參與度增高等趨勢發展。臺灣生技醫藥產業須找到自身的差異化競爭力,透過洞察醫療及產業新運作結構,找到獲利的關鍵目標客戶,同時從國際企業新商業模式的價值鏈或供應鏈之策略聯盟找到切入點,才能於國際市場中找到新立足點。
發布日期:
醫學影像分析產業的子領域市場繁多,產值與投資併購亦逐年增加,臺灣醫材產業若能結合既有ICT領域的技術能量應用於臨床場域,並有效汲取積累的知識轉成智慧資本進行商品化及產業化,強化臨床資源整合,降低產業進入壁壘,可促使醫學影像易於取得、充沛存儲與運算資源並能兼顧醫學倫理與資訊安全,將可於國際產業生態系中提升競爭力。
發布日期:
生技產業正處於快速成長、高度競爭的階段,新創團隊除了需具備技術研發與國際行銷能力外,亦須慎重選題、掌握臨床資源及數據,長期具國際投資人或大廠可能投資或收購的賣點,瞄準未來關鍵技術領域,結合自身優勢,才能助益開拓國際合作交流的機會。
發布日期:
全球創業生態系報告(GSER),臺北市生態系GDP總產值估計為3,270億美元,平均估值僅為5.8億美元,新創公司數量約150~350家,每家新創公司平均可獲得資金為25.5萬美元,有28%為外國客戶,創業家的國際連結度為7.5,略高於全球平均值。報告指出,臺北市的優勢產業可聚焦於人工智慧/大數據與分析、先進製造與機器人、生物科技此三大優勢領域。
發布日期:
AI的本質即在於透過分析大量的資料,而作出符合邏輯的理性判斷,為進行更全面的資料分析,AI對於個人資料的進一步蒐集與利用,即可能造成個資侵犯的風險。未來AI勢必將從被動的資料處理者,逐漸成為資料控制者,因此賦予AI個資保護的義務就應當提高,未來AI的創新必須以保障個人隱私為出發點,而不是以個人資料與隱私的犧牲作為其不斷進步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