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近年談及創業資源,皆強調「生態圈」的概念,以臺北市為例,北市府致力打造創新創業全方位策略,使臺北市成為亞洲創新創業最適發展的城市,產官學各界已逐漸將創業資源擴展至純粹資金挹注之外。換言之,新創不只需要看似最迫切的募資而已,除了前行的能量之外,在筆者多年輔導新創團隊的經驗中了解到,前行的方向也很重要,透過快速進行產品和商業模式的驗證與修正,包括驗證痛點是否值得解決、產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以確保新創團隊走在正確的方向。
而驗證工作需要「場域」來執行,因此創新生態圈當中的企業和政府、非營利機構夥伴們即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在提供場域並與新創攜手驗證假設的同時,中大型企業也向內注入創新活水,例如臺大創創中心自2019年起開始推動的企業垂直加速器,透過促成新創團隊與中大型企業的合作,創造全新可能性,達到互利共生的生態圈效益。
Netflix的崛起和Tesla對汽車業造成的顛覆式影響,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基於新創團隊規模較小、組織扁平的特性,使得新穎點子能被開放性地接受與執行,切入被主流公司忽略或低估潛力的新興市場;相反地,中大型企業雖然擁有龐大資源,但階層嚴明的組織結構,以及固守原先市場區隔和明星產品的僵固性,反而使得破壞式創新窒礙難行,容易對於當前數位化、平台化及去中心化的新興環境錯失良機。
然而,雖然新創團隊通常有許多不錯的創新提案,但這些初始構想是否如同期望受市場歡迎,才是最大考驗。不少新創團隊的盲點是自認技術夠具門檻就會有使用者願意付費,或者以為當下有客戶就等於成功,忽略成長瓶頸,以至於在尚未驗證假設前,就把所擁有的金錢、熱情消耗殆盡。
為了避免閉門造車,新創團隊需敏捷地驗證最低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的規格與功能,辨識適合的消費者定位,而驗證市場時的關鍵資源,像是產業know-how與通路對話的能力及能夠動員的場域或客戶等,正是中大型企業擁有的;另一方面,企業永續經營一直是中大型企業努力的目標,不僅要延續、鞏固核心業務,更要尋求各種成長動能及轉型,才能不被時代淘汰,舉凡如今仍屹立不搖的百年企業如Nestle、Philips等跨國企業,除了內部研發單位之外,皆早已與外部新創團隊合作,接觸新穎科技與思維,跨足新領域或開展新商業型態,避免固守過去的成功方程式。
談及與新創的互動和合作,國內中大型企業對於投資和併購並不陌生,但其實外部創新有多種模式可供選擇,在雙方關係由淺至深的發展路徑中,有各自適合的合作方式。事實上,在進入雙方最緊密互動的投資和併購之前,授權(license)、共同開發(joint development)、成立企業成立加速器共同完成試驗性專案(pilot project)都是測試彼此工作默契與了解對方能力的有利合作方式。
成立企業垂直加速器——是國外企業外部創新的重要手段,企業透過訂定未來發展領域,對外招募新創團隊,篩選出適合共同合作小型專案的新創,雙方在短時間內進行產品服務的概念性驗證(POC)。美國的TechStars,即是知名的企業垂直加速器,包含產業巨人Microsoft、Disney、Amazon、Qualcomm等公司都曾經或正在與TechStars合作,在2021年出版的「臺灣創育產業關鍵報告」中,揭示近年臺灣多家企業開始響應成立加速器,如遠傳電信、聯合報系、聯經出版等,比起純靠內部研發或者併購發展等模式,企業對於運作更有效率、文化摩擦小、具多重效益的外部創新解決方案更具迫切需求。
以臺大創創中心提供的企業垂直加速器為例,參與企業與中心腦力激盪,藉由Outside In和Inside Out的流程,釐清企業競爭優勢與外部環境機會,研擬中長期發展⽅向,訂出本次招募新創的題⽬;對外則公開接受關聯領域新創公司報名,由企業與臺⼤創創共同篩選最適合的3~5家新創公司,開始為期5~7個月的合作計畫。
為了發揮企業垂直加速器最大功效,中心也有提供顧問服務,輔導企業擬定更完整的成長策略,並協助落實組織設計、執行機制建立、人才培養規劃等,解決方案落地的各種阻礙,協助企業在「策略」、「組織」、「人才」,以及「文化」四個面向做調整與優化,提高創新轉型的成功機率。對企業與新創而言,顧問服務能夠協助排除企業與新創合作時可能面對的深層阻礙,讓創新和影響力扎實落地。
大環境急遽變動、科技推陳出新速度增快,企業與新創的合作益發重要,透過槓桿彼此擁有和缺乏的資源,用生態圈的概念打團體戰已成為當今顯學。
一、國際案例
Microsoft從2008年開始投入新創圈,Microsoft相信「今天的新創公司,可能成為明天的市場顛覆者和領導者」。透過幫助新創公司,可以建立有價值的長期夥伴關係,因此前後開辦多個新創培育計畫如BizSpark、BizSpark Plus,也與外部加速器如TechStars合作,以及近年新推出的Microsoft for Startups Founders Hub,如今已協助近千家的新創團隊,並提供自家免費的雲端技術、工具、開源軟體及商務資源、人脈等,幫助全球新創成長。與此同時,Microsoft的軟體服務成為新創團隊的首選平台,提供Saas服務的B2B或B2C新創公司,都能加入Microsoft Cloud的服務圈,達到規模化的成長。
舉例而言,致力於協助企業供應鏈永續性溯源的新創Givvable,在採訪中表示:「Microsoft Cloud Platform使我們能夠幫助更多企業做出更有環境影響力的支出決策,在Givvable我們利用Microsoft的AI 和機器學習軟體及Power BI來搜尋、蒐集與追蹤所需的數據,進行完全自動化的智能工作」。
二、臺灣案例
以進駐臺大創創x UDN(聯合報系)垂直加速器的新創WaCare為例,UDN長年累積廣大的線上讀者,近期欲朝向健康照護領域發展,打造線上內容及服務,但不確定能有效打中消費者的模式,有效率地驗證用戶需求;而WaCare為線上健康內容平台,擁有專業課程,但目標客群為較缺乏數位資源的中高年人口,以致不知如何觸及對的目標客群。
藉由加速器促成雙方合作後,經過來回多次驗證,UDN能夠直接分析照護者在網站上的行為,知道誰有需求,再將其導流到WaCare的線上課程與相關購買頁面,藉由UDN獲得用戶數據與累積之互動經驗,實際接觸潛在客戶,了解消費者決策流程在不同階段所需的溝通模式,而UDN也驗證用戶需求,一併解決企業和新創原有痛點。
對於有意願與新創合作的企業,首先可評估合作目的與期待,理解投資或併購絕對不是唯一選擇,再選擇適當的合作模式。透過和新創團隊進行pilot project,有效率地了解未來趨勢並適時轉型,將創新文化帶入公司組織中;而新創團隊在申請各樣創業資源時,可思考「驗證」的重要性,透過進入適當場域測試市場水溫,有效控制失敗風險。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多年來對於新創圈的支持不遺餘力,且同樣注意到「場域」資源的重要性,陸續促成不同領域新創與企業合作的加速器,如Tesla的能源創新、Audi的智能汽車、大江生醫的生技領域等,樂見未來有更多國內企業加入共創行列,為產業帶來翻轉!
一個人,可以走很遠,一群人,才能走很久。在創新生態圈中,新創與中大型企業的攜手前行勢不可擋,唯有如此,才能有效補足各自缺乏處,持續創新以永續經營。
參考資料
- 臺灣創育產業關鍵報告,2021。
- nesta.(2015) “Winning Together, A Guide to Successful Corporate-Startup Collaborations.”
- Microsoft News. (2022) “Microsoft takes Startups in ANZ from Idea to Unicorn with new Microsoft for Startups Founders Hub Platform.”
https://news.microsoft.com/en-au/features/microsoft-takes-startups-in-anz-from-idea-to-unicorn-with-new-microsoft-for-startups-founders-hub-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