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迅速從震災及海嘯中恢復的中小企業:日本的整體經濟結構中,中小企業的重要性相當高,這些企業規模雖小,但技術和創造能力卻十分堅實,長久以來成為日本經濟與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然而在此次的東日本大震災中,中小企業受創嚴重,日本政府為了協助災區企業渡過難關,特別提出財務支援、就業支持、災區重建、諮詢服務窗口等措施,中小企業憑藉著彈性與活力克服逆境,持續領導日本經濟發展。
中小企業不論在已開發國家或新興經濟體中,對於國家的經濟成長、就業創造等均帶來了許多正向效果。諸如歐盟境內企業99%為中小企業,創造了70%的工作與生產毛額;美國整體企業家數中,中小企業家數占了99%,雇用員工人數約占51%;而中國大陸的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比重達99%以上,創造的最終產品與服務價值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的60%,以及提供了80%的城鎮就業等。由於中小企業的貢獻及重要性,因此許多國家皆相當重視中小企業發展與成長。
在日本的整體經濟結構中,中小企業的重要性亦相當高。根據日本中小企業廳統計,中小企業家數約占總企業家數的99.7%,從業人口約占總就業人口的70%,這些中小企業規模雖小,但技術和創造能力卻十分堅實,不僅能創造高附加價值,並在供應鏈中位居核心位置,長久以來成為日本經濟與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近年日本經濟逐漸從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所引發的金融危機中復甦,然而2011年3月11日日本卻又發生芮氏規模9的強震,伴隨而來的海嘯與餘震引發大規模災害,影響範圍包括東北、北海道、關東等日本東部地區,造成超過2萬人以上死亡或失蹤,根據日本內閣府估計,直接財產損失高達25兆日圓。各地災情又以青森、岩手、宮城、福島等縣最為慘重,除了人員傷亡外,工業、商業及旅遊業也受到重創,四縣之工業、商業及旅遊業總損失達1.3兆日圓(表1)。
完整文章,請下載下方PDF檔
這次日本東北大地震引發複合型災害,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強震破壞災區電力系統,除了造成核電廠受損外,電力供應不足更使得地方生活機能癱瘓、經濟活動停止、企業被迫減產,就業市場及經濟前景堪慮。根據2011年日本中小企業白皮書統計,在海嘯侵襲地區、地震受災區、核災撤離區、東京電力公司服務區等受災區域被衝擊的企業中,中小企業的比重高達99%(表2),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計。面對如此艱困的環境,日本政府提出積極的政策作為,日本中小企業也展現彈性與活力的特性,以期能夠迅速地在景氣低迷與震災環境中恢復甚至超越震前之水準,持續扮演日本經濟原動力。
由於地震破壞了產業基礎設施,隨後而來的海嘯沖毀了工廠與商店,福島核災危機也使企業業務停頓,這些因素皆使中小企業遭受鉅額損失。日本政府為了協助在地震、海嘯及核災衝擊地區的中小企業能渡過各種嚴峻考驗,特別提出對受災中小企業相關支援措施。
1.財務支援與就業支持措施
日本政策金融公庫(Japan Finance Corporation)與商工組合中央金庫(Shoko Chukin Bank)共同推出「東日本大震災重建特別貸款(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Recovery Special Loan)」,對於中小企業事業重建所需之設備資金及營運資金,提供獨立的信用額度給予長期與低利貸款,同時成立新的基金,透過地方政府給予符合特定條件的中小企業利息補貼,如此企業即不必負擔貸款的利息成本。另外日本信用保證協會則推出「東日本大震災重建緊急保證(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Recovery Emergency Guarantee)」,提供直接或間接受地震影響的中小企業信用保證,使受災企業能順利向金融機構貸款以取得重建或穩定營運必要資金。
為舒緩因地震、海嘯、企業供應鏈中斷而惡化的就業環境,日本政府提出就業因應對策,在各個災區舉辦聯合徵才活動,幫助災民找工作,並協助中小企業業者與災區新鮮人就業媒合,簡化求職者的面試流程,允許他們可以透過電話或穿著輕便服裝面試。另外,中小企業因震災造成財務上的理由,被迫暫時停業而必須支付員工停業津貼者,政府補助業者80%的停業津貼;員工因公司遭受嚴重災害損失停止營業而無法領取薪資者,即使不離職亦可申請失業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