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由於消費文化的移轉,讓80年代曾經是家庭電器重鎮的秋葉原,時至今日早已變身為動漫遊戲產業的人間天堂。因為御宅族的興趣意向與消費需求,讓秋葉原成為「萌」文化的起源地,女僕咖啡廳更可以說是萌文化下最具代表性的產物。2011年日本動畫產業的銷售額為1.33兆多日圓,占日本GDP的比重超過10%,已成為日本第三大產業,秋葉原的經典地位不容忽視。本文將探討動漫遊戲從次文化走向引領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秋葉原店家經營策略的快速轉變,以及產業分工的成熟專精,值得各城市參考學習。
如果說耶路撒冷是基督教徒心目中的聖地,那麼日本東京秋葉原絕對是全球動漫迷心目中的耶路撒冷,這樣的比喻一點都不誇張。走在秋葉原街頭,各式各樣的漫畫、電腦遊戲、公仔、甚至是角色扮演(Cosplay)專門店鱗次櫛比,每年吸引大量動漫迷湧入朝聖,能夠跟同好交流最新趨勢更是一大收穫。在臺灣,許多五、六年級生或許還有印象,十幾年前的秋葉原是購買家庭電器或隨身電子用品的首選之地,曾幾何時電器重鎮早已悄悄變身動漫遊戲產業(ACG,Animations、Comics、Games)的人間天堂,這樣的蛻變,來自於消費文化的移轉。
完整文章,請下載下方PDF檔
一般所稱的秋葉原其實沒有明確的地理範圍,依據日本國家旅遊局(JNTO, Japan National Tourism Organization)的定義,秋葉原為東起昭和通、西至昌平橋通、南達神田川、北至藏前橋通的區域,以秋葉原車站西側的中央道為中心,有大大小小上百家電子電器商品專賣店,與大阪市的日本橋、名古屋市的大須一起被併稱為「日本三大電氣街」。
談起秋葉原的歷史,要回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0年代後半期,開始有店家在該區販賣收音機零件,由於收音機是當時社會資訊的主要來源,民眾需求度很高,因此愈來愈多相同性質的店家聚集在此,後來就漸漸發展成為小型家電零件的黑市。隨著日本戰後經濟高速成長,秋葉原便成為各式各樣零件、家庭電器、隨身電子產品的銷售聚集地;更因為日本家庭受惠於當時的高成長環境,家家戶戶致力於為居家添購更新、更現代化的家電用品,一舉將秋葉原電器重鎮的地位推上高峰。
然而秋葉原電器中心的地位,卻因為新興大型家電量販店的出現開始受到威脅,八○年代後期,東京近郊陸續冒出一棟棟家電量販店,不論是地理位置、經營成本、或是銷售價格與品項各方面,秋葉原都不再具備突出的競爭優勢,專程來秋葉原購買電器用品的人潮也跟著慢慢減少,甚至有人預言秋葉原電器王國時代即將沒落。讓人意外的是,秋葉原不但沒有因此被擊潰,還搭上科技進步的順風車,開啟了另一個劃時代的序幕,關鍵就在資訊科技產業的迅速發展。日本的社會觀察家早已留意到這巧妙的演變過程,社會學家森川嘉一郎於2003年推出的著作「趣都之誕生—萌的都市秋葉原」(幻冬社文庫,2003年),堪稱研究秋葉原變身的代表作,他指出當時各店家開始積極尋求轉型之路,紛紛轉向主攻電腦產品市場,來到秋葉原採購的人,已經從過去的全家成員變成年輕的男性電腦使用者,正因為這個族群的聚集,他們的興趣意向與消費需求也開始逐漸顯露。森川採用了社會學的田野觀察法,他把焦點對準位在秋葉原車站街口的龍頭老店「RADIO會館」,發現在1998年以前,整棟會館的銷售樓層分布分別是一、二樓為家電區、三、四樓為音響區,五樓以上則是電腦設備專區;到了2000年,會館居然有高達一半的區域被動漫產品專賣店取代,更有不少模型專賣店進駐。森川指出商圈經營模式的變化,絕非由東京都政府規劃或是任何官方單位刻意開發的,而是店家因應消費族群自發性的聚集而產生的銷售型態大轉變,這種轉變作者稱之為「御宅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