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隨著資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其所帶來的影響與效應正改變著大家的生活,無線網路、行動應用、雲端運算、物聯網等,都直接影響市民的生活型態與樣貌,因應民眾對資通訊服務與應用的需求不斷提升,臺北市政府積極規劃提供各項與科技結合的市政服務,智慧城市成為市政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
發布日期:
西門町的形成源自於日據時代就被殖民者規劃成井字形的娛樂特區,這裡有小香港、刺青街、電影街、川菜街、美國街、明太子街等多個具特色的巷弄,除了見證歷史外,更是新一代流行文化的帶領者。而曾是臺北第一街的「艋舺」,不但有臺灣首座的華西街夜市,隨著國際脈絡的接軌,結合周遭的龍山寺地下街、大理街服飾店等保留其深厚的文化特色,除了具有歷史意義外,這裡也經常舉辦許多具有教育意義有趣又好玩的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參與。
發布日期:
柏克萊很少人會以「商圈」的概念定義這個充滿激進傳奇的城市。城市裡的商舖,商品與商人卻烙印著從上個世紀民權運動開始的民主光環,一個十萬人不到的小城市能夠在這半個世紀的漫長歲月中持續守護著前人的價值觀進而養成獨一無二的民主品牌。 成功的商業模式需要透過市場機制的篩選挑戰,然而民主公平正義的精神轉化為【合作-共享】的經營模式,可以先從三個方向開始研究與輔導:1.種子資金/天使資金的提供:對於創業或經營團隊提供相對開放的資金周轉機會,經營模式的審核需要相對有彈性及開放性。2.企業網絡的共同推廣行銷:對於企業的各種品牌及公司,有共同的推廣行銷平台以及活動,讓國內外市民及旅遊者知道臺北市這些具有民主公平正義內涵的商家在哪裡?3.企業相關行銷營運研究:對於目前全球及國內企業的營運模式進行調查研究。整體理解當民主公平正義成為經營模式的過程中,主要關卡及潛力。臺北市已經成功地被定位成當代小確幸生活文化之都。惟有從多元的高度與格局定義臺北市,才能有立場的發展業態創新的【合作-共享】企業,有尊嚴地詮釋臺北市對於人類文明的貢獻。
發布日期:
商圈輔導的目的即為營造地方的商業環境,使原本單打獨鬥、互相競爭的店家,在參與商圈計畫後,致力商店街街道景觀重塑的工作,提升商店競爭優勢,並朝向品牌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而創造差異化特色是拉開彼此競爭差距的關鍵。從形象商圈到魅力商圈,全臺各地到處可見許多縣市區域成立商圈組織,但真正能夠永續經營且持續吸引消費市場注目者,必須考量的做法包括:設定消費族群、具備創新與創意的經營與產品、要有品牌視覺的概念。此外,商圈的經營與整合須透過以捷運樞紐為基調、融合設計元素營造商圈特色此兩面向進行,同時有關品牌商圈的做法宜考量商圈再造、商圈發展的管理、政府與民間的合作、拓展國際知名度。當休閒經濟時代來臨,旅遊不再是走馬看花,而是強調在地文化與生活的體驗,多元繽紛的臺灣商圈,處處充滿著驚喜,而政府與民間「積極點亮商圈品牌力,打造文創新風潮」,正等著全民一起來體驗。
發布日期:
透過不同城市之間的居住經驗,回頭看看臺灣的「住商混和」模式所支持的都市空間所發展出一種方便的居住型態,卻是一種特色。因此,都市規劃能做的是不斷透過實驗,衡量生活與產業的現實,找到一套可以永續運作的機制共創。城市治理機制的關鍵在於過程需廣納與激盪城市的種種力量,共同建構面對不同階段問題與機會,並往前進的都市發展共識,過程中會孕生許多俱有城市在地智慧的可運作機制。隨著時間的累積,「住商混和的線性街道」或是「夜市」已經發展成為臺北市「商圈」的種種型態,許多城市規劃者用「文化地景」來描述這樣的城市經驗,其豐富的文化意涵,是生活方式,也是觀光的內容。
發布日期:
2全球各地發展成熟的大都市,隨著人口增長壓力與經濟發展誘因,無不積極推動都市更新。日本東京都內近十多年來的區域振興,以六本木地區為標竿,將原本的老舊國民住宅社區,成功轉型為包含住宅、商業、文化、旅遊等複合式生活圈。東京車站周邊密集的商業大樓,藉由先建後拆方式逐步完成連鎖型都市更新計畫,以及車站本體的復舊計畫,帶來周邊商圈新樣貌。為迎接2020東京奧運,新的都市計畫早已啟動,2014年開幕的虎之門之丘為複合式住商大樓,不僅帶動周邊區域更新,同時東京奧運重要道路之一的環狀2號線,更是直接穿越虎之門之丘下方,展現未來城市的新樣貌。
發布日期:
臺北市有許多好逛、好吃又好玩的夜市與商圈,在夏季舉辦眾多有趣的活動,例如臺北夜市打牙祭美食推薦活動、北門商圈夏日季瘋相機玩樂拍活動等,吸引國內外遊客趁著暑假到臺北市的商圈夜市一遊。
發布日期:
大稻埕一直是臺北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集散中心,百年來大稻埕為臺北創造無數的財富與歷史,撐起當年臺灣經濟的半邊天。2015年9月26日臺北市政府在大稻埕舉辦音樂煙火節,透過最吸睛的花火施放,點亮延平河濱公園夜空,除了艷麗的煙火秀以外,近期在大稻埕周邊地區更推出一系列有趣好玩的活動,趕快邀請情人、家人或朋友前來大稻埕,一起度過最美的夏日時光。
發布日期:
近年來臺北市的農學地景、可食地景展開了一連串的典範移轉。臺北市農會自1989年起便已規劃推動「市民農園」,都會農學的地景不再局限於以農地為主的市民農園,正輔導以市區內的私地主提供土地短期利用、鼓勵校園成立學習農場、將公有建築物屋頂轉型為菜圃等,使得過去偏向農地農作體驗的據點能散開座落於城市各處,跨出純粹的產業或休閒地景,構成了新的農學與都會生活風景,因而匯聚成當前市政府所實施的「田園城市新政策」。公私共創的可食地景持續在這些都市田園空間裡醞釀發酵,讓許多社群網絡能夠因著這些具體空間而現身並進一步再組織,讓臺北市有機會張開田園城市最豐富的想像與實踐,透過社群網絡的力量、透過政府彈性靈活的政策思維,相互協力創造一個兼容都市發展、社會福利、文化轉型的田園城市。
發布日期:
在城市繁榮發展的光鮮外衣下,許多國際級都市意識到必須面對全球氣候變遷下的環境議題,都市綠化是多年來各地政府不斷努力的課題。在紐約市除了由政府發起的PlaNYC外,一些都市內的居民,興起了在屋頂種植蔬果的念頭,其中大型的屋頂農場Brooklyn Grange,不僅種植新鮮葉菜類蔬菜與水果,亦嘗試飼養蛋雞與蜜蜂。屋頂農場的風潮,也吹向加拿大第二大城蒙特婁市,受氣候影響,當地發展溫室栽種,就算是嚴寒的冬天,也能在屋頂上種植蔬果。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為了推廣國內優質的農特產品,增進臺北市農民的收益,積極成就花博農民市集活動計畫,讓全臺小農所生產的農特產品有一處良好的銷售平臺,同時也提供市民朋友休閒購物的最佳去處。除了銷售農產品外,向下扎根與教育工作也同等重要,臺北市政府特別提出臺北市小田園教育計畫,希冀藉由12行政區內之學校、社區大學一起體驗農耕樂趣,讓教育結合生活,進一步落實田園城市新願景。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欲將臺北市打造為樂活又休閒的「田園城市」,除了成立田園城市社區園圃推廣中心,透過「市民交流」與「社區相互學習」的方式推動公共農園;亦成立田園銀行網路平臺提供各類實用的農業資訊,更開放市民團體認養田園基地,讓民眾可以體驗都市農夫親手種植蔬果的樂趣;在市郊休耕的農地,也輔導設立市民農園,讓更多城市民眾可以體驗耕作樂趣,瞭解農業真正的價值。