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近年來,臺灣似乎掀起了食農教育的熱潮,從小學到大學、從公部門到民間組織,全國各地都能發現熱心推動食農教育的案例。此一熱潮的興起,與國內接二連三發生的食安風暴不無關係,可以說是人們對工業化的食物生產體系進行批判、否定與反撲的具體行動。
近年來,臺灣似乎掀起了食農教育的熱潮,從小學到大學、從公部門到民間組織,全國各地都能發現熱心推動食農教育的案例。此一熱潮的興起,與國內接二連三發生的食安風暴不無關係,可以說是人們對工業化的食物生產體系進行批判、否定與反撲的具體行動。
當今層出不窮的飲食問題,追根溯源其實來自於「飲食工業化」,即農業工業化、畜牧業工業化以及食品製造工業,它是將工業化技術導入糧食生產體系以促進更大量、快速且低成本的食物生產方式。飲食工業化雖然使得人類的食物產量大為提高,降低食物取得門檻,促進全球人口數提升,但也為人類歷史投下了不少黑心食品的震撼彈。
「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一書作者Bee Wilson即指出,食品工廠製造黑心食品的歷史由來已久。翻閱人類歷史上重大的黑心醜聞,我們可能會訝異這些骯髒、腐臭、噁心,觀感上代表「落後」的食品製造方式,不但沒有隨著時代進步消失,反而與代表著「進步」的資本主義現代化國家緊密地糾纏不清。1756年倫敦麵包添加明礬增白的醜聞、1850年紐約的餿水奶事件、1904年芝加哥黑心香腸事件、1970~1985年美英食品添加劑事件、2000年日本雪印乳品中毒事件、2008年中國大陸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以及近年來臺灣發生的塑化劑(2011)、毒澱粉(2013)、調和油(2013)、餿水油(2014)等,這些五花八門的食安事件,其實訴說的是相同的故事─飲食產業變遷邁向巨大化,乃至成為企業集團,並與專家體系、政府部門共同構築起現代化的食品工業治理模式,從而犧牲消費者利益。
從「李鵠餅店驚爆使用餿水油」新聞,我們得以一窺傳統食品業者如何在飲食工業化的影響下誤入歧途。食品製造是一個古老的技藝,在過去臺灣各個城鎮皆不乏這類飲食業者,秉持「古法煉製」的家傳風味,餵養出當地居民的獨特品味。想像一家傳統餅舖,從採買原料、煉製豬油、製作饀料、揉麵製餅到烘焙完成,需要多道工序,而這樣的產業必然難以廣拓事業;然而,一旦傳統餅舖有意提升產量,供應非本地甚至來自國際的觀光客所需,它就必須切割出部分製程(如煉製豬油)由上游廠商代勞。當整體飲食業都將原料加工委由食品工廠生產時,複雜的食品製造工序到複雜的產業鏈於焉演化完成,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愈來愈遠,而飲食產業也開始誤入了歧途。
現代化工業生產鏈的維繫,依賴的是現代化的管理機制,它是由一群專業者組成的認證系統,而現代社會生活的人們皆相信專家把關,也相信管理生產單一產品的企業,比管理同時生產一級、二級、三級產業的農家更為容易。因此,2013年臺灣發生食安問題時,一位縣市級的衛生局長甚至曾表示「臺灣的食品是非常安全的,只是廠商以低價冒充高價賺取黑心利潤,所謂的食品危機是在放大鏡底下被檢視出來的」。國人也相信「問題其實沒有那麼嚴重」,皆相信政府嚴加把關、落實源頭管理,即可以解決問題。直到近日餿水油風暴席捲全臺,暴露了食品業內部腐敗的產、官、學專家共生互利結構,摧毀了人們對政府管理能力的信賴,遂引發消費者全面反撲的「滅頂行動」。
完整文章,請下載下方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