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臺灣是海島國家,天然資源相對有限而匱乏,因此需要以高優質的醫療資源做為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然而放眼產業現況,卻不難發現存在許多隱憂。 第一,國際醫療健康產業是世界的大潮流,特別是醫美健檢等自費性的項目,每一個國家都在積極的推動,尤其是東南亞國家,我們再不加緊腳步跟上世界潮流恐有被邊緣化的危機;第二,醫療無國界,濟世救人善盡人道本來就是醫師的天職,臺灣的醫護人員若有能力又能掌握機會,應積極爭取照顧目前七百多萬流動的國際病患;第三,臺灣天然資源短缺,目前國際地位與關係岌岌可危,競爭力已呈現日漸萎縮態勢
臺灣是海島國家,天然資源相對有限而匱乏,因此需要以高優質的醫療資源做為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然而放眼產業現況,卻不難發現存在許多隱憂。
第一,國際醫療健康產業是世界的大潮流,特別是醫美健檢等自費性的項目,每一個國家都在積極的推動,尤其是東南亞國家,我們再不加緊腳步跟上世界潮流恐有被邊緣化的危機;第二,醫療無國界,濟世救人善盡人道本來就是醫師的天職,臺灣的醫護人員若有能力又能掌握機會,應積極爭取照顧目前七百多萬流動的國際病患;第三,臺灣天然資源短缺,目前國際地位與關係岌岌可危,競爭力已呈現日漸萎縮態勢,在這種艱難的困境下,臺灣更應倚賴世界級水準的醫療品質及服務,善用過剩的優質醫療資源,主動走向國際化及自由化;第四,反對人士提出許多理由包含我國病人就醫權益將受損、醫界人才的出走、醫療費用的高升,甚至是醫療階級化、醫療商業化與醫療糾紛等質疑,這些疑慮在推動國際醫療觀光產業的其他國家也同樣會發生,或許產業狀況比臺灣更為嚴峻。然而產業轉型發展必定有所得失,更可能面對相應的風險,但因噎廢食不是正確的態度,應採取適當的因應措施正面迎戰才是可行的道路。
近幾年臺灣人口呈現負成長,隨著醫師人數的增加,服務比例也開始出現變化,10年前一位醫師平均服務700多位民眾,現在只需要服務500多人。然而在媒體的報導下似乎臺灣醫療人員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導致許多專業人員工作過勞超出負荷,事實上大型醫學中心雖然一床難求,但區域醫院的占床率卻只有65%,地區醫院更只占五成左右,醫師人才明顯過剩。眼觀臺灣醫療產業現況,有限的醫療市場早已過度飽和,造成資源過剩、人才閒置,尤其從1995年實施全民健保以來,雖然深獲國內外的好評,但因為沒有落實轉診制度,養成民眾大小病皆往大醫院求診的習慣,造成中小型規模的地區醫院及開業醫師,生存空間受到擠壓而日漸萎縮。許多專業醫護人員開始萌生轉往國外尋求出路的念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中國大陸,原因不難理解,兩岸同源同種擁有共同的語言及生活習慣,再加上中國大陸人口多、醫療市場相當龐大,相較於臺灣醫療資源卻極度匱乏,是臺灣醫護人員尋求發展的最好選擇。不過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到中國大陸從事醫療服務及投資的醫界朋友及企業家,成功案例微乎其微,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大陸人治的環境依舊風險相當高,讓專業人員也為之卻步。因此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把中國大陸、港澳及世界華人吸引到臺灣就醫及順道觀光,不僅能善加運用健保制度下規模不大的地區醫院及開業醫師,更能擴大國際醫療健康產業市場大餅。
根據近期WTO的報告,2014年國際醫療觀光客已達4,000萬人以上,流動的國際病人有700多萬人,年產值達400~800億美元。由於歐美國家的醫療費用非常的昂貴,等待治療的時間也相當久;相反的亞洲國家的醫療品質及服務持續在提升,因此大批的國際病患紛紛湧向亞洲尋求最佳醫療方案,尤其是東南亞國家更因此受惠許多。臺灣應該把握最好的良機,善用過剩而優質的醫療資源及良好的醫療品質,開拓國際醫療市場,提升國際地位。
完整文章,請下載下方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