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掌握關鍵—中小企業共創榮景 - 臺北產經資訊網

主意境區

:::

掌握關鍵—中小企業共創榮景

以服務業為主的臺北市是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動能,其中中小企業的發展扮演關鍵角色,因此綜觀全球經貿發展趨勢、服務業發展課題,同時借鏡德國柏林創業發展的案例,本文提出未來可打造臺北市成為生活品質的創新試驗場域、強化早期創業能量、健全中小企業財務體質、創新政策工具多元化之發展策略思維。

全球區域經濟正迅速整合,我國受限於國際政治現實的困境,在拓展對外經貿關係的腳步始終緩慢,而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熱潮下,我國產業面臨更大的國際競爭壓力。其中於2010年已簽定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象徵兩岸經貿自由化已然啟動,臺灣和中國大陸市場將持續進行雙向開放,雙方的商品服務均可藉由貿易與投資活動而相互流通;對臺灣而言,一方面市場商機擴大,另一方面市場開放後的壓力與挑戰也更為激烈。對此,臺灣產業結構需要更積極的調整與因應,其中以服務業及中小企業為主體的臺北市雖擁有更多的機會,卻也面臨不少挑戰。因此,掌握新趨勢、因應課題及未來發展方向,將是臺北市引領中小企業共創新一波榮景的關鍵。

 

完整文章,請下載下方PDF檔

(一)全球經濟版塊由東向西轉移,亞洲新興市場重要性迅速提升

目前先進國家政府普遍財政政策難以為繼,政府債信岌岌可危,無法迅速創造所得提升機會,只好持續維持極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以爭取更多的復甦時間。然而,全球資金氾濫所導致的物價膨脹威脅,則使得原先顛簸的經濟復甦道路更加崎嶇難行。未來數年之內先進經濟體復甦腳步將甚為遲緩。

另外,過去二十年間的全球經濟結構有了相當的轉變,以中國大陸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對世界經濟的重要性不斷增加,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根據IMF的資料顯示,2000年新興經濟體GDP占世界經濟比重37%;隨著新興經濟體經濟實力提升,2016年將超過世界經濟的一半,其中最主要的成長動能來自於亞洲新興經濟體,預期2016年GDP占比增加為30.2%。

因此,隨著全球經濟動能由西向東轉移,亞洲新興國家的內需市場反而呈現生機勃勃的現象;舉凡經濟快速成長、中產階級快速崛起、龐大人口的內需市場所衍生之商機,這些均可望成為我國中小企業的新成長動力來源,也是我國中小企業可積極拓銷的目標市場。

(二)兩岸ECFA簽署啟動我國區域經濟整合新局,同時有利中小企業因應發展利基價值定位

中國大陸2010年的經濟規模達到39.7兆人民幣,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特別是未來在「十二五」帶動下,中國大陸的產業實力將有明顯提升,同時內需市場可望大幅成長,促進中國大陸從「世界工廠」變成「世界市場」。面對中國大陸經濟實力的提升,我國中小企業面對的市場商機變大,面對的市場開放競爭卻是一大挑戰。

不過,兩岸簽署了ECFA後,象徵兩岸經貿自由化已然啟動,臺灣除了有短期有限的關稅減讓效益,也有中長期區域經濟整合發展的便利性與機會平等,有利臺灣持續拓展對外經貿關係,例如2010年兩岸簽署了ECFA後,同年8月新加坡即宣布與臺灣進行經濟夥伴協議(ASTEP)共同性研究,有助臺灣經貿觸角延伸至東協國家,目前臺星ASTEP已進入實質談判階段。另外,兩岸經貿進一步自由化之後,臺灣中小企業應有更多機會發展利基價值定位,如華人市場創新商品與服務的試驗基地、外資企業經營大中華市場最佳合作夥伴,以及國際製造價值鏈的資源整合者等。

關閉社群分享按鈕 展開社群分享按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