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欲將臺北市打造為樂活又休閒的「田園城市」,除了成立田園城市社區園圃推廣中心,透過「市民交流」與「社區相互學習」的方式推動公共農園;亦成立田園銀行網路平臺提供各類實用的農業資訊,更開放市民團體認養田園基地,讓民眾可以體驗都市農夫親手種植蔬果的樂趣;在市郊休耕的農地,也輔導設立市民農園,讓更多城市民眾可以體驗耕作樂趣,瞭解農業真正的價值。
發布日期:
「都市農業」成為社群網絡的平臺,表示都市農業除了應具備永續、有機及樂活等正面意義之外,其在鄰里社區關係、環境教育與技術傳承等社會文化層面,亦具有潛在的積極意義,故都市農業的生產與流通機制成為空間策略規劃與都市產業政策的重要環節。此外,亦須思考如何重塑現代都會,並提供符合理想生活型態的空間政策與使用機制,才能逐漸演化出更好的集體意識與生活方式。因此本文認為農業若要融入於都市的日常生活當中應從鄰里、社區做起,需創造由下而上的鄰里提案機制,來達成社區環境改造、積極面對新消費樣貌的時代、重整與活化社區網絡關係等目的,進而擴散至都市與都會尺度而形成綜效(synergy),始能創造田園城市新願景。
發布日期:
可食地景(Edible Landscape)顧名思義就是可以吃、又可以看的景色。具體地說,它是指在景觀設計時選用食用作物以取代純觀賞性植栽,善用植物特性創造兼顧環境機能、空間美學與糧食供應等功能之環境。因此都市推動可食地景,不僅可以讓市民重溫田園樂趣,讓市民親自體驗耕耘、播種、栽培管理及收穫之喜悅,使都市農耕生活不再只是空想。如果能善用各種空間採用友善環境方式種植作物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增進社會利益,亦可創造友善與宜居的城市環境。目前臺灣可食地處於肇始期,許多案例皆以作物栽培為考量,空間形式尚不脫傳統的菜園形式,未來應更重視空間設計,創造優質美感之蔬果庭園。
發布日期:
臺北市「StartUP@Taipei」創業平臺於2015年3月底正式啟動,這個多元的創業平臺不僅整合來自各方的創業資訊,更匯整中央48項創業相關資源,提供創業者一站式諮詢服務。此外,也規畫創業導師領航團、混世代創業集思會議、2015創業明日之星選拔等配套措施,透過市府團隊的努力激發創業者更多創新創業的能量。
發布日期:
中央與臺北市政府提供最豐富且完整的創業輔導資源與創業的場域,解決青年朋友在創業過程中,因缺乏場域與資源而屢屢碰壁的困境。以下將介紹圓山花博的台灣新創競技場、青年創業圓夢網、金華青創基地、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等,如何協助青年創業圓夢,帶動經濟活水。
發布日期:
如果將「創業臺北」當作一個品牌經營與行銷,那麼經營者應該做些什麼事情呢? 若把政府視為企業,臺北創業環境視為產品,扶植臺灣新創、或讓世界各地的企業來台成立公司、消費貢獻稅金,視為營收。那麼先要問的一個問題就是:政府是一個生產導向、還是營銷導向、還是體驗導向的公司呢?
發布日期:
最近參加許多研討會、論壇,一個相同的話題總是被提出:「秘書長,你覺不覺得創業被推動的有點浮濫?」 面對政府官員,我會說:「還早呢,臺灣的創新、創意還沒有真正被激發。」面對創業團隊,我會說:「如果你是衝著政府的補助而創業,那請趁早收手吧!」面對天使投資人,我會說:「投資還嫌少?以機率來說,投資的金額越多,成功的機會則越高。」
發布日期:
「這是一個最壞的年代,卻也是一個最好的年代。」近年來,在不樂觀的大環境中,創業風潮逆勢興起,彷彿成為當今的顯學。2015年臺灣在「全球創業精神指標」(GEI)中名列全球第8、亞洲地區第1,除了全球化時代互聯與行動網路的興起,隱藏在這個趨勢背後的結構性因素和未來展望,亦非常值得我們思索與探求。
發布日期:
20年內催生10位諾貝爾獎得主、平均每1,800人就有一家新創公司、全國識字率達百分之百、建國66年來沒打過敗仗、國土三分之二是沙漠卻能外銷乳酪與鮮花、一年平均只有30天降雨卻從不缺水,以上種種形容不是存在電影當中,也不是童話王國,而是真實存在的強悍小國─以色列。
發布日期:
1980年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推動了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特區的誕生,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加上一系列優惠政策,短短幾年內吸引外資大量湧入,成功讓深圳市迅速崛起,至今「港深經濟共同體」關係一直是經濟學家研究都市發展的一部經典。值得關注的是,三十多年後這套經典正悄悄在馬來西亞伊斯干達特區複製上演,相同的地理優勢搭配政府資源的大力挹注,迸發的崛起趨勢已經讓全球投資者爭先恐後「錢」進開發。
發布日期:
自從2012年5月中、日、韓三國領袖,在北京共同宣布將展開三邊自由貿易協定(FTA, Free Trade Agreement)談判,一直到2014年3月8號,不到兩年之內三方已經完成了第4輪的談判,儘管就目前各項協定來看尚未達成任何明確共識,但三國在談判桌下各自的經濟、政治、外交盤算,正上演著一場場區域經濟整合的超級角力戰。在這波全球經貿戰爭裡,中國大陸尋求保持區域優勢地位,韓國想成為區域投資中心,日本則希望重振過往雄風,三國對外各有各的謀略,對內改革卻也同樣挑戰重重。在通往自由經濟大國的路途上,中、日、韓三國領導團隊的政治判斷與決策能力,都牽一髮動全身關係著未來各國在亞太區、甚至全球的影響力。
發布日期:
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節能減碳更成為世界關注的議題與焦點,多年來臺北市政府不間斷的努力,從促進綠能產業發展、產業輔導與營造綠色消費環境等面向著手,不但鼓勵政府機關、學校設置太陽光電系統,全市換裝省電的LED路燈,更從產品包裝到省電措施等面向協助臺北市企業,提早因應掌握綠色商機,並建立完善輔導措施與綠色消費環境。臺北市在經濟學人智庫「亞洲綠色城市評比」中名列亞洲第二,可見執行成效彰顯,深獲國際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