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氣候變遷因應法》於2023年2月15日公布施行,確立了排碳有價原則,以課徵碳費、自願減量額度交易等碳定價(carbon pricing)措施,做為臺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手段之一,確立政府將徵收碳費,以經濟誘因促使企業減碳。碳費課徵為國際趨勢,參照其他國家經驗,課徵對象及範圍之擴大、費率逐年提高等,都可預期。排碳、用電等資源使用行為的代價愈來愈高,將是政府及企業需要更多前瞻性規劃的課題。
要計算碳費,必須先透過碳盤查建立排放量的資料庫,才有依憑,也就是碳費的徵收必須建立在碳盤查的基礎上。碳費課徵的範圍包含排放源的「直接排放量」及「間接排放量」,按一定單位費率,向排放源的實際使用人、管理人或所有人徵收。「直接排放量」比較容易理解,是指產品製造過程中將溫室氣體排放於大氣層的行為;間接排放則是製造過程中使用電力而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就是電力使用。不論是否被列為首波碳費課徵對象,環境部已強制特定產業及製程必須每年進行排放量的盤查、登錄作業,包括第一批碳盤查對象—即發電業、鋼鐵業、石油煉製業、水泥業、半導體業、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以及每年直接排放達2.5萬公噸CO2e之各行業,第二批碳盤查對象—即每年直接排放加間接排放達2.5萬公噸CO2e之製造業。
徵收碳費之措施,對企業經營及獲利勢必造成衝擊,受管制的產業如擬減少碳費的支出,可分別從「直接排放量」及「間接排放量」分別妥適規劃,包含透過製程改善、轉換低碳燃料、採行負碳技術、提升能源效率、使用再生能源等方式。就使用再生能源部分,因為綠電的排碳係數為零,故在總使用電量不變之情況下,理論上企業使用越多綠電,間接排放量就越少,從而可能減少應繳碳費。為此,企業可考慮與再生能源發電業或售電業簽署企業購售電合約,購買綠電及憑證,能同時有助於減碳及滿足用電大戶條款的法規義務,並優化企業的永續指標評比。
如果企業本身實在無法減少排碳,《氣候變遷因應法》也規定碳費徵收對象得以取得「減量額度」、也就是「碳權」之方式,申請扣除直接排放量及使用電力間接排放量,以減少碳費支出。 這些碳權的來源大致有兩種,其一是在環境部指定的交易平臺上出售或拍賣的國內減量額度,其二則是國外減量額度,經環境部認可後,亦得做為扣除排放量使用。
如果至於徵收碳費的具體實施方式,包括首波課徵對象、範圍、起徵日等,環境部已於2024年4月29預告「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三項草案,明訂收費對象與計費機制,不過,就企業界普遍關心的碳費費率,仍未訂於該子法。至於起徵年限,根據碳費徵收辦法草案,原訂於2025年起徵,業者自2025年起,應於每年5月底前,依前一整年度排放量,自行計算應繳納的碳費,並於主管機關平臺填報申報書繳納,不過起徵年度似乎仍有變數,待環境部確立。
依據碳費徵收子法,第一波課徵對象尚未擴及所有產業,為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CO2e的電力業及大型製造業,需就排放超過2.5萬公噸CO2e之部分繳納碳費。雖然預告之三項子法尚未就碳費費率訂出標準,就「溫室氣體排放量」及「優惠費率」提供數項讓業者有機會降低繳費基礎之機會,提供業者有過渡轉型機制,包括下列:
另就業者取得國內及國外減量額度(碳權)可用以扣除收費排放量之額度,子法規定:
由於排碳定價及成本化,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國內已有許多企業開始辨識自身排碳風險所在,繼而擬定減碳目標,並執行減量計畫、使用再生能源、取得減量額度等方案中布局規劃,包含購買國際碳權。據筆者觀察,企業選擇購買國際碳權之驅動力,除國內法規遵循之外,較主要因素應該是為了符合供應鏈要求,及優化ESG各項評比。在選擇購買國際碳權時,建議企業應留意所購買標的的碳權品質。
目前全球的碳權交易可大分為強制性市場及自願性市場兩類,前者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為代表,以各會員國核配之allowance交易為主要架構。我國依《氣候變遷因應法》先推動自願減量額度交易,這些因執行環境部核准之自願減量專案而取得之減量額度,待相關子法完備後,主要會透過臺灣碳權交易所出售予有抵減需求之業者。此外,臺灣碳權交易所擬與國際認證機構簽約,引進國外自願市場之碳信用額度,以協助國內企業取得國外碳權。無論來自國內或國外,這些自願性碳權的品質如何、是否真正具備減碳效益,就肩負碳揭露義務,並對股東、利害關係人、消費者、下游客戶等負有法律責任之企業而言,想必是不容妥協之課題。為避免造假、漂綠風險,透過妥善交易機制確保買方權益,以及妥當分配各方責任,實需仔細酌量。再者,碳權交易不像證券買賣為單純的一次性交易,在以專案為基礎的碳權買賣中,契約有其複雜度,尤其如果碳權專案位處國外,宜進行事前盡職調查,雙方契約關係可能持續數年或十幾年,在此過程中如何監督、驗證專案執行成效,一旦碳權品質不佳時如何填補買方之損失,亦有賴專業服務及完善規劃,以避免日後交易紛爭。與臺灣碳權交易所性質相仿者如知名的新加坡Climate Impact X(CIX)碳權交易所,泰國及馬來西亞也在這兩年建立自願性碳交易制度,其發展經驗或可做為借鏡。
關於碳權交易機制正式啟動後,企業如何在琳瑯滿目的碳權產品中抉擇及如何選購,企業應針對自身之產品及市場特性,釐清相關國家、區域、乃至於影響力深厚的產業龍頭們所要求之碳規範內容,考量不同規範之間就取得碳權之條件、誘因、限制等之異同,並確定企業購買碳權的目的為何,方能規劃明智、有效率的採購策略。依據該團隊輔導業者進行專案規劃之經驗,倘企業係在實施環評時認定有涉及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情形,依照《氣候變遷因應法》,需以取得經環境部核准之國內減量額度,始得進行增量抵換。倘企業購買碳權之目的是為了抵減國內碳費,依《氣候變遷因應法》固然得以國外碳權扣除排放量,從而降低應繳碳費,惟需留意扣除排放量之比率,以評估怎樣的投資組合最具效益。另需留意目前臺灣碳權交易所預設買賣之碳權屬「自願」市場之碳信用,依歐盟已通過之CBAM法規,取得該等減量額度將無法抵減歐盟CBAM,而企業在臺灣依法繳納的碳費則可以抵減歐盟CBAM。倘企業係基於產業鏈因素或社會責任及形象而購買碳權,則可能需要更多前瞻性之規劃。
此外,在尋找碳權標的時,宜注意是否符合供應鏈的碳權外加性要求。碳權開發需要滿足諸多必要前提,包括外加性、永久性、真實性、不可重複計算等,且必須要經過第三方獨立機構的查驗。2023年12月22日,臺灣碳交所正式啟動了國際碳權交易平臺,首批共引進7個國際碳權專案,專案類型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沼氣發電以及潔淨水源。不過,有報導指出,這次碳交所所引進的碳權專案類型都是避免排放類型的碳權,而非移除型碳權,因此,在實務上我們觀察到在碳交所引進更多碳權選項之前,仍有許多企業直接於國外購買符合供應鏈要求的碳權。例如:某些供應鏈要求必須有Co-benefit效益的碳權,所謂Co-benefit著重於對人權及生活環境之改善,例如:在發展中國家為當地社區興建現代化乾淨烹調設備,因為能夠大幅改善當地居民(尤其是兒童族群)之健康並使婦女有更多時間投入職場,因而有效改善實際社區生活,所獲得的Co-benefit可能高於興建一個大型再生能源設備,其碳權價值也可能因此而提高。
臺北市政府已在數年前就減碳預做規劃,據統計,臺北市政府溫室氣體排放約70%來自電力使用造成的間接排放,而住商部門碳排放約占全市總排放量74%,因此藉由汰換老舊設備,提升建築設備能源使用效率及他節電措施,成為減碳關鍵之一。臺北市於2020年協助台北101汰換商辦大樓地下停車場照明設備,將2,841盞T5螢光照明燈具改善為高效率LED燈具,推估每年減少51萬度用電量,10年共可減碳2,718公噸,並由雙方各獲50%碳權。另與在地企業合作推動住商部門微型抵換專案。借鏡國外,筆者觀察到歐盟許多國家,早已藉由制訂相關辦法實施瓶罐回收退費機制有成;在美國,加州政府提出全球第一個政府執行2045碳中和的具體路徑,此皆可做為市府規劃執行減碳願景具體執行方案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