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2021年3月,擁有250年歷史,在全球藝術市場具領導地位的英國頂級品拍賣行佳士得(Christie's),首次在網上舉辦數位藝術品銷售。拍賣項目係美國數位藝術家Beeple(Mike Winkelmann)的《每一天:頭5000天》(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該作品最終以臺幣19.5億元成交,創下數位藝術品交易新紀錄。這張巨大篇幅的數位作品係Beeple在過去的13年,每天堅持創作一幅圖像,將各個小篇幅的創作內容以馬賽克技法拼貼呈現,最終匯流而成的巨作。畫作之所以拍出天價,其關鍵因素之一和近年顛覆性應用的技術NFT有關,它撼動了藝術世界,讓數位藝術品具備過往沒有的稀缺性。
NFT全名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此概念在2017年時由加密貓(CryptoKitties)共同創辦人兼技術長Dieter Shirley提出,發展至2021年全面爆發,因此2021年被視為「NFT元年」。經由網路為媒介,使用者單方面提供行為資料數據給各大企業,隨著近年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演進,用戶開始能夠擁有自身所創作的數位內容,並讓這些內容產生具體價值。而NFT扮演的其中一個要角,便係透過不可竄改的憑證機制,協助特定內容與價值連結。另一方面,在藝術策展面向,NFT的參與給予策-展方和觀眾在體驗上增加多元應用之方式。本文將分享NFT如何協助藝術策展創造出過去不曾出現的價值,以及NFT虛實整合藝術策展的實際案例。
一、真實世界看展覽VS.悠遊元宇宙展廳
策展一詞約於2011年開始被廣泛運用,發展至今實體空間的策劃應用經由科技發展提升至另一境界,無論是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或互動型態的裝置藝術,都讓展示設計以過去不曾出現的方式體驗。在疫情爆發後,首當其衝的便是各式各樣食衣住行育樂的實體活動,過去很單純地到現場觀賞展覽,如今成為一件異常困難的事。有別於近年來VR與互動型科技賦能現場策展體驗的方式,搭上疫情數位轉型的列車,NFT儼然提供策展體驗及藝術品買賣一種全新方式,更於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 2021(後簡稱ART TAIPEI)看見了虛實整合的NFT策展應用,ART TAIPEI也首次於區塊鏈圈最主流的空間之一Decentraland(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分散式3D虛擬實境平台) 建置他們在元宇宙的第1間虛擬展間,讓參展民眾除了線下實體逛展外,還可以隨時隨地透過手機或電腦,在開放的虛擬空間中瀏覽上鏈的作品,每一個虛擬展間的作品都是一件NFT,因此,假如看見心儀的作品,便可直接連結加密貨幣錢包,並透過乙太幣或其他虛擬貨幣支付收藏。
二、NFT智能領據
在上述的NFT搭配虛擬展間應用場景中,每一個作品的NFT都代表著實體作品本身的智能領據,也就是說可以透過此NFT去和畫廊兌換對應的實際作品,而兌換完成後該NFT即標註「已兌換」,以避免未來在二級市場上的混淆。這樣的兌換與憑證機制是為了帶動此作品的流通,透過NFT的形式改變實體藝術作品較不易流動且長時間收藏於畫廊的門檻。隨著科技進步,實體或虛擬展覽越趨多元。策展人如同「說故事的人」把「故事」引進展廳,同時注入別具新意的NFT,為藝術觀賞體驗帶來更多創意應用和層次,讓故事和共鳴更靠近大眾。
在NFT出現並日漸普及後,區塊鏈加密技術如同數位鋼印,使數位資產幾乎無法偽造,而稀缺性也確保資產的價值不會隨著濫發而崩盤。在過去,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不乏具代表性的作品,如臺灣當代行為藝術家謝德慶和美國行為藝術家琳達‧莫塔諾(Linda Montano)曾於1983~1984年,以一條長度為8英尺的繩子,分別綁在雙方在的腰間,卻相互不接觸的共同生活一年,最終完成《藝術/生活-一年行為表演:1983-1984》(Rope Piece)作品。透過個人或群體,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行為藝術藉由身體為媒介,運用五感官體驗傳達藝術概念。
時至今日,加上NFT紀錄憑證的特性,讓藝術創作表現立下新的里程碑。當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五感體驗可跨越實體創作的限時、限區的條件限制,作品理念的體驗亦將放大、延伸。全球首顆「可以吃的NFT」由國際名廚江振誠、VR金獎導演黃心健,以及當代表演藝術家張逸軍聯手打造的「We are What We Eat」,將NFT結合食物、VR和身體,引領觀眾穿梭虛實之間,重新探索、感受、思考食物、土壤和自身的連結。透過3位藝術家收藏「We are What We Eat:Genesis」,延伸發行全球限量8顆可以吃的NFT「We are What We Eat:Origin」,並於2021年12月21日在RAW Taipei邀請8位藏家一同展開NFT行為藝術的共創旅程後,讓收藏家持有該跨領域行為藝術的共創憑證做為紀念。
以往博物館、畫廊、主題特展和各類型藝文性質的展演活動,均以真實空間的展示設計做為考量之核心概念。在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之況,實體展覽舉辦次數減少,連帶藝術品交易量下降,民眾參與藝文活動方式開始改變。根據法國線上藝術品價格數據研究機構Artprice,以及中國藝術品網站的雅昌藝術共同提出的《2020年度全球藝術市場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公開拍賣總成交額相較2019年的133億美元僅下降21%(降至105.7億美元)。
2020年疫情蔓延,以往藝術市場主要藏家,對於作品送拍及購買普遍持觀望態度,市場銷售動能未能受高端藝術品帶動。相比於2019年,2020年百萬美元以上成交之藝術品減少了三分之一。NFT透過智能領據的形式連結實體藝術品,並結合線上虛擬展廳,提供收藏家嶄新的沉浸式體驗與購買方式,雖然有相對的科技應用門檻,但長期來說會是傳統畫廊數位轉型不可或缺的過程,另一方面,開放以NFT的形式購買,也為畫廊拓展過去不曾接觸到的新收藏家族群,這群年輕的收藏家獲取的相對成本較低,因此有足夠的購買力與動機來收藏高端實體藝術品。
NFT透過區塊鏈技術的分散式資料庫讓資料難被竄改,確保價值不滅;經由全球認可的協定,達成資料容易交換流動,創造流動性;並以去中心化的治理機制和利益重分配,讓參與者(社群)擁有更多的主導權力和分享共同利益。NFT技術的運用,讓每個憑證都是唯一,不能交換與分割,所有NFT都是獨一無二的原版,也讓虛擬世界的物件變得有價值,並在真實世界交換流通。
雖然NFT的市場看似多元且複雜,在實體與虛擬兩種介面成為一體雙生的關係,彼此互相強化參照而共構完整的作品場域,短時間內可能難以完全信任,但科技始終是中性的,賦予其價值的則是人性的共識。虛實整合的藝術體驗旅程可以透過NFT鏈上所有權的憑證機制,來滿足後續賦能及「投資」的心態,透過實體藝廊的持續展售,讓持有者保有實體管道的銷售模式,得以減少持有成本及需承擔損害的風險,另一方面增加NFT線上銷售的曝光度,改善過去藝術品體驗與買賣虛實壁壘分明的界線。整體而言,虛實空間多樣性的藝術展售,透過多元的形式、風格及互動策略,已成為新型態的藝術市場,串連線上線下的服務與交易模式,引導買家、賣家建構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收藏與投資模式。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