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即便是致力於設計創新長壽生活的我們,也都會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陷入對年齡的偏見中。」史丹福長壽中心(Stanford Center on Longevity)行動部門主任Ken Smith曾於文章中分享他對於跨代共創設計的重要觀察。
一般我們理解的跨代共創設計,「正常」的設計過程會是:年輕的或尚在工作職場上的設計師們觀察高齡者或孩童的習慣、行為脈絡,並將他們觀察與研究的結果轉化爲令人滿意的產品。這個過程被視為極自然不過、順應設計對象需求的方法,透過設計,產生符合「另一個」跟自己完全不同的族群(或世代),在日常生活中各式需求的產品與服務。
但其實「跨代共創設計」這個詞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定義。比起原本將高齡者或孩童視為局外人,僅作為觀察需求的對象,更應該嘗試去看見不同年齡的族群所擁有的獨特知識,以及他們可以如何為產品與服務共同盡一份力。
為什麼跨代共創設計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一個相當正向且重要的意義就在於突破年齡歧視(Ageism)。除了用來指出不好的行為和社會現存的偏見(這當然還是非常重要的目標),透過不同世代的共同設計和創造,可以嘗試打造一個無齡的世界,讓每個人「持續貢獻、持續保有人生意義」變成社會中的常態。
銀享全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銀享全球)於2015年開始與史丹福大學長壽中心合作,將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引進亞洲,打造「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期望透過此競賽的引導,讓更多青年世代開始看見高齡社會的未來,用自身擅長的專業、科技應用能力,共同為高齡社會的創新產品、服務而努力。
2018年,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與全球大賽同步,將題目設定為:「貢獻不分年紀,混齡合作正夯:設計·跨代·影響力」(Contributing at Every Age: Designing for Intergenerational Impact),並首度加入新的組隊規則,也就是每個團隊必須至少包含「1位跨世代組員」。
此新規則大大增加了組隊比賽的難度,如何尋找跨代夥伴?如何進行跨代溝通?這些都是挑戰。但我們相信:年齡將不再是你我定義自己與別人的方式!無論你20、30還是90、100歲,你都能在大學攻讀學位並習得專業; 無論你是嬰兒潮世代(指1946–1964出生者),還是千禧世代(指1981–2000出生者),都有機會透過網路科技開啟人生不同篇章。一旦摒除年齡的限制,就有許多跨世代的創新模式等著我們去創造,跨世代的合作也能打造比起單一世代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跟我們一起設計,而不是為我們設計。」(Design with us, not for us.)在全球最棒的設計公司IDEO工作、擔任美國最大銀髮創新平台Aging2.0顧問、現年67歲的葛芮琴‧艾迪(Gretchen Addi)女士,自己就是身體力行這句話的最佳代言人。
建築和室內設計專業背景出身,葛芮琴的人生一路順遂,50歲時,她已經是知名設計公司的合夥人,收入頗豐、工作內容得心應手,客戶同事老闆都很信任她,這樣的環境不就等著做到退休就好了?但葛芮琴不這麼想:她做了一個職涯上的重大轉變 — 放棄了優渥的收入和得心應手的工作,她跑到矽谷新創設計公司IDEO重新做起。
「這其中有很多是我不懂的事,因此我每天都在學習新知、接受新挑戰。」雖然葛芮琴面對的是全新的環境,但不畏艱難的她,在這16年來持續投入與努力,也逐漸找到了自己在IDEO的定位。近幾年,她帶領高齡設計部門,最知名的案例就是雇用高齡92歲的芭芭拉(Barbara Beskind)來當設計師。媒體對芭芭拉的高度興趣,不但讓高齡設計受到重視,也讓IDEO的年輕設計師們因為和芭芭拉並肩工作,對銀髮設計有了更直觀和深刻的理解;葛芮琴也發掘了另一位83歲的退休醫師June Fisher和青年設計團隊合作。
透過這幾位「高齡設計師」,IDEO落實了高齡設計要「與長者共同設計」、而非「為他們設計」的信念;「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大家看到銀髮人士的貢獻;Barbara、June絕非少數,我們的社會需要擺脫對銀髮人士是弱勢的傳統印象。」葛芮琴強調。
葛芮琴所發掘的高齡設計師June Fisher女士,退休前是一個醫生,多年來一直擔任全球銀髮創新創業重要組織與平台Aging2.0的業師和顧問,近年更成了他們的首席高齡長(Chief Elder Officer,也稱CEO),在Aging2.0的年會Optimize中,她扮演關鍵角色,和團隊共同討論各項議題和論壇整體的設計、邀請對象等。
同時,她也在美國舊金山灣區多所知名大學,如柏克萊加大、史丹福、舊金山設計學院等校開課,講授高齡設計的相關課程,陪年輕設計師更精準地理解年長者的需求。她甚至拿自己當白老鼠,以個人最切身的需求來當同學設計的課題,她合作共創的團隊還因此拿到2016年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全球大賽行動組第1名(產品名稱:City Cart),以及2018年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全球大賽第3名(產品名稱:Grown’ Gather)。
「雖然即將度過85歲生日,但我總覺得自己還只有18歲,對什麼都很好奇、很有興趣;我自己住,很多事都自己來,也許我的問題是我應該學習如何多多請求別人的協助。」June在銀享全球的參訪團去矽谷拜訪她時,笑著跟我們說。
回想一下,關於世代這個詞。在臺灣,過去在媒體上所看到往往是「世代對立」、「世代衝突」的報導,無論是在政治、經濟、就業等議題,都不停地因為世代差異與隔閡,而產生對彼此的不認同、不理解,甚至引發社會的負向情緒。
2018年的現在,高齡化和少子化的議題,讓大家開始漸漸意識到「世代共好」的重要性。每個世代的生長背景、經歷的歷史脈絡均不同,因此如何從彼此的不同看見互補的可能,從彼此的差異找到溝通的基礎,便是在這個時代裡,每一個人都會面臨到的挑戰。
有挑戰,就有機會。我們觀察到,要讓世代之間互相了解、認同,若僅僅是跨代的對談並不足以達成。談論問題每個人都會,但是能夠開始動手解決問題,找出新解方,才是促進社會改變的原動力。所以,跨代不能只是對談,更要有機會針對彼此都關心的議題進行「合作」,才能在過程當中磨合、衝突、碰撞,最後找到方法一起前進。
唯有真正開始合作、共創,才有機會讓不同世代間認識、了解彼此。因此,銀享全球因應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2018年的命題,於7月首創跨代共創工作坊,出乎意外地在50+熟年世代和青年世代引起熱烈迴響。這不僅僅意味著跨代議題漸漸受到重視,更代表著「無齡社會」的雛形,也就是說,每個不同世代、不同年齡的人,都應該要有他們的舞台,能夠「持續貢獻、持續保有人生意義」。而這個工作坊,讓50+熟年世代和青年世代共同看見了這個可能的舞台。
「當我看見我們組的熟齡夥伴列出在各個領域的“大咖”,都是他的朋友、前同事,震驚到下巴都快掉下來了,這樣的人脈資源是我現在這個年齡完全無法想像的!」剛踏入職場的青年夥伴在跨代共創工作坊分享時非常訝異地發現。
因為不同世代間的經歷與環境不同,每個人的觀念、技能也不同。你擅長的設計思考工具與科技的掌握,但我卻擁有在眾多領域的人脈資源,以及豐富的人生經驗,當我們一拍即合,找到共同想達成的願景,那距離我們實現目標,絕對能夠前進一大步。
此次跨代共創工作坊採用了設計思考方法中的其中一種:「重新定義」,帶領跨世代團隊透過「重新定義運動」及「重新定義居住」來討論。
舉居住的例子來說,50+熟年夥伴對於買房並打造家庭的居住空間有一定的經驗與認知,而青年世代對於共享租屋、共享空間的新型態居住模式更有想法。
認知與價值觀出現歧異是必然的,重點在於如何化解這個差異所帶來的衝突與不理解。「所以你的意思是….?」、「我覺得…..說不定可以….會更好!」、「我喜歡….這一點」、「那也許….會更好?」這類型的對話方式便在這個過程中幫上大忙。
最後這個小組便發展出了很有趣的分地共居模式,透過科技打造線上媒合平台,無論你是50+熟年族還是年輕人,都能找到這個社群中可以短租或長住、重視交流與互動的空房。
「我原本以為現在的年輕人,都如報導上所說的很厭世。但今天來到這邊發現,這裡的每個年輕人一點都不厭世,他們有著夢想、有創意,更有實踐能力!」一位50+熟年代表驚訝的說。同時另一位青年也表示:「50+的熟年世代跟我想的完全不同,他們不只是很尊重我們的想法,甚至在議題發想討論時比我還更有創意!」
從此次的工作坊中可以看見,世代溝通時重要的課題之一,就是同理。當我們不在第一時間否定對方、不要用自己的經驗限制更多創新發展的潛能,並且用正向、讚美的角度與對方互動,世代的共創與合作就有可能產生新的火花!
實踐跨代合作最好的方法,就是開始「做」。銀享全球從2014年至今,除了辦理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導引更多國際高齡創新新知外,也積極的觀察、研究臺灣在地的創新方案發展,並打造跨域交流平台,讓更多在地創新團隊能被看見。
我們的合作夥伴,用設計方法解決社會問題的「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在2018年推出「高年級設計師」方案,招募熟齡族擔任設計師,與專業的服裝設計師、相關科系年輕人,一起進行服裝設計工作坊,合作打造多情境的熟齡服裝新風格。這不僅僅只是跨世代間的結合,更是服務設計產業與社會設計專業間的第1次碰撞。
「我覺得我今天年輕了30歲!」在第1次的工作坊結束後,一位高年級設計師雀躍的說。不受限的討論氛圍、彼此尊重的溝通環境讓跨世代的對話發生的很自然,也讓橫跨40歲的團隊夥伴成為朋友。
從前看到的跨世代溝通,熟齡族的角色往往是「給予」,年輕人不是接受就是反抗,往往沒有下一步對話的可能。而這次在跨代共創工作坊過程中,熟齡族不僅僅只是給予,他們更有機會參與設計的過程,學習設計思考方法、討論顧客旅程地圖,更重要的是,與年輕人展開真誠的夥伴關係。
「我覺得我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不只是生活經驗的分享而已,我也能用自己在工作上所訓練出的溝通技巧,協調團隊中不同的意見。」其中一位高年級設設計師提到。不僅僅是他,許多高年級夥伴也有此想法且認同自己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從高年級夥伴的分享中,我除了有很棒的收穫,也不斷的推翻自己過往對於年長者的刻板印象。」參與整個設計過程的年輕設計師也有很正向的回饋。
從給予到共創,角色的轉換需要好的催化劑。從這次「高年級設計師」的創新方案可以再次證實,這個催化劑,就是跨世代間共同的願景與開放的互動態度
2018年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於9月21日由五位初選評審從來自臺灣、香港共20間院校、51件作品中選出8組晉級決賽之團隊,評審包含好好園館及有本生活坊創辦人紀金山、台灣人壽公關部協理白冰瑩、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資深研究經理林宛瑩、多扶事業執行長許佐夫。
評審團表示,今年度首次結合跨代的主題和成員,主題涵蓋廣泛,而且比較抽象,看似較難發揮,但可以看到同學的企圖心,有嘗試從青銀共創的角度發揮者,也有不少試圖提出不分年紀的「全齡」解決方案。
紀金山說,家人之間有時候有些話真的很難說出口,利用設計讓彼此心意可以傳達, 尤其是用正向的方式來促進跨代間有溫度的交流,是他個人很喜歡的設計,同時也頗具商業發展的潛力與價值。
白冰瑩說,從台灣人壽的角度,他們非常開心看到今年首次有財務相關的作品入圍,因為在高齡化的社會當中,財務安全與人生規劃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欣見年輕人開始關注這個議題,並嘗試提出解決方案。
李若綺說,在從事高齡服務的過程當中,生命故事的書寫、紀錄和傳承其實是很多長輩的需求,因此開心看到有這樣的平台。她特別提到有兩個沒有入圍八強但他們認為很有發展空間的「遺珠之憾」,基金會有意願和這些團隊持續合作,主辦單位也會進行媒合。
林宛瑩說,以往很多設計都是App,但對長輩來說其實是個門檻。今年明顯可以看到許多作品努力讓長輩有新的生活內容的同時,把門檻降低,將科技的元素放在他們習慣的介面中,讓他們可以擴大生活內容,是很棒的設計轉折。
而多次參與評審的許佐夫說,去年看到許多 APP應用,但內容都比較虛,缺乏高齡使用者的經驗回饋,但今年光是入圍的八隊中,有跟枕頭、馬克杯、樂器、牙刷做結合者,可以看到團隊在設計時將科技元素隱藏在作品中,透過不同介面來深化使用者經驗,明顯落地,也可以看出銀享全球一直以來所倡議的「與長輩共同設計,而非為他們設計」的高齡設計精神,的確有進入到設計體系和同學的心中。
回顧今年11月2日舉辦的2018史丹福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決賽,分別以枕頭等簡單界面、鼓勵跨代透過電子遊戲同樂的「【枕頭戰】我要我們憶起玩」,一款App遊戲來幫助大家學習和了解人生規劃的重要及財務可能風險的「富退人生攻略」,還有透過軟體硬體的整合開發、結合簡化的樂器讓所有人都可以享受音樂帶來樂趣之「Mr. TOUGH 老人頑酷樂團」三隊脫穎而出,奪得優勝。
無論是從葛芮琴女士、June Fisher的例子還是跨代共創工作坊、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的執行,我們都可看見跨世代的合作過程中,除了增進對彼此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自我覺醒,找到自己想要的未來人生樣貌。小至服裝的設計,大至社會環境議題,年齡本就不該是人生旅途中限制。而自我覺醒後,建立跨世代的共同目標將會是相當重要的下一步。
「這個世界從沒有像此時此刻,有多重世代共存,在一百年前一個20歲的青年只能與母親一同生活,但現在的20歲青年有機會和祖母甚至曾祖母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中。高齡化確實帶來挑戰,但也給予我們更多時間與絕佳機會,和不同世代一起建構我們理想的社會。」史丹福長壽中心創辦人Laura L. Carstensen教授說。
面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化社會,多數人都聚焦在高齡長照議題上,然而,檢視臺灣勞動人口結構成長趨勢或現有的照顧服務模式發展,都迫切需要更多新的作法與嘗試。臺北市政府在發展高齡相關政策時,如何摒除年齡歧視,打造一個不同世代彼此換位思考共創的平台,就是創新的關鍵,目前已見青銀共居的案例,但我們仍需要更多嘗試。人力活化,不能僅靠單一世代。當不同世代開始對話、合作,就可能轉出新時代需要的新關係!
我們認為,「跨代共創」不該也早已不是口號,而是一個正在一步步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熟齡族的經驗再加上年輕人的創新,從「我」到「我們」的思維,可以讓更多正向的改變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