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啟動智慧生活 邁向智慧臺北城 - 臺北產經資訊網

主意境區

:::

啟動智慧生活 邁向智慧臺北城

臺北市政府為實踐「智慧城市新經濟」政策目標,結合民間產業、發揮市民創意、促進智慧化公共服務、產生新經濟、帶動資通訊產業發展及提升國際能見度,先於2015年邀集資通訊產業大廠及學界等領域專家成立「智慧城市委員會」,作為民間與政府溝通政策之平臺,規劃臺北市智慧城市相關政策。爾後,為落實以智慧方案解決市民需求的相關政策執行,凝聚產業與政府資源,遂於2016年3月成立「臺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訴求公私協力及全民參與,介接民間創新資源和實證場域,共同打造智慧城市創新媒合之平臺。

啟動「臺北智慧城市物聯網創新實驗室」,助新創團隊展創新服務

臺北市政府積極推動讓臺北市成為一座城市級的「Living Lab」,以智慧創新科技來解決市民的問題,資訊局透過臺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PMO),與產業局合作,結合政府、產業與民間公私協力,打造「臺北智慧城市物聯網創新實驗室」(Taipei IoT Innovation Lab),培育新創團隊實驗,協助臺灣產業於智慧城市與物聯網的相關應用。

為促使臺北市物聯網創新生態體系概念更加具體完整,臺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PMO)與多家業者如臺灣戴爾、正文科技、亞太電信、優納比等共同合作,提供物聯網所需相關軟硬體設備。期藉由實驗室空間的設置,驅動產官學研界及新創團隊的能量,讓創新科技得以在臺北市進行前期的創新概念測試與驗證,並得以進一步商業化,提升智慧化服務與應用更加多元與完善。

「臺北智慧城市物聯網創新實驗室暨智慧運動中心揭幕記者會」,市長柯文哲、副市長林欽榮與合作夥辦共同合影/資料來源:臺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

智慧物流服務站 開啟智慧生活好便利

為落實臺北市作為創新服務的實驗場域,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自2015年12月於市政大樓南區1樓設置「智慧物流服務站」示範點,讓民眾體驗物流創新服務模式。

工研院所執行經濟部「商業服務生產力4.0先導計畫」,主要是鼓勵業者透過大數據分析、物聯網技術、雲端服務、智慧自動化及行動化科技應用,發展新型態商業服務模式、擴大服務範疇,建構消費者便利的優質環境,促使商業服務朝向個人化、智慧化及便利化的創新服務發展,以達朝向商業服務生產力4.0升級的目標。

由於電子商務市場的蓬勃發展,快速方便的特性,使得網路購物成為許多人主要的購物方式之一,然而物流業者常得面臨都市交通壅塞、停車不便、收送貨時間較難配合等問題,影響商品配送成功率,致交通運輸成本增加。而工研院所研發的物流終端之服務模式「智慧物流服務站」,提供民眾在網路購物時,若有取貨需求,可請物流士將商品放置於「智慧物流服務站」,系統會以簡訊發送儲物格領貨密碼,民眾只要以手機號碼與領貨密碼即可自行取貨。目前與工研院合作的企業包含嘉里大榮物流、新竹物流、全速配物流及超峰快遞等,並持續增加中,有意願且資訊系統可串接的物流業者都能加入。

在物聯網時代講求創新服務的趨勢下,此種自助式取貨站,不受時間限制,不僅有效提高物流配送成功率,結合自動化資訊技術及行動化科技,更改善物流士重複配送所產生的交通、環保問題,同時也建立民眾自由取貨機制、保障個人隱私,配合民眾日常的行動軌跡,將購物、取貨的行為置入於生活中,為民眾帶來便捷的智慧生活。

北市府於市政大樓設置「智慧物流服務站」示範點/資料來源:臺北市產業發展局

臺北市智慧城市創新應用成果

大稻埕風華再現 渭水行App
由臺北市政府資訊局、文化局、觀傳局,和台灣虛擬及擴增實境產業協會(TAVAR)及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跨領域合作,並由TAVAR整合國內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AR)與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VR)等業者如光禾國際、法亞科技、闇橡科技及時刻旅行等,透過3D體驗技術共同開發大稻埕虛擬實境導覽—「渭水行」APP,以創新科技結合歷史人文素材,重現1920年代臺北大稻埕風華。

「渭水行」APP 用360度 VR環景拍攝、3D特效及混合實境等技術,將以前的老照片融入於現今的街景中,使用者旋轉手機即可以360度視角觀賞今昔對比、新舊交疊的街景風光。除了幫助使用者以遊戲化、生活化的方式瞭解大稻埕歷史,更讓使用者能穿越古今與打破地理空間限制,彷彿置身於大稻埕場景和歷史氛圍中。

由於臺北市擁有豐富的歷史古蹟與文化資產,未來將持續媒合開放,建立開放智慧財產權平臺(OpenIP),提供更多內容加值及虛擬實境與擴充實境等產業應用,創造更多如「渭水行」APP等創新科技示範案例,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渭水行史蹟導覽App/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大安醫院舊址重現畫面/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揪安心災民照顧雲端整合服務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與零時政府(g0v)資訊社群共同開發「揪安心災民照顧雲端整合服務」,整合數位災民證App、收容災民報你哉、捐物e點通,以因應大型意外或天然災害發生時,產生大規模的收容及物資需求,此智慧防災的智慧應用更獲得2017年智慧城市展的創新應用獎。其相關應用與服務分述如下:

(1)數位災民證與災民協尋系統—災民資訊智慧運用

  1. 將大型災害時繁瑣的收容登記表格,簡化為快速簡便之條碼 掃描,只需花費30秒即可完成資料登錄且直接轉化成可運用的數位資料。
  2. 後續物資領取與接收其他相關服務時,可由掃描條碼即時記錄,並轉入災民協尋系統,讓災民與家屬可透過協尋系統網頁上搜尋親友行蹤。
  3. 在重大災害網路與電力暫時中斷的環境下,App仍可以獨立操作。

(2)物資捐贈地圖—改變臺灣人民捐物習慣
整合各收容所及災害現場的現有與所需物資,結合物資募集的線上機制,動態發布於官方防災專業與社群媒體,讓民眾看到各點即時需要的物資品項與數量,大幅降低超收物資情形,並杜絕民間私募物資造成的混亂與爭議。

災民證App操作介面
物資捐贈地圖-動態募集物資頁面

智慧臺北城 邁向全球

臺北市於智慧城市的發展以「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私協力」為核心願景精神,進而延伸推動「服務創新轉型」及「開放媒合平臺」兩大發展主軸,以制訂各項策略方針。隨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的成立,已建立創新科技及市民之媒合平臺,逐步開放許多實驗場域,並明定實驗場域之規範依據,讓有興趣的業者共同參與,有助於北市府引進智慧科技提供解決方案,導入真正符合市民所需的智慧應用。

由於智慧城市不僅有助於提升公共治理效率,更可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未來臺北市政府不僅將與中央進行密切合作,提出「臺北智慧城市產業驅動方案」,讓目前可行的智慧城市應用方案導入其他縣市之外,
同時積極協助國內業者邁向國際,將試煉成功具獲利營運模式的解決方案輸出到全球市場,以達到「臺北先行、擴散全臺、國際輸出、南向優先」的智慧城市產業發展願景,進而將臺灣升級為全世界智慧城市產業供應重鎮。

關閉社群分享按鈕 展開社群分享按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