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進入後疫情時代,優異的防疫成績與開放的商業環境,將成為驅動國家創新創業風氣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的防疫評比上,臺灣在2022年1月於《彭博社》的全球防疫韌性評比排名第8,《日經亞洲評論》的「日經新冠肺炎復甦指數」(Nikkei COVID-19 Recovery Index)更取得全球第1名的防疫成績,顯然以「減災」為目標進行有效防疫的「新臺灣模式」備受國際肯定。
自疫情爆發以來,即使投資熱潮未減,但投資者選擇投資標的更著重於未來具有發展潛力的新創,除了商業模式成熟,亦選擇既有投資組合,以降低風險,保留資金運用彈性,使得新創尋求資金面臨更嚴峻的挑戰。然而,這也意味著能夠掌握機會趁勢而起的新創,將能吸引更多的資金湧入,成為風口上的浪尖。
隨著全球科技創新將進入高速發展的爆發期,新創成為引領經濟前行的活水。而臺灣堅強的ICT能量、傑出的防疫成績已為新創奠定良好的根基,加上供應鏈的重組、台商資金回流、企業數位轉型速度加快等利多因素,有助於提升臺灣新創的實力,為進入國際市場添翼,目前臺灣有Appier沛星、Gogoro、91App、玩美移動共4隻獨角獸,並相繼掛牌上市,證明臺灣有能力孕育出高估值的新創,亦讓後續新創的發展前景備受期待。值此,本文將概覽整體創業環境,解析創業各項發展態勢,並從國際評比報告看臺灣表現情形,以及新創投資概況,提供創業者瞭解創業環境、投資人投資標的選擇,以及政府單位擘劃創業政策時的相關參酌。
為瞭解臺灣整體創業環境,本文盤點各種創業資源,從創業動能、創業態樣、新創基地、創育生態共四大面向分述說明。
一、創業動能
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統計資料,自疫情爆發以來,臺灣新設公司行號家數連續2年成長,2020年更突破10萬家,年增率達11.35%,創下近期新高。從業別分布情形來看,「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為熱門創業首選,占比約41.46%,其次為「營造業」與「製造業」,由於技術進入門檻、資金成本與人才招募相對低於其他產業,且多屬於5人以下規模的微型創業,但也因為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縮小,存活不易,反觀具有專業領域的技術創業者,在研發創新較具有優勢,有助於提高新創事業的價值。
二、創業態樣
根據數位時代「2021創業大調查」所發布的報告,有6成的創辦人具有碩士以上的教育程度,且以資訊工程、商學、科學背景占多數,近3年創業團隊的平均年齡約35歲,團隊人數約5人,以「企業解決方案」、「AI、大數據與分析」、「線上零售與電子商務」為前三大熱門創業領域。另外,在「2021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中,創業趨勢聚焦民生商品/零售、邊緣運算/量子科技、教育科技、社群與通訊媒體、XR等,在目標客群上有52.4%的新創團隊選擇B2C模式。顯見,以新興科技領頭的創業浪潮仍不斷推進,隨著疫情逐漸進入常態化,多數企業除了持續調整產品/服務策略,亦在經營模式、行銷推廣、組織人力等面向上,積極因應疫情變化進行滾動式修正,且疫情催化的應用商機也逐漸朝向跨域整合的方向發展。
從性別分布來看,根據「2021年中小企業白皮書」,2020年女性中小企業主有56萬5,876家,占中小企業總家數比重為36.96%,家數呈現逐年增長。觀察產業分布情形,女性主要經營服務業的家數比重超過85%,有59.23%為獨資經營,內銷比率達91.27%,略高於男性,顯示女性企業主以深耕內需服務型產業為主。
此外,2020年中小企業銷售額共計124,276億元,近10年平均年成長1.8%,其中女性企業主的銷售額為32,537億元,占比26.2%,為歷年新高,相較2011年增加2.3個百分點,近10年平均年成長2.9%,優於整體表現,若觀察每家銷售額亦是如此,顯示女性企業主的經營績效頗佳。整體而言,無論是家數、業別分布及銷售額的成長趨勢來看,反映出女性創業風氣的興起,逐漸展露經營實力。
三、新創基地
中央與地方政府為協助新創發展而設立新創基地,近幾年亦遍地開花,共有18個縣市至少設立1處基地,且由於不同領域的新創企業發展途徑與模式差異,所需的資源亦截然不同,基地類型呈現多元樣貌。
本文綜整新創圓夢網、Startup@Taipei創業台北及各基地官方網站,以「園區或基地」為主要資料蒐集標的,截至2022年6月底統計,全國共68處新創基地或園區,其中有高達49處集中於六都,占比為72%,其中以臺北市20處最多,包括t.Hub—內科創新育成基地、POPOP TAIPEI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N24台北方舟等(臺北市政府成立15處,中央成立5處),而高雄市與臺中市皆為7處。從經營領域來觀察,綜合型有19處,例如Taiwan Startup Hub新創基地、t.Hub、亞灣新創園等,專業領域有49處,以文化設計最多(23處),其次為自造/MAKER(12處)、5G及AIoT相關(7處)。
四、創育生態
為健全創新創業生態系發展,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致力於推動創育產業,並定期發布「臺灣創育產業關鍵報告」,根據2021年報告指出,新創加速器必須符合國際認可的4個條件(專屬投資基金、固定梯次、輔導課程、展示日Demo day),目前臺灣有超過26個新創加速器,例如SOSV MOX| Mobile Only Accelerator、SparkLabs Taipei、AppWorks、IAPS陽明交通大學產業加速器、Orange Fab Asia、比翼加速器、社企流iLab育成計畫等,全年共計育成超過376家新創,主要分布的前3個領域分別為醫療科技與製藥(20.5%)、環境與農業科技(12.0%)、硬體與IoT(10.9%)。若從新創國別來看,有69家新創分別來自於19個國家,約占18%,前三大分別為香港(21.7%)、印度(14.5%)與美國(14.5%)。
根據「2021育成小冊」將創育機構依照技術研發、深耕在地、對接國際面向,可分為「技術創業放大器」、「在地企業創新器」及「國際創育加速器」(含主題式)三大類型共51家,以在地企業創新器27家最多,其中時代育成計畫Garage+、StarFab、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嘉易創創育中心等更多次獲評為績優創育機構,展現全方位育成加速器發展的豐沛能量。截至2020年,共培育18,377家中小企業、10,434家新創企業、新增及維持就業逾34萬人,並協助124家中小企業上市/上櫃,培育企業產業分布以電子資訊占比最高(28.02%),其次為生技醫藥(13.27%)。
此外,由於新創接軌國際市場已逐漸成為重要趨勢,為提升新創團隊國際視野與能見度,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亦鼓勵具培育國際新創事業能力之創育機構申請登錄為國際創育機構,協助新創團隊至海外拓展據點、與國外創育機構、國際新創事業或大型企業合作或資源連結,截至2022年2月,臺灣國際創育機構包括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TVC科技新創育成加速器、HJA 國際創育聯合加速器、AI 新創加乘器、STARTBOARD、SparkLabs Taipei、iiiNNO Launchpad,共計27家。整體而言,臺灣的新創加速器、創育機構及新創團隊相當多元,在不同產業領域展現專業的創育能量及全方位的輔導服務,讓科技新創得以拓展更多的發展機會,推向國際舞台,為臺灣建構完善的創育生態系。
為觀測臺灣在全球創新創業報告上的評比表現與趨勢變化,本文彙整多家調研機構所發布的調查報告,例如「創業生態系排名」(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Index)、「女性創業指數」( Mastercard Index of Women Entrepreneurs)、「全球百大創新機構」(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等。
一、全球創業生態系,臺灣排名持續上升
根據全球創業者網絡機構StartupBlink於2021年6月發布「2021年創業生態系排名」(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Index 2021)報告,以「新創與支援機構數量」、「新創與支援機構質量」、「經商環境」共三大面向評比全球100個國家,臺灣得分6.946,全球排名第26、亞太區第7,較去年上升4個名次。從產業領域來看,臺灣在硬體與物聯網(Hardware & IoT)排名第14,醫療科技(Health Tech)排名第15,進入國際領先群,在未來以新興科技為主的產業發展趨勢上居關鍵地位。另外,臺灣除了臺北市排名位居第41名之外,亦新增5個城市首度入榜,包括新竹、桃園市、臺南市、臺中市及高雄市,讓逐漸成形的新創聚落得以躍上國際舞台。
二、女性創業力,臺灣挺進全球第6
根據萬事達卡組織(Mastercard)於2022年3月發布「女性創業指數」(Mastercard Index of Women Entrepreneurs),針對全球65個經濟體進行評比,根據「女性進步程度」、「女性教育與金融背景」及「女性創業環境」共三大面向分析,臺灣排名全球第6、亞洲第1,連續3年進入全球前十大,報告指出因友善的創業環境及資源,加上政府的支持,使得女性創業力大幅躍進。
若細分在三大面向的表現,以「女性教育與金融背景」表現最佳,排名全球第2、指數83.5;其次為「女性創業環境」,排名全球第13、指數69.2;至於「女性進步程度」,僅得到53.9,排名全球第34,則有待加強。整體而言,臺灣女性在創業的基礎條件上,獲取知識和金融服務等資源表現較佳,在中小企業取得的金融補助與資源、融資貸款等也較為容易,為創業路上奠定厚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從創業環境來看,社會觀感、政策到法規亦相對友善,惟在女性進步程度上,用以衡量女性的勞動力現況,包括創辦人、專業技術勞工、早期創業活動(TEA)和勞動力參與的比例略低,顯示女性在主導經濟活動的表現偏弱。不過值得注意的是,TEA的比例由2020年的6.8%上升至7.3%,成為少數在此細項指標上升的國家之一,主因為政府企業家政策支持、研發移轉、基礎建設、高等教育創業培訓等項目有所提升,也反映出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和具體的創業基礎,成為推動女性在商業環境中成長茁壯的重要推手。
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入選機構數量創新高
根據專業資訊分析機構科睿唯安Clarivate於2022年2月所發布的「2022 全球百大創新機構」(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 2022),評選方式有別以往改採雙軌制,首先是「國際創新機構權重因子」必須在近5年內獲准專利數量達100件,才能取得候選資格,再根據「德溫特強度指標」(Derwent Strength Index),即所有專利的影響力(influence)、成功足跡(success)、全球化(globalization) 與技術獨特性(technical distinctiveness)共4項指標進行評估,綜合衡量全球企業持續的卓越創新能力,遴選出位於全球創新生態系統頂端的百大機構,今年榜單亞洲有超過半數以上(54家)的機構進榜,顯示亞洲在全球創新版圖上具有主導地位,而臺灣共有9間機構進榜,不僅較去年增加4間機構,且創下歷史新高,位居全球第3,僅次於日本、美國。
從名單上來看,臺灣以電子製造和半導體產業表現傑出,包括鴻海科技、廣達電腦、台積電、聯發科技,以及首次進榜的友達光電、台達電子、瑞昱半導體、緯創資通,更有五度獲得肯定的工研院,是亞洲獲獎最多次的研究機構,獲獎次數亦居臺灣所有機構之冠。由於科技創新是驅動未來經濟成長的關鍵,隨著創新步伐不斷隨著時間加快,屢屢突破各種創意極限,正以前所未見的融合力量,推進創新和創意併發,而臺灣入選的機構數量再創新高,意味著在專利布局策略上具有全球影響力,也展現其優異的研發實力與能量,足以和全球頂尖企業並駕齊驅,實力不容小覷。
根據CB Insights統計資料,2021年全球創投VC投資件數為34,647件、金額6,208億美元,分別較2020年成長30.7%、111.4%,雙雙創下VC投資的歷史紀錄。進一步從企業創投CVC參與來看,2021年投資件數4,661件、金額1,693億美元的投資案,與2020年相比,亦分別上升38.89%、141.51%,不僅刷新投資記錄,且成長幅度均超越整體VC投資。在資金熱潮的推升下,CVC參與投資金額的比重逐漸上升,也突顯在全球新創投資活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觀察臺灣的新創投資情形,國內創投事業約288家,從2015~2020年新創企業獲投件數共計1,421件,總金額達40.52億美元。在獲投領域方面,以健康醫療科技(Health Tech)最為熱門,無論件數或金額皆為最高,由於數位醫療的崛起,成為投資人關注的標的,電子產業因臺灣堅強的ICT實力,加上AI與IOT題材的發酵,逐漸受到青睞,其他如能源科技、B2B企業服務則是備受重視的潛力領域。
在投資人類型方面,以CVC參與新創企業投資的比例最高(56%),其次則是機構型投資人(國內外創投機構),約42%,國發基金投資和海外投資則分別占17%、14%。而在交易案的平均金額上,以海外投資者參與之新創投資案金額最高,達1,115萬美元,其次是機構型投資者(517萬美元)、CVC(354萬美元),而國發基金投資因多數投資案是搭配創業天使投資方案的補助,使得交易案金額偏低(191萬美元)。
行政院為了建構新創事業投資機制、打造國內天使投資環境,從2018年5月推動的創業天使投資方案,截至2020年底,共投資121家國內外新創企業,累計投資金額17.94億元,並帶動民間資金挹注新創事業約15.41億元,包括熵碼科技公司、亞氨科技公司、唯醫生技公司、車博資訊系統公司等新創事業,橫跨電子科技、綠能與環保、生技醫療、電子商務等多元領域,由政府做為培育新創事業成長的最大後盾,協助新創事業成長為獨角獸。
儘管從趨勢來看,國內企業與企業創投的參與情況逐漸熱絡,但從「2021台灣產業新創投資大調查」結果顯示,僅有4.9%的企業有明確的新創投資策略,這與企業決策方向、組織資源與人力息息相關。其中,有45.9%企業傾向投資本業相關的領域,且為拓展事業版圖或數位轉型需求而投資新創者,以「直接投資新創」為偏好的合作方式(73.3%),反觀以新創業者角度來評估與選擇投資方,則主要考量「能幫公司帶來訂單」(4.25分),顯示企業重視穩定與利潤,新創業者在意資金挹注與機會,故如何透過合作共創雙方的價值將是未來的挑戰。
自疫情開始蔓延以來,全球創投市場依然相當穩定與活絡,資金熱潮帶動下持續拉抬投資市場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鉅額交易案的驟升、獨角獸數量的快速增長,強勁的投資力道將有助於新創投資持續向上發展。
隨著疫苗施打逐漸普及,全球經濟景氣持續穩定復甦,惟受到新型變種病毒擴散,成長動能仍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擾。從各國陸續開放邊境、與病毒共存的後新冠策略來看,預期區域貿易和資金流動將重新配置,對於城市生活和經濟發展具有長遠影響。
儘管疫情阻礙了實體經濟活動的發展,卻也催生了新興科技與創新模式,從醫療、教育、交通、休閒娛樂到金融科技等,持續吸引創投者投資具有發展潛力的新創。而臺灣除了在創業動能上穩定成長,新創投資情形亦逐漸熱絡,加上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在新創基地的資源挹注,以及政策有效推展,對新創團隊的支持未因疫情停歇,反而加快腳步改善投資環境、提高補助金額等,期望未來能夠孕育出下一個在國際舞台閃耀的獨角獸。
參考資料
- PwC Taiwan、臺灣經濟研究院《2021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
https://www.pwc.tw/zh/publications/topic-report/2021-taiwan-startup-ecosystem-survey.html- 數位時代《2021創業大調查》。
https://www.bnext.com.tw/topic/597-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21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https://book.moeasmea.gov.tw/book/doc_detail.jsp?pub_SerialNo=2021A01670&click=2021A01670- 近年中小企業之女性負責人家數逐年成長且增幅多高於整體。
https://www.moea.gov.tw/Mns/dos/bulletin/Bulletin.aspx?kind=9&html=1&menu_id=18808&bull_id=9496- 【臺灣新創圈熱點】新創生態系盤點:深度認識我國新創基地。
https://findit.org.tw/researchPageV2.aspx?pageId=1930-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臺灣創育產業關鍵報告》。
https://www.sme.gov.tw/masterpage-tw-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21育成手冊》。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gXYhSAsxA2hOBw5nSU4kO8V4O8HdJHX5/view- 【臺灣新創圈熱點-2022 No.1】新創生態系盤點:深度認識我國新創基地。
https://findit.org.tw/researchPageV2.aspx?pageId=1930- 【全球創投風向掃描】九張圖解讀2021年全球企業創投的新高投資紀錄。
https://findit.org.tw/researchPageV2.aspx?pageId=1970-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2021台灣產業新創投資白皮書》。
https://www.tw-ren.com/publication/whitepaper- 【2021年台灣早期投資專題-總覽篇】逆風高飛?新創投資熱度未減、挑戰仍在!
https://findit.org.tw/researchPageV2.aspx?pageId=1799- 行政院國發基金109年年報。
https://www.df.gov.tw/News8.aspx?n=EDE29795B79855E0&sms=84DF8AE86BF2C378- StartupBlink,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Index 2021.
https://report.startupblink.com/- Mastercard,Mastercard Index of Women Entrepreneurs.
https://www.mastercard.com/news/media/phwevxcc/the-mastercard-index-of-women-entrepreneurs.pdf- Clarivate,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
https://clarivate.com/zh-hant/top-100-innov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