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如果將「創業臺北」當作一個品牌經營與行銷,那麼經營者應該做些什麼事情呢? 若把政府視為企業,臺北創業環境視為產品,扶植臺灣新創、或讓世界各地的企業來台成立公司、消費貢獻稅金,視為營收。那麼先要問的一個問題就是:政府是一個生產導向、還是營銷導向、還是體驗導向的公司呢?
然而將時光拉回現今,「創業環境」在全球市場上,是「供給小於需求」嗎?縱觀全球,各國政府無不以政策或補貼方式,確保國家在下一波創新浪潮中能有一席之地,以科技創業來說,Startup Genome公司發布的全球20大科技聚落、全球最熱門的新創公司群聚城市報告中,臺灣並未上榜,上榜名單包含美國以矽谷為首的六個城市、加拿大三個城市、英國倫敦、以色列的特拉維夫、澳洲雪梨墨爾本、印度班加羅爾、智利聖地牙哥等。足以顯示好的創業環境之於全球創業者,並非供給小於需求,反之,是各國政府極力推廣的主要政策方向。若在此環境下,政府仍以「生產導向」的主要策略「增加產量」、「降低成本」與「改善效率」來營運,推銷、促銷方式來行銷,產品冷冷清清、乏人問津的狀況也就不遠了。
回到政策面,過去「增加產量」的政策不勝枚舉:「廣設育成中心卻不要求其主題性」、「開放許多補助卻無策略方針」,實則為發展「通用產品」的行為,希望一個產品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降低成本」的核心思想也在各個企劃的KPI中顯而易見:「用最少的錢,辦出最多的活動、最多的績效」。這時候要問,難道用最少的錢做出最多成績這個觀念錯了嗎?是的,因為如果沒有「符合使用者需求」這個前提,再多的活動或績效都堆不出品牌的價值,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政策顧問會建議「選業界評審、選能策劃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執行者」。
生產導向之外,還有「營銷導向(Marketing Orientation)」與「體驗導向(Experience Orientation)」兩個營運策略。營銷導向最重視的是「顧客需求」,滿足特定的消費者,為其提供「差異化產品」,並透過交叉銷售(針對同一族群提供不同商品)、以長期顧客終身價值來極大化其利潤。取勝的關鍵點在於「誰最了解顧客,能為其發展所需要的有品質的服務」,需要主動研究市場的潛在需求,積極開拓市場,引導消費。常見於供過於求、同業競爭激烈、消費者對其所需產品或服務有了多種選擇的市場,也就是目前的創業環境現況。
而體驗導向則是近年來常見,與營銷導向相輔相成的,體驗導向最重視的即是「消費者的體驗」,這常見於資訊流通、網路發達、社群彼此會互動的市場,重視「整體交易經驗」與「口碑」,透過追求最高的使用評價,來進行口碑行銷與傳播。現今的創業環境,由於「在哪國創業最有利」的資訊,在透明度與流通程度上,雖正在成長但尚未到達「非常容易取得」的標準、各國政府的投資居留也尚有門檻,將會是未來的策略方向,但本文仍以營銷導向的營運策略來做政策分析。
為什麼呢?因為它可以更強化你的「品牌核心價值」,而這個核心價值,正是可以用在內部「分辨該做什麼與不做什麼」,資源總是有限,知道不做什麼比知道做什麼還重要。
芬蘭總理斯圖布說「我們要成為世界創業及資料的中心城市。」,而每年舉辦於芬蘭的創業活動Slush,如今也已是創業人不可錯過的大型盛會,每年聚集超過1千個新創團隊、400多位投資者、500多位媒體記者。又或是愛沙尼亞總理洛瓦斯的策略:「小型國家一定要走開放路線,擁有優惠稅率、完善的頻寬與電子化政府服務的愛沙尼亞,歡迎創業團隊進駐。」
我們是否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創業環境)?首先可以檢驗創業者有什麼需要,分析相較於其他國家,在「友善度」的層面表現。
● 政策-行政與法規
設立公司,分為臺灣人設立公司,以及外籍人士來台設立公司,都分別有許多不友善的地方可以從法規上修正,進而變得更友善。例如「公司登記地址的法規限制」,使得「可登記之地址」少於「新成立公司數量」,許多新創公司因辦公空間不符合規範,無法登記在承租地,進而需轉向自家房產或與商業辦公室租借登記地址,在成立公司初期增加手續複雜度與花費。
外國人來台登記公司的流程與手續,在市政府網站並無完整英文說明或簡報懶人包,不利於欲來台發展的外籍人士先行上網蒐集資訊,提高了進入門檻。成立公司的流程中,需跨市政府與投審會,規定及程序繁雜,後續申辦投資居留的資訊亦難以於網站上一次收集完成,時常需要致電詢問細節,建議可以開辦「創業家簽證」,以提升外國創業家來台居留與創業的便利性、提升國際連結度。
● 空間 - 工作空間、發表空間、住宿空間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與臺北市會展產業發展基金會目前正積極盤點臺北市閒置空間資源,並與各單位協調洽談運用,過程中廣納民間顧問建議,是非常值得鼓勵的。唯空間用途的部分,建議可以依照周遭環境成立不同主題、性質、服務的空間,開放空間運用的想像。除此之外,若部分大型空間計劃推出曠時費日,也可考慮閒置期間開放民間業者申請短期性利用,例如展演活動、週末市集、或短年期的空間快閃運營計劃等。
● 社群 - 人才尋找、合作夥伴
臺灣的科技人才、設計師多且素質優良(性價比相較於各國高很多),那麼是否有一個容易找到這些科技人才、創意工作者的管道?新創公司常於創業活動中拓展資源人脈,能如何鼓勵活動的辦理、活動資訊的綜合整理、中英文管道的落實?有許多創業生態圈的民間業者都自主的為此貢獻許多心力,長期舉辦社群串聯活動、或提供搖籃計劃、前育成活動,政府可以與平台合作,給予平台資源使其能有力氣做得更完善,以提供更友善的媒合服務、資訊彙整、中英文介面等。
請別忽視政府鼓勵平台發展能帶來的影響,2010年在英國大力鼓吹利用開放資料創業的風潮下,倫敦交通資料平台Placr被創立,協助了城市交通管理,也有助於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又或是整理人才資訊、建立人才庫有用嗎?不如聽聽Nest執行長費德爾(Tony Fadell)為何選擇愛爾蘭的都柏林為落腳地:「世界上一定有稅率比愛爾蘭更低的地方,但恐怕那些地方沒有如此優質的人才庫跟友善的當地政府。這種組合讓我在選擇歐洲總部時,決定落腳都柏林。」
● 宣傳-發表管道與媒體
雖然柯市長曾表明需檢討臺北市「一次性」的活動,未來將減少「節慶式」的文化宣傳活動,但筆者認為,有效益與無效益的活動差異取決於其規模、執行者、不斷進步的堅持辦理與累積。有效益的國際規模活動,確實能夠強化品牌形象、提供創業與創意工作者發表的舞台,如芬蘭的創業盛會Slush,已成功讓國際人才提到創業不會漏掉芬蘭,又或是美國的SXSW,其舉辦的電影、多媒體、音樂結合的藝術節與大會,已是音樂與創業人必朝聖之地。會展活動的特性在於能夠將在地優秀案例於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集中對外曝光、推至國際舞台,而能否達到成效,則在於此活動於國內外曝光、鏈結資源的完整程度、創意程度。筆者建議可以在各領域將分散的展會預算資源集中起來,串聯辦理大型且目標明確的活動,並選對執行者,集中推廣效益。
除此之外,也可以鼓勵臺灣媒體,尤其新媒體與網路媒體,以中英文報導臺灣成功創業或設計案例,並與國際媒體合作提供內容,增加臺灣創意於海外的曝光度。
● 資訊 - 產業資訊、綜合資訊整理
近年政府積極的在進行資訊的整理,如臺北市政府產發局的Startup@Taipei舉辦混世代創業集思會議彙集民間資源與建議、打造創業臺北網站、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也建立了青年創業圓夢網2.0。然而,為什麼中央與地方政府,同時花了資源打造兩個目的非常雷同的網站,這個我們放到「管理效率」上去探討。也建議政府的資訊整理網站是作為一個入口網站,除了官方訊息外,儘量不要採用「非自動化更新」的資訊整理方式,費時且不夠完整的資訊難以吸引使用者固定瀏覽,反而可以善用政府角色懇請或補貼各平台,使各民間資源有意願透過串API或自行更新的方式,來將資訊彙集完整到同一個平台上。
另外,應著重政府資訊的整理,例如補助資訊,資料來源上並非只羅列含有「創業」標題的補助,而是各種拿得到錢的管道都是創業者的資金資源,皆應整理於上。透過友善的界面,讓政府的美意,補助與標案都能傳到有能力、肯做事、需要機會的創業家手裡。
● 資金 - 融資、補助、投資
政府近年來也開啟了許多新形式的資金補貼管道,例如「國發天使基金」,透過類投資(新創回饋國發)的方式提供創業者資金,相較於其他補助有著更簡化的流程,也與500 startups創業加速器合作,送臺灣人才至海外,是很不錯的嘗試。或是今年將於花博園區揭幕的Taiwan Startup Stadium 臺灣新創競技場所發展的「海外加速器培訓營」,也是有趣的培育與補助計劃,除了透過訓練提高申請海外加速器的成功率以外,也加碼獎金,讓有能力的團隊更無後顧之憂。Startup@Taipei也發展了「天使俱樂部」,透過邀請制聚集各種創業天使,除了增加資訊流通的速度外,也讓青年創業家有一次性對許多創投發表的管道。
在一次與政府的會議中,同是列席顧問的和沛科技執行長翟本喬所提到有趣想法,他說:「政府對於創業的補助那麼多,也都是發出去做鼓勵,為什麼不全部集中起來變成一個投資基金來操作」,如此一來,原先大家常常提的KPI跟不上時代、申請程序繁瑣等問題便迎刃而解,如同阿碼科技創辦人、對臺灣創業圈貢獻良多的黃耀文先生所說:「希望申請報告可以盡量簡短,是否可以考慮用投影片交代就好?或讓申請者給網站、Youtube 連結,評審自己上去看資料? 一方面鼓勵大家來申請,一方面降低因申請不過而造成的時間損失」「應降低申請所需的時間,以及請款的限制與流程。」「 業界在做天使投資,並沒有要求要寫營運報告,大部分就是聽簡報,然後看「人」。創業家最寶貴的是時間。」,實在說出了所有想要申請政府補助的創業團隊心中的痛。
我認為政府最嚴重的管理效率問題,就是各部會資訊不流通,也難以同個策略一以貫之、分工來做。行政流程與資訊的問題,使得中央、部會、地方之間時常運用不同資源做同樣的計劃,多且繁複的資訊,連政府內部人員都難以全盤了解,更不用說臺灣創業者或是國外創業者了。除前述創業網案例是中央與地方都花了相當資源做一樣的事情之外,也時常看見不同部會發出同類型的補助,但資訊卻分散在不同平台,例如筆者經營共同工作空間,也常關心政府政策方向,然而連自身也是至創業第四年,才得知原來除了中企處(中央)、產發局(地方)、還有文化部等等各部會,都有育成中心補助可以申請。
建議除了將各式資金資訊整理至同一平臺之外,若要能治根,最好的方法還是改善由中央、各部會至地方的流程與程序,有共同的方向、明確的分級與分工制度。雖然困難,但只要開始推動,就有改善的一天。
建議可針對不同領域提供相應的一站式輔導諮詢,並由同一個入口統一轉接。創業領域,政府目前推動的Startup@Taipei創業一站式諮詢服務、創業導師輔導服務,在社企領域,行政院也推出社企聚落一站式諮詢辦公室。事實上其他領域也有著很不同的需求,例如文化藝術與設計產業人才,需要諮詢的可能是藝術駐村資訊、參展資訊,又或外國人來台創業會需要的是「英文版1999」。透過單一入口以及分眾服務,可以同時讓人找得到資訊,又提供客製化程度高的服務流程。
如何把「臺北」打造成一個國際的創業品牌、創意城市,這是一個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的大問題。政府需要花心思找出好的策略、並找到對的人執行以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與用戶溝通的管道」、與加強「售後服務和評價機制」。這樣人民的心聲、需求與困擾,才能夠回饋給政府,並藉此作為未來改善的方向。而所有的創業家們,我們就是消費者,表達出自身想法與需求,也是我們的責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