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南門市場位於臺北市中心地帶,是商業活動重要樞紐,近年來透過南門市場新大樓的改建計畫帶來發展契機。南門中繼市場除積極結合年節辦理一系列行銷活動外,鄰近新景區「榕錦時光生活園區」也因人流匯聚使地方經濟活絡,體現引入民間力量修復和活化文化資產的公私協力成果,展示「南門市場」嶄新的文化價值。
每年端午節前夕,南門市場匯集南北粽、湖州粽、豆沙粽等百種粽子款式,滿足各地食客的味蕾渴望,成為老臺北人端午必到勝地。2023年6月,南門市場中繼市場舉辦「百粽宴」盛會,為即將到來的新大樓試營運進行預熱。活動以「百粽齊聚,共創南門願景」為主題,並邀請市長參與,見證熱鬧氛圍。同時,南門市場聯手彰化銀行推出台灣Pay滿額送保鮮碗、消費享2%回饋等優惠,悠遊付則提供最高8%回饋折扣,以電子支付優惠,讓消費者在端午期間享受美食,同時體驗便捷、衛生的支付方式。
自2018年起,北市府市場處積極推廣無現金支付,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48個公有零售市場共有7,137攤位加入行列,讓傳統市場邁入電子支付新時代。此外,南門市場改建期間,也在中繼市場提供電子支付服務,將Apple Pay、Google Pay、台灣Pay和悠遊付等多種支付系統,整合至「南門市場多元支付」介面,落實傳統市場攤商的數位轉型目標。
南門市場的歷史可追溯至1907年,當初名為「千歲市場」,後於1946年更名為「南門市場」,曾是商品種類齊全的商業中心,也是臺北最大規模的傳統市場之一。然而,隨著現代商業的崛起,南門市場發展趨緩,環境和設施面臨老化。為因應新時代挑戰,市場啟動「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工程」,預計於2023年底試營運,為南門市場帶來全新的發展契機。
以「臺北的心跳」為核心概念,融合「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理念,新大樓以現代化外觀呈現,注重市場內部動線與外部交通路網流暢連接。地下5層和地上12層,總面積約4萬6,570平方公尺,市場主要位於地下2層至地上2層,其他樓層將供北市府相關機關使用。該大樓與中正紀念堂站、新店線和完工後的捷運萬大線共構,初步規劃連通道將在2027年開通,為城市交通帶來更多便利。
透光的玻璃落地窗成為外觀的亮點,營造透明通透感,讓陽光自然進入室內,消除老舊市場的昏暗感。陽台被巧妙運用在外觀設計中,將市場活力延伸至建築頂部。1樓寬闊的廣場連接未來臺北捷運萬大線開發區和羅斯福路一段的人行道,增添城市動線的完整性,預計將吸引人潮匯聚於市場周邊,創造嶄新的生活地標。
在空間設計方面,強調連結不同樓層和城市視野,利用充足的北向自然光,打造明亮的市場環境。設計不僅為年長購物者提供舒適的休息和社交區域,同時吸引年輕族群成為新的客群。外觀以象徵性造型呈現,如羅斯福路和南海路口的敞開大門,具有友好迎接城市和人群的意義,也是對中正區未來發展的展望;內部設計保留傳統市場的視覺感受,在2樓北側設置大面落地窗,展示南門特色美食,營造舒適用餐氛圍;百貨零售區設有輕食咖啡休憩區,提供購物過程中的休憩場所,同時欣賞街景風光。
此外,新大樓充分運用綠建築技術,多面向實踐永續目標。地面層種植大喬木,有效減少城市熱島效應;透空格柵和低輻射玻璃降低太陽輻射;鋼結構和輕隔間降低碳排放;另設置引進新鮮外氣的風管設備及換氣窗,導入新鮮室外空氣時,也將室內混濁空氣排放至室外;建材選擇上採用高達75%的綠建材,提升室內空氣品質,減少建材對人體健康的潛在風險。
透過硬體升級,新大樓展現對永續環境的承諾,並借助綠建築技術,結合氣象數據和環境模擬程式,創造最佳節能建築方案,掌握國際永續趨勢,賦予市場全新生命力。
改建期間的南門市場中繼站,不僅吸引穩定的人潮,也為周邊商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步行10分鐘可抵達的熱門打卡景點「榕錦時光生活園區」,以老房翻新和日式風格為特點,賦予整體街區文青化、年輕化的氛圍。自南門中繼市場延伸至金華街的永康商圈,與捷運東門站交錯,形成緊密結合的城市網絡,帶動新興商圈的蓬勃發展。
1905年,臺北監獄的前身—臺北刑務所建立,見證臺北獄政重要歷史。該建築曾關押知名人物如賴和、蔣渭水,也是抗日烈士羅福星受刑地。1998年,臺北刑務所官舍正式成為市定古蹟,就此啟動文化資產保存之旅。2016年,因火災導致部分建築受損,市府戮力復原的同時,亦引入外部營運團隊建立「榕錦時光」社區,強調全齡參與、全齡飲食、長者生活服務等。歷經3年多的修復後,「榕錦時光生活園區」於2022年9月正式營業,提供遊客創新、混齡的生活園區體驗。
2013年起,臺北市文化局啟動「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透過引入民間力量修復和活化文化資產,「榕錦時光生活園區」是該計畫第20個案例,占地最廣,毗鄰古亭、東門、中正紀念堂等捷運站,交通便利,使其未來發展前景具吸引力。目前,文化局與臺大合作展開鄰近溫羅汀區域(以臺灣大學為核心的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路街區)的整體文化資產規劃,旨在城市高樓大廈間保留文化資產,讓臺北成為更具深度的城市。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為靜謐街區注入活力,創造多代共同體驗的生活場所。修復團隊保留原有建築和樹木,將火災遺址改造成透明的玻璃屋,賦予建築生動故事。無障礙坡道路線則供參觀者俯瞰臺北監獄圍牆遺址,將臺北刑務官舍與周邊文化資產相連;另引入社區保健室,做為醫療和社區交流的橋梁,提供養生、餐飲、親子等多元服務,促進各年齡層社區參與,塑造和諧文化氛圍。該園區更成為里民的藝文活動場所,透過「老屋子文化運動」的園區圍籬美化共創計畫,邀集地方里民一同創作,經藝術家優化後,共創色彩別致的藝術作品。
北市府謹慎面對文化資產背後蘊含的歷史脈絡,除投入古蹟修復,亦經由公開招商導入外部資源進行活化工程,將臺北打造成無障礙博物館,讓民眾自由穿越其中,體驗多元而豐沛的城市文化。
「南門市場新大樓改建計畫」標誌著傳統與現代的交匯,為老市場注入新生命,透過現代美學和綠建築技術保留城市記憶、兼具永續發展設計;南門中繼市場為臨時據點,肩負歷史文化、環境保護、空間規劃及便民等任務,帶動周邊景點「榕錦時光生活園區」發展,讓遊客體驗沉浸式文化場域,樹立新的發展典範。南門市場的更新,展現臺北市對於永續性的追求,透過吸引遊客前來體驗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活力,替周邊區域再生寫下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