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近幾年英國社會企業成長快速,在大城市與小鄉鎮皆能看見不同的運作模式,關懷對象不僅於長者、婦幼、失親等弱勢族群,更擴及到能源、生態等環境層面。布里斯托市的社會企業透過不同以往的經營思維,鼓勵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合作,幫助社會經濟發展下被忽略的族群,打造更良善的社會氛圍。未來將透過城市間的合作,串聯官方與民間資源,建造創業家、支援組織、社會大眾間的交流網絡,提升經濟與社會文化層面的城市價值。
近幾年英國社會企業成長快速,在大城市與小鄉鎮皆能看見不同的運作模式,關懷對象不僅於長者、婦幼、失親等弱勢族群,更擴及到能源、生態等環境層面。布里斯托市的社會企業透過不同以往的經營思維,鼓勵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合作,幫助社會經濟發展下被忽略的族群,打造更良善的社會氛圍,未來將透過城市間的合作,串聯官方與民間資源,建造創業家、支援組織、社會大眾間的交流網絡,提升經濟與社會文化層面的城市價值。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在各國皆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對於企業經營的法規與認定標準也略有差異,不過大致上的定義就如同字面上的社會與企業兩詞:以兼顧改善社會福祉與確保企業獲利的經營模式。社會企業的經營概念最早可追溯至1976年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在孟加拉所開設的Grameen銀行,該銀行提供窮人小額貸款,免除向高利貸借款的還息壓力,並藉由小本生意改善借款人的生活,至今已借出超過50億美元的貸款;而對於社會企業有較明確的定義與法規則是出現在英國,2002年英國當時的貿易與工業部(Department for Trade and Industry, DTI)率先成立Social Enterprise Unit,專責推動社會企業的發展,爾後開放社會企業或組織申請成為社區利益公司(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CIC),在法律上取得正式的地位,且於2005年頒布社區利益公司法規(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Regulations)以更明確的法條規範社會企業的定位與經營方式,約束合法成立的社會企業能確實將營業獲利回饋至公眾利益或環境保育。
過去人類經濟與商業活動的發展,在追求獲利極大化的同時,都曾直接或間接傷害社會福祉與自然環境,造成各類型的弱勢方。在社會運動發達與公民意識普及的英國,公部門與私人企業的經營者早期都曾捐助資金在各領域中以盡社會責任,如補助弱勢族群的醫療與教育,或是捐款給投入環境保育的非營利機構;然而非營利機構低效率的經營模式與低成效,使得捐助者逐漸失去捐款意願,且因經濟疲軟,政府補助也逐漸降低,各方逐年減少的捐款直接衝擊這些組織與機構的營運。有鑑於此,英國政府開始鼓勵能夠兼顧提升社會福祉與經營效率的社會企業,可以在無捐款之下,持續改善社會弱勢族群的生活,而為確保社會企業能夠取得大眾認可與永續經營,英國政府藉由法條規範申請設立的社會企業,需有明確的社會理念,並由販售商品或服務作為收益來源,而非大眾捐款,且遵守利潤處置規範,將固定比例的收益再投入於社會服務當中。
目前英國的社會企業可以申請為社區利益公司(CIC),並由商業創新技能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 BIS)負責制定CIC相關法規,該部門的前身即為貿易與工業部(DTI)。根據法規,要申請成為CIC的社會企業必須遵守營業利益配置與規範,如公司的資產不得分配給成員或股東;在公司章程中需詳述符合社會利益的營運目標,若未來更改目標則需主管機關核准;年度會計報告需載明公司執行營運目標的過程,且相關人員有查閱公司文件的權利等多項規範。透過法條的強制性,使得英國社會企業能公開透明的揭露收益,讓各方均能檢視該企業的營運是否有助於社會福祉的提升,進而支持該企業為了改善社會所經營的產品或服務。
除了政府部門訂立相關法令協助社會企業的發展,英國也有民間組織建立交流網絡串聯各領域的社會企業,如Social Enterprise UK(SEUK)與社區利益公司協會(CIC Association)等,透過交流平台讓社會企業與當地社區有更加緊密的合作,或是協助提供資源給即將成立社會企業的創業家,同時交流協會也透過線上平台,在提倡經營理念與公開執行成果的同時,吸引各界投資在地的社會企業,讓新公司經營初期能獲得更多的資源。
布里斯托市(Bristol)位於英國英格蘭的西南地區,西邊即為愛爾蘭海,過去曾為重要的港口都市,現在則以工業、科技業與金融業為主,更是英國重要的航空業重鎮。布里斯托市的發展歷史悠久,擁有穩固的社會經濟與公民意識,並在創造性的商業發展與強烈的倫理意識下,帶動了社會企業的發展,於2013年被Social Enterprise UK評選為Social Enterprise Place,認定為社會企業蓬勃發展的區域。布里斯托市透過合作社、社會企業、跨部門的公民利益組織,建構出友善社會企業環境,並著重於再生能源、青年、社會住宅、糧食、社會關懷等議題。
歐盟從2010年開始每年舉辦European Green Capital Award,評選出以創新方法解決環境問題的城市,布里斯托市被選為2015年度的歐洲綠色之都,該市不僅投入許多資源在運輸與能源的改善方案上,並以高效率發展綠色經濟,如提升自行車使用者、開闢城市農場等方式降低碳排放與碳足跡;在市內有許多小型農場提供各類蔬果給大型餐廳與小型餐館,其中有幾家城市農場同時身兼為社會企業,如Severn Project與St Werburghs City Farm。2010年Steve Glover以2,500英鎊創立Severn Project,從一小塊荒地開始耕作,逐漸提升種植技術,並且雇用曾經有藥物成癮而無法在其他公司謀求一份職位的人,如今農場已與市內約120家商家合作,提供新鮮的葉菜類,創辦人Steve Glover曾經也是藥物成癮者,因此他更加能體會相同狀況的人在尋找工作的困難處,他藉由經營城市農場,提供曾是社會邊緣族群自力更生的機會,且將企業盈餘再投入到社會服務中;而St Werburghs City Farm則是複合式經營農場,雇請身心障礙人士或是暴力受害者,在農場飼養豬、山羊、綿羊、雞、鴨、兔子等等,以較低的價格提供家禽、家畜等肉類。另外,農場也經營小型咖啡廳並開放農場觀光,作為當地居民與孩童的休閒場所,提升與周邊社區的友善交流。
貨幣的發明提高買賣雙方交易的便利性,統一貨幣則是增加了流通性,在布里斯托市的社會企業家Steve Clarke卻反其道而行,他發起使用布里斯托鎊(Bristol Pound),該貨幣是英國第一個城市在地貨幣並接受金融機構管理。布里斯托鎊只能在市內進行交易,如公營的大眾交通工具、私人酒館或餐廳等,甚至也可繳納地方稅。該貨幣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將城市創造的財富再次回流到當地的產業,避免富人或商家將資產轉移至外地避稅,有效地將錢留在布里斯托市,推動地方社會支持在地產業,透過市內貨幣的流動形成正向循環,促進產業發展。
在車水馬龍的市區中,孩童玩耍的地方通常只能侷限在住家附近的公園遊戲區內,並不像生長於鄉村地區的小孩,住家附近能有大片的空地可供玩樂。位於布里斯托市南邊的Alice Ferguson和Amy Rose這兩位鄰居從封街派對中獲得靈感,提出在特定時間內,封鎖街道提供孩童奔跑玩樂。該想法在2009年6月試行,由大人們在周邊注意來往車輛,30位孩童盡情在住家旁的馬路自在玩耍,在獲得良好的回饋後,Alice與Amy決定趁勝追擊,將想法擴散至其他街區,並以募資方式獲得小額資金繼續舉辦封街玩耍計畫,終在2011年以「Playing Out」為名申請正式成為社區利益公司(CIC),推廣孩童在街頭玩樂的計畫到英國各地,同時也促成政府提供Temporary Play Street Order許可證,可供民眾申請一周三小時的封街需求。目前在英國已超過20個城市提供這樣的需求申請,根據Playing Out統計,該計畫實施兩年內,已超過400個申請案件,並有超過250個街道實施封街玩樂計畫,雖然該計畫並無實際的經濟產出,但透過封街行動,讓都市中的孩子能夠無所畏懼的在街道嬉戲,同時也讓道路兩旁的鄰居有了更多交流的機會,無形中提升了社區的生活品質,展現社會企業另一種的經營成效。
為鼓勵學生投入社會行動或關心國際環境議題,英國的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不定期與大學合作,提供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的機會,或是以社區待改善議題作為主題,開設工作坊,培養學生專案執行能力,期望未來有機會成為社會企業。除了機構與學校合作,校園內也有學生自發性組成的團體,透過跨團體交流與跨校合作,主動提出社會議題的解決方案,這類型的學生團體可追溯到2007年由牛津大學的幾位學生成立的Oxford Student Hub,與多家非營利組織合作,訓練學生成為未來的社會企業家;2008年初布里斯托大學、劍橋大學、南安普敦大學的學生也陸續成立Student Hub,爾後更藉由串聯多間學校集結成為Student Hubs平台,透過專家講座、志工服務、聯合會議等,致力於推廣學生間共同參加社會活動與環境保護議題。
布里斯托大學生發覺許多學生想改善社會問題,但缺乏足夠的資源去實踐計畫,為此學生們自發性創辦Bristol Hub,對於資源較少的學生,提供每周培訓課程和演講活動,並每年舉辦實習計畫,幫助學生取得工作機會。同時透過與當地社區積極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推動相關社會關懷計畫,如大學生教導當地小朋友閱讀與寫作技巧、學習撰寫電腦程式、帶領孩童認識森林裡的動植物、陪伴年長者等社會關懷活動。根據Bristol Hub的2015-2016年度報告,藉由248位的Bristol Hub學生志工,執行的計畫從17件大幅成長至37件,協助1,844位學生參與各項教學計畫、會議與訓練營,其中幫助53位小朋友學習電腦程式與輔導20位學生的課後學習,且在提升學生成績與自信心的成效上,獲得86%學校的肯定。Bristol Hub並與11家慈善機構和社會企業合作實習計畫,促成27位學生獲得非營利組織的正職工作。
除了在各領域提升布里斯托市民的公眾利益外,透過城市間的資源串聯可望創造更具規模的公眾利益,因此,布里斯托以城市為中心與周邊城市共同成立的西英格蘭地方企業聯盟(West of England Local Enterprise Partnership, LEP),未來將組織新的社會網絡協助在地的社會企業運作,透過學校、基金會、業界之間的合作,對於醫療、交通、都市再造、弱勢族群的福祉,提出創新的商業模式,以結合眾人力量,尋求解決方案。社會企業的發展,隨著城市與社會的樣貌而演進,同時也反映出城市對於人權與環境的重視,在布里斯托市只要有明確的社會公益目標與執行計畫,且符合政府明定的社會企業運作方式,則不論是在校園內或是鄰里社區,都能夠透過自身的力量,改變社會現有的運作模式並實現改善社會福祉的目標,由公民共同維護並創造城市的價值。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