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打造青年創業基地 波士頓與阿姆斯特丹如何營造創業氛圍 - 臺北產經資訊網

主意境區

:::

打造青年創業基地 波士頓與阿姆斯特丹如何營造創業氛圍

多年前的金融風暴從美洲蔓延至歐洲推倒了許多產業巨人,緊接著歐債危機爆發,更加劇了各國失業問題,尤其是青年族群影響甚鉅。許多國家為了解決青年失業問題,除了全力在漸趨失衡的勞動市場中尋找工作機會,更積極協助青年開創自我事業的契機。過去美西矽谷創業形象獨占鰲頭,吸引全球各地創業資源湧入,如今美東的大波士頓地區急起直追,透過和校園合作,共同培育青年創業基礎。而位處歐洲門戶的蕞爾小國-荷蘭,在歐洲普遍失業率偏高情況下,首都阿姆斯特丹建構的自由、開放、創意環境,也為青年與創業者孕育源源不絕的創意計畫,開啟青年以新世代創新思考及技術優勢,掌握自己方向打造新型態產業。

多年前的金融風暴從美洲蔓延至歐洲推倒了許多產業巨人,緊接著歐債危機爆發,更加劇了各國失業問題,尤其是青年族群影響甚鉅。許多國家為了解決青年失業問題,除了全力在漸趨失衡的勞動市場中尋找工作機會,更積極協助青年開創自我事業的契機。過去美西矽谷創業形象獨占鰲頭,吸引全球各地創業資源湧入,如今美東的大波士頓地區急起直追,透過和校園合作,共同培育青年創業基礎。而位處歐洲門戶的蕞爾小國-荷蘭,在歐洲普遍失業率偏高情況下,首都阿姆斯特丹建構的自由、開放、創意環境,也為青年與創業者孕育源源不絕的創意計畫,開啟青年以新世代創新思考及技術優勢,掌握自己方向打造新型態產業。

美東波士頓科技創業原動力

三百多年前歐洲人民為逃離壓迫尋求更好的生活,西進北美洲並抵達現今美國東北部麻薩諸塞州,而波士頓即為當時最早建立的城市,該地區在後來的美國獨立革命期間,成為許多重要事件的起源地,也為波士頓蓄積了豐富的人文歷史與文化價值。早期波士頓因其地理位置,主要經濟活動為港口貿易,隨著美國科技產業發展,美東波士頓曾經一時與美西矽谷相提並論,然而波士頓因保守穩健的傳統投資氣氛,錯失了因科技發展帶動的新興創業浪頭,讓矽谷獨占近半世紀創業搖籃的美名。

近年隨著資訊與通訊科技發展大躍進,進入大數據時代,物聯網帶動新形態的經濟模式與產業生態,許多城市發展出有別於矽谷的科技創業。廚師不一定只能開餐館,也可以成為食材產地導遊,與民宿異業合作帶領食客展開美食溯源之旅,創業家結合在地特色與自身專長,展現出屬於該城市的獨特生命力。而波士頓在時間推進中,現為新英格蘭區發展教育、金融與科技的重要城市之一,除了過去打下的科技發展基礎與資源,另一方面因城市發展歷史悠久擁有近百所大學,周圍不乏世界知名學府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吸引20多萬名大學生在此就讀,因而冠上「美國雅典」美名,當這兩項城市特點相遇,交織出源源不絕的青年創業故事,也讓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的創業教育十多年來保持全美第一。

近年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青年創業故事,非臉書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莫屬,本於哈佛就學,因緣際會下轉往矽谷創業,將原本定位為校園交友網站發展成全球最大的社群網站,以不到30歲的年紀成為全世界前十大富豪。新科技降低青年的創業門檻,創業案例在全美遍地開花,而波士頓為留住優秀人才在本地創業,透過政府、學校、民間機構一同積極營造創業生態系統,除了強化產學合作外,並友善投資環境以吸引外部投資資金,期望在這波青年創業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校園創業競賽vs.創業課程

全球大學排名名列前茅的麻省理工學院(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早期著重於技術與工業領域,而後相繼設立人文社會學院、管理學院等,活絡了校園多元學習氛圍。1989年由兩大學生團體Entrepreneurs Club和Sloan New Ventures Association向工程學院、管理學院與民間企業募得獎金,共同發起工程技術與商業的學生創業競賽,隨即在1990年開辦第一屆「MIT $10K」,由54個參賽隊伍提出結合技術與商業的提案,競爭一萬美元的冠軍獎金。而競賽中透過導師、投資者和潛在合作夥伴的參與討論,將初步草案調整成具有商業潛力的創業提案,獲得名次之提案即可在比賽結束後開始執行計畫,學生的創業之夢就此實現。在競賽、實現創業、回饋的良性循環下,於1996年提高競賽獎金並更名為「MIT $50K」,爾後2006年納入以改善社區為主的競賽項目,加上原先的商業競賽項目,拓展為「MIT $100K」。競賽開辦25年以來,已成功創立130多家公司、2,500多個就業機會,募集到7.7億美元資金,更衍生出100多億美元的市值。時至今日「MIT $100K」已躍升成為全美最盛大的商業創業競賽,每年競賽過程備受全球投資者矚目,也吸引來自各方的創業者參加,而為保有學生與業界合作彈性,規定競賽隊伍中必須至少有一位MIT學生,鼓勵學生結合專長技術提出更具市場眼光的商業構想。而該競賽的活動標語:參與每個階段、勇敢作夢、創造,獲得最後勝利,更是將MIT創新與敢作夢的校園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

MIT 100K 2015 25 周年總決賽開幕式影片

MIT除了學生自發性的創業競賽活動外,校方也不斷在產學之間探詢合作契機,於1948年創立產業聯絡計畫(ILP, Industrial Liaison Program),致力於建立與強化MIT與全球企業的互利鏈結關係。目前超過200家世界級的領導企業與MIT合作進行研發,透過企業直接與MIT實驗室合作,加速產品開發過程,提供青年學子研發成果更貼近市場需求。近年MIT也開設許多創業相關課程與計畫,其中由管理學院開辦的創業發展計畫(EDP,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短期的密集課程,由成功企業家分享創業技能,實地參訪新創公司,並實作制定商業計畫,2015年吸引來自32個國家共132位學員參加。MIT的校園創業環境經過多年洗禮與淬鍊,已發展出獨特的創業生態系統,青年學子從校園出發,藉由競賽、外部企業參與,共同探究在地需求,以提出新型態服務或產品,進而擬定具商業潛力之創業計畫並付諸實行,最後成立新創企業。

從實驗室出發 走進產業實戰市場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不僅衝擊產業界,連帶影響校園內即將畢業與尚未畢業的學生,未來就業市場崩盤促使學校著手教育革新,以提供學生未來更多元的選擇,其中創新創業為多數學府的首選。全球頂尖學府-哈佛大學,於2011年設立哈佛創新實驗室(I-lab, Harvard Innovation Lab),其目的為連結哈佛師生與波士頓地區的企業,共同推展團隊合作型態的創業活動,且為讓學生能夠同時兼顧課業與創業,參與期間將可列入學分計算。現今諸多的社會議題,常常需要不同領域的人共同發想解決,因此I-lab也鼓勵學生與其他學院學生合作,進行跨學科的創業提案,成立至今已有350個學生團隊創業成功,並順利募集8,000萬美元的投資基金。2012年哈佛校長福斯特(Drew Faust)為獎勵師生創新,提出了「校長的挑戰(The President's Challenge)」,其競賽方式是針對五項全球社會議題提出解決方案,該競賽與I-lab合作提供競賽獎金,優勝者能獲得五萬美元作為創業資金。舉辦至今,每年都會由校長提出不同的議題,從全球能資源危機到糧食問題,在競賽中各團隊提出計畫構想,透過業師輔導與交流,決選出最具創新與可行計畫。

除了改變教學模式,有感於早期創業家在無外界資源協助下,一路自行摸索,萬中選一的幸運兒才有機會獲得天使投資人的創業資金,為能在艱困的創業初期即提供資源,由MIT校友與企業家於2010年創立的Mass Challenge,提供育成服務,透過提案競賽方式,獲選隊伍可在免費的工作空間,由專業顧問提供指導以突破舊框架,和其他創業團隊交流,進而成立新創公司。而為增進創業團隊國際交流機會,Mass Challenge從波士頓出發前往歐亞大陸,在以色列和倫敦展開育成計畫,推動至今該機構已創立600多家公司,促成近5,000人就業,並募集70多億美元資金。另一個也是源自波士頓的育成機構,由非營利組織Startup Leadership Programs開辦的6個月短期創業學習課程,雖不提供共同工作空間但也不要求資金回饋,而是強調國際經驗交流,目前在芝加哥、紐約、矽谷、倫敦、巴黎、班加羅爾、孟買、北京、香港、東京等全球24個城市設立據點,透過全球學員經驗回饋,補強創業課程,為往後課程中提供更符合全球市場需要的創業技能。

綜觀波士頓地區不管從校園、民間團體到私人企業,無不在創業的生態系統扮演重要角色,青年學子源源不絕的創意、民間與社區提供的資源、企業傳授成功的商業模式,乃至於整個大環境的創業氣氛,如同巨大磁石吸引各方加入活躍的創業圈,不斷注入活水形成有機的創新與創業生態系統。曾為科技發展重鎮的波士頓,在改變投資風氣由保守轉為開放下,運用豐富的校園創新能量與周圍的商業資源,將引領青年創業風潮,並與鄰近創業大城紐約,一同打造出創業廊帶,進行創業資源與技術交流,營造共贏的創業圈。

自由風氣帶動荷蘭創新力

荷蘭雖位於歐亞大陸邊陲地帶,但其相對位置是在德國、法國與英國等歐洲三大經濟體的中心點,並擁有世界級的港口與機場,使得其經濟發展長期位於世界之列;再者與鄰近國家的緊密交流,促使大多數的荷蘭人會說三至四種語言,且85%的荷蘭人能以英語溝通無礙,是使用英語為第二外語國家中的前三名。除了優勢的地理位置與人才素質,荷蘭高度開放與廣納百川的社會氛圍,也讓創新能量得以自由不受限的茁壯成長,荷蘭早在18世紀中在君主立憲制下確立了議會選舉制度,多年下來單一政黨並無絕對優勢,各方意見皆能被重視;自由開放的氛圍也在社會制度上表露無遺,荷蘭是全世界第一個合法化同性婚姻與安樂死的國家;另一方面,荷蘭先天環境與資源受限,國土面積有四分之一在海平面之下,世世代代與海爭地,造就出荷蘭人對於困境提出解決的創新力。在世界經濟論壇(WEF, World Economic Forum)評比中,荷蘭的全球競爭力長期位居前十名,甚至在2014年公布的排名資料,荷蘭的創新(innovation)競爭力在144個受評國家中名列第八,歐洲區則排名第五。

 

投入青年創業 穩定經濟發展

過去幾年面臨全球金融風暴與接踵而來的歐債危機,造成經濟長期停滯不前,歐洲失業率普遍偏高,其中青年就業問題儼然成為最大的挑戰。荷蘭政府為提振經濟,與民間企業攜手合作,推動創新與創業政策,於2014年由荷蘭經濟部長Henk Kamp任命兩位新創企業特使主導StartupDelta計畫,協助荷蘭公司赴國外設立分公司,透過交流互動了解當地產業特性,藉此吸引當地企業到荷蘭投資或引介具商業潛力之新創公司到荷蘭發展,該計畫由政府單位為首,結合創新企業、金融業與商業界共同合作,期望將首都阿姆斯特丹推升為歐洲創業新據點。經濟部企業與創新總處長Bertholt Leeftink曾經表示,荷蘭有許多的創意人才和開放的創業環境,像是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烏特勒支等,都很適合年輕創業家在此築夢。過去十多年來,荷蘭政府大力推動境內大學創業風氣,像是台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恩荷芬理工大學(TU Eindhoven)及屯特大學(Universiteit Twente),鼓勵學校研發與在地產業串接,活絡周邊科學園區,運用現有產業優勢,開發具備商業潛力的創新產品。要建構出創業生態系統,創投資本是關鍵因素,荷蘭政府也深諳小國創投資金不比美國充沛,為替年輕創業家募得更多創業資金,提出民間投資百分之五十且符合設定條件下,政府也將投入百分之五十的資金,共同在創業草創期給予盡可能的支持,由此可看出荷蘭政府推動青年創業的決心。

近期為鼓勵歐盟以外的科技領域創業家來荷蘭實現創業之夢,於2015年初提供新的創業家簽證方案(Scheme for Start-ups),因過去簽證方案講求對國內商業的實質貢獻,對於商業模式尚不明確的科技創業較為受限,而新方案主要是提供一年的短期簽證,其中為強化外國創業家與本國企業的連結,規定創業者必須由在荷蘭設立總部的企業進行輔導,提出具創新與商業潛力的服務或商品,若順利成立新創公司且營運狀況符合規定,則有機會延長簽證時間。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國也曾推行類似簽證方案,其目的也都是為了拉攏國外優秀人才至本地創業,期望能夠為當地產業注入活水,甚或增加就業機會。此外,荷蘭政府單位也透過與各方人士的研商,探討如何營造出更吸引外國投資者與企業的商務環境,現行除了提供工作簽證外,也對於創業初期最需要的資金,提供貸款與租稅優惠。

自由、開放、創意-阿姆斯特丹

在中央政府推動創業政策下,荷蘭各城市多順應當地特色發展,以自身優勢推動新創產業。首都同時也是第一大城的阿姆斯特丹,結合創意與服務推動共享經濟,除原先的金融與文化產業外,近幾年發展觸角也伸向資訊通訊、網路系統等相關產業。根據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之「聚焦 2025 (Hot Spots 2025)」報告,針對全球120個城市對於資金、商業、人才及觀光的吸引力進行競爭力評比,阿姆斯特丹排名第13,於歐洲區排名第5,每年阿姆斯特丹約可吸引100多家跨國公司進駐,目前約有2,000家跨國企業的總部設立於此。秉持開放心態的荷蘭政府,過去投入資源建立阿姆斯特丹的資訊技術與數位化基礎建設,已成功創立許多知名的遊戲開發商,而近年手持電子裝置技術蓬勃發展,連帶遊戲產業也成為青年創業熱門項目之一,荷蘭政府也趁此浪潮積極刺激遊戲產業,提供創業誘因,成功吸引新創公司進駐阿姆斯特丹發展。

2008年起,每年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台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以及馬斯垂克大學(Universiteit Maastricht)舉辦校園創業研討會-3 Day Startup,以教授創業原則與技能為主,提供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創業的每個流程。為期72小時的研習營,第一天由指導者帶領團隊腦力激盪產出可行的商業方案,緊接著第二天發掘可能的潛在客戶並取得聯絡方式,過程中指導者與團隊間必須不斷進行討論與意見回饋,以強化方案的商業模式並確保能夠在市場上執行,而最後一天將向投資者以模擬方式,展示方案實際執行情況。校園研討會強調的是學生參與商業計畫從無到有的過程,由指導者提供專業諮詢,提出能夠執行與實現的商業獲利模式。自2010年起該活動擴展到其他國家的大學,至今共有18個國家、60所大學、6,000多位學生參與,成功產出130多個創業計畫。

阿姆斯特丹河景

創意無限的創業家聚會

全球許多創業家每年夏天會前往阿姆斯特丹參加週末創業聚會(SWA, Startup Weekend Amsterdam),聚會並不限制身份與國籍,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包含產品使用設計、程式設計、視覺設計、商業分析等不同領域人才,集結成隊向其他人介紹或推銷他們的創業計畫,並可獲得其他參與者的回饋意見。透過民眾票選出最佳創意計畫,參與團隊必須在54小時內不眠不休地完成方案規劃,過程中可透過專業領域的顧問或是企業家的指導,有系統的建構出商業模型、完成產品雛型設計、進行市場驗證以收集測試結果並製作報告,最後在活動尾聲-週末時刻,團隊向潛在投資人與評審展示新創計畫案,優勝者將有機會進入荷蘭政府設立的創業加速器培育計畫,或是獲得業界提供的創業資金。這項行之有年的創業聚會,主要是提供剛踏入創業圈的年輕人學習如何創立一家公司,以及對於可能面臨的問題提出各種解決方案,舉辦至今已誕生1,800多個創意計畫。

在歐洲傍晚時刻三五好友相約去酒吧,並不一定是為了特定目的而聚會,有的只是為了相聚而碰頭,也能趁此機會廣結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生活圈的朋友,可能一個創新的想法就在杯觥交錯的時刻下誕生,而歐洲最大的創業社群活動「Slush」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下,孕育出許多家新創公司,該活動每年吸引越來越多人參與,在正向循環下帶動更豐碩的創業成果,也讓其他國家相繼仿效。在阿姆斯特丹每個月的某一天早上九點半,一些網路愛好者、程式工程師、顧問、企業家、投資者和有志於創業的人,會在固定的公共工作空間舉行「Open Coffee」,其聚會目的在於讓新創產業工作的人,能有機會進行跨領域的資訊交流或經驗分享,在這非正式的休憩場合或許就會遇到未來的合作夥伴。另一個非正式的創業聚會活動為「StartupBus」,為期五天的公車旅行從阿姆斯特丹出發,沿途行經歐洲主要的創業城市最後抵達巴黎,路途上能遇到不同領域的創業家,如工程師、畫家、農夫等,透過經驗交流可能就此產生新型態的創業計畫。

在長期投資氣氛低迷下,從美國到歐洲各國政府無不積極尋找產業發展新出路,青年創業議題逐漸在全球發酵。不同國家與城市透過政府資源或民間企業舉辦創業競賽,協助在地青年化危機為轉機,讓具開創性的商業計畫脫穎而出,進而發展成新創公司;或是懷抱著雄心壯志的創業家在非正式場合與其他領域的人才交流,突破舊有產業框架蹦出好點子進而轉變成創業。不論是創業聚會或競賽場合,透過交流平臺將新創計畫推向商業舞臺,不僅能為現有產業注入新生命,也讓各地青年能發揮長才穩固經濟發展基石,進而助長正向的社會風氣。

---------------------------------------------------------------------------------------------------------

參考資料:

  1.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Hot Spots 2025, 2013。
  2. Mass Challenge計畫官網 http://masschallenge.org/
  3. MIT $100K計畫官網 http://mit100k.org/
  4. OECD http://www.oecd.org/employment/
  5. Startup Leadership Programs計畫官網, http://www.startupleadership.com/
  6. 哈佛創新實驗室I-lab https://i-lab.harvard.edu/
  7. 荷事生非網路媒體 http://www.oranjeexpress.com/
  8. 荷蘭投資局 https://taiwan.investinholland.com/
  9. 數位時代第244期,2014年9月。
  10. 數位時代第248期,2015年1月。
關閉社群分享按鈕 展開社群分享按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